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餗

刘餗
  • 姓名:刘餗
  • 别名:字鼎卿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刘餗[ sù ]。字鼎卿,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不详。进士及第,博学多才。著作颇丰。(公元七四二年左右)历集贤院学士,兼知史官终右补阙。餗著有史例三卷,传记三卷,乐府古题解一卷,(均《旧唐书本传》)并传于世。


天宝初,(公元七四二年左右)历集贤院学士,兼知史官终右补阙。餗著有史例三卷,传记三卷,乐府古题解一卷,(均《旧唐书本传》)并传于世。字鼎卿,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不详。刘知几次子。进士及第,天宝初年,历官河南功曹参军、集贤院学士,兼修国史,官终右补阙。为官清廉,死于安逸,受到当地人民的纪念,在旧唐书中有史料记载。

刘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楝亭书目

楝亭书目

《楝亭书目》是清代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寅编撰的私家藏书目录。《楝亭书目》有多种版本,最早见于嘉庆年间藏书家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三十二,著录《楝亭书目》为“无卷数,三册,写本”。民国年间,又见于民国年间缪荃孙等人辑《嘉业堂藏书志》卷二,著录道光年间藏书家莫友芝的影山草堂钞本《楝亭书目》为“一册”。这两部《书目》至今均不见流传。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现存有一部清钞本《楝亭书目》,为“十六卷”。另由金毓黻先生于民国二十年至二十三年辑入《辽海丛书》的《楝亭书目》为“四卷”本,在社会上流传最广。

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

《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是一部清代太医院内的处方集,为国内仅有的一部抄本。书中共收录方剂400余首,除少量古代名方外,多数则不曾见有其他方书记载。其剂型包括丸、散、膏、丹、汤剂,以及许多药酒剂,每方详细标明药物、剂量、制服法及适应症,适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科等多种疾病。《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珍藏之孤本整理而成,可供中医药人员参考研究。

伤寒论辑义

伤寒论辑义

《伤寒论》注本。《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7卷。日本丹波元简(廉夫)撰于享和元年(1801年)。前6卷列述六经病;卷7辨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伤寒论》原文悉遵我国宋高保衡、林亿校订本,而将其他《伤寒论》传刊本之异同,尽注于各条之下;原论中之误文、脱文,本汉儒尊经之意,不妄改易;校勘亦较精详。其诠释仲景原文,采辑成无己以下数十家之注文,结合个人心得逐条阐析,对原文中条理牴牾、字句钩棘、不易晓明者,“勿敢妄于穿凿”。方解部分,除选注诠释外,并参考古今方书增补了一些效方。作者又于此书“综概”中指出:读《伤寒论》,“宜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分,发汗吐下、攻补和温之别”。对读者甚有启发。现存多种刊本,最早为日本文政五年(1822年)聿修堂原刻本,建国后我国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仓央嘉措情歌

仓央嘉措情歌

藏族文学作品。原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1683—1706)创作,后世以口头形式流传,或以手抄本、木刻本等辑录成册,数量从五六十首到数百首不等。其内容多为追求坚贞爱情与佛教出世思想的矛盾体验。其语言形式与风格与藏文谐体民歌一脉相承,即基本上采取四句六音节的格律,每两音节为一顿,共为三顿,还可配以民歌曲调演唱。它不但是藏族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对研究当时西藏社会生活诸方面也具有参考价值。

八关斋法

八关斋法

律学著述。清弘赞辑。一卷。述说佛教在家男女信众受持“八关斋戒”之法。“八关斋戒”(或作“八戒”、“八斋戒”)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婬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7)不装饰、打扮及观听歌舞;(8)不食非时食。其中前七为戒,后一为斋。本书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

白云守端禅师广录

凡四卷。又作白云守端和尚广录。宋代僧白云守端(1025~ 1072)撰,处凝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本书系守端之弟子编集守端于其所建江州(江西)之圆通崇胜禅院、承天禅院及舒州(安徽)法华山证道禅院、龙门山乾明禅院、兴化禅院、白云山海会禅院等六处之语录,以及祖堂纲纪序、偈颂、颂古一一○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