麦彭仁波切

麦彭仁波切
  • 姓名:麦彭仁波切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雅秋当羌
  • 出生日期:1846
  • 逝世日期:1912
  • 民族族群:

全知麦彭仁波切(1846-1912),父名杰滚波达吉,母名穆波东渣仲羌玛,于藏历第十四胜生丙午年(1846),在多康河(今石渠县内)旁的雅秋当羌地方诞生。他从小对佛法就极具信心,尤其具足出离心、大悲心及智慧等大乘种姓之力,此等皆是与生俱来。尤其是,他在七岁这年著写了汇集显密甚深精要的窍决藏──《定解宝灯论》。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依止具宿缘的部主上师蒋扬亲哲旺波时,以财、侍、修行三喜亲近依止,上师视他为唯一的心子,恩赐玛底白文殊开许灌顶为主的一切共与不共法门。后来,上师近传了显密殊胜教典,与大密金刚乘的教传、伏藏传、智慧净现等所有成熟解脱的法要,如同满瓶泻液般,全部传授。还有一切窍决、修法和直接的教授,也一并传付。全知上师麦彭仁波切后来在圣地嘎姆达仓修行十三年,在此其间现示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功德。


全知上师麦彭仁波切对共同的佛法与不共的旧译密教,具有使其慧命得以延续的殊胜恩德,如同对垂死之人,有得到续命之方便一般。他并无真正开取的地下伏藏,但为了特别的需要,便从其意藏中流出,如生起、圆满、窍诀、事业等为以前所无的甚深法要,皆著论加以弘扬。因此成为一切伏藏法要之王,且于甚深、广大的意藏,能得自在,故尊称为伏藏导师之王。


法王如意宝曾说:“全知上师麦彭仁波切所著的显密诸论,在七世之内,其无比善说之加持,一世比一世殊胜增上。” 又说:“凡是我的传承弟子,乃至得到点滴之成就,如于三宝生起刹那信心,皆来自于全知上师麦彭尊者的加持与恩赐。所以我的弟子,皆当于全知上师生起不共不退之信心,应当昼夜精勤祈祷求加持。”

猜你喜欢的书

新法算书

新法算书

一百卷。明徐光启(1562—1633)等撰。徐光启字子先,上海徐家汇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崇祯五年(1632)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参机要,后又兼任文渊阁大学士。他的研究范围广泛,以农学、天文学为突出。利玛窦入京后,徐从利玛窦学习研究西方科技知识并介绍于中国。编著《农政全书》,主持编辑 《崇祯全书》,并译 《几何原本》等。明成化后历法与天象时有不合,至崇祯二年才由徐光启主持,与李之藻及意大利传教士龙华民、瑞士人邓玉函等督成历书数十卷。徐光启病卒,由李天经主持,续成历书及仪器奉进。其书凡十一部,前有修历缘起,皆当时涉及历术的奏疏及考测辨论事由。前五部为法原、法数、法算、法器、会通,讲述历术之基本原则及通例。后六部为日躔、恒星、月离、日月交会、五星纬、五星交会,分别讲析有关的天象及运算,谓之节次六目。书末附有德国传教士汤若望 (1591—1666)《历法西传》、《新法表异》两种,乃汤若望归服清朝后所作。该书顺治、康熙两朝先后有刊本。

玄纲论

玄纲论

一作《元纲论》;全称《宗玄先生玄纲论》; 简称《玄纲》。反映道教成仙思想的论文。载于《全唐文》卷926。吴筠撰。论成仙之道。以天地之性来说明人体的动和静,心宁以通乎道,气运以存其形。所谓的静,就是不受外物的诱惑。道使人生,情使人灭,因此,体悟道性就不能有自觉意识,也不能自苦其志,而是要平和恬淡,对外物应而不取。上、中、下三篇。上篇“明道德”,凡九章;中篇“辩教 法”,凡十五章;下篇“析凝滞”,凡九章。

葆光录

葆光录

小说。五代陈纂撰。纂,颍川(今河南许昌)人,自号袭明子。分为三卷,卷一、二各三十条,卷三二十七条,共八十七条,计一万余字。 《文献通考》、 《宋志》均入子部小说家类, 《直斋书录解题》曰: “陈纂撰。自号袭明子,所载多吴、越事,当是国初人。”《唐人说荟》中蔡羽识曰: “唐人《灵应录》、 《闻奇录》二帙合之,即陈氏《葆光录》,不知孰先孰后,吾善其类者”。有《顾氏文房小说》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明人蔡羽跋《闻奇录》、《灵应录》二书时,指出两书合之,即陈氏此书。多记怪异奇事,如写某官失宠前,家中狗作鸡鸣,桌上双笔起舞回旋,某和尚好灭蝼蚁,病笃时遭到蝼蚁报复。然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传闻轶事,如记晚唐陆龟蒙事迹,颇有文学史料价值。另有记载风土民俗的作品,如写作者经历闽中遇温泉等事

清代名人趣史

清代名人趣史

当途曹学士洛,为诸生时,放诞风流,不拘小节,博场酒肆,时寓迹焉。邑中春秋赛社,例以一人扮为神,金朱涂面,舆行通衢。妇女倾城出观,略无隐蔽,曹心艳之,遂任是役。妖姬艳女,贵妇名姝,任其评视。且预嘱舆夫于钗光钿影中,故迟迟我行。既而学博知之,欲申之于学使褫其衿,适捷乡试报至,乃止。

行在阳秋

行在阳秋

二卷。清戴笠(1614—1682)撰。笠字耘野,初名鼎,字则之,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明亡后入秀峰山为僧,后还俗,以教授自资,勤于著述。著有《流寇长编》、《永陵传信录》、《甲申剩事》、《鲁春秋》、《行在阳秋》等。是书仿纲目体,记南明永历元年(1647)至李定国卒于景线凡十五年史事。约三万五千字,记载详核,为考永历一朝史事之重要史料。旧本题明刘湘客撰,然刘为五虎之一,考该书,于五虎事颇著贬辞; 又所载事迹,间有引湘客之言为证者,故非刘所撰甚明。《苏州府志·艺文类》中有《行在春秋》为戴笠撰,盖即此书。有《明季稗史汇编》本,《明末十家集》本,《明季十二家集》本。

沂阳日记

沂阳日记

明代人撰写的随笔。作者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