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曰愈

- 姓名:何曰愈
- 别名:字德持,号云畡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广东香山(今中山)人
- 出生日期:公元1793年
- 逝世日期:1872年
- 民族族群:
何曰愈(公元1793年—1872年),字德持,号云畡,别号退庵。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祖孟龄,县学武生。父文明,乾隆举人,官河南洧川知县。何曰愈少年好学能文。应顺天乡试不中,捐资州吏目。嘉庆二十一年(1816)分发四川,署垫江县典史、蓬州吏目。道光五年(1825),补会理州吏目。会苗民土司所部杀汉民,奉知州命往验。土司以贿乞免,却之;又率众示威,不为动。卒成验而远,以是知名。任满,获邻境巨盗。送部引见,捐升知县。及还四川,大吏以其习边事,命办西藏粮台。咸丰元年(1851),补岳池县知县。秉公执法,豪右敛翼。三年,母丧,以战乱未归。会川西宁远等地民族矛盾激化,大吏奏请何曰愈参与建昌镇军事,平息民族纠纷。抚剿兼施,事变平息。立法十二章,与少数民族歃血为盟。又,滇人韩登鸾率众入会理州,向回民寻衅滋事,以智勇平其事。镇府上其功,会有欲夺其功者,不得升迁。辞官退居灌县。同治元年(1862),长子何璟官庐凤道道员,往就养。既而回广州。病逝。
何曰愈工诗,论诗主情理并重,以理运情;理趣、情趣、景趣、别趣并重;吟咏性情与使典用事并重;平淡、险奇、自然、洗炼等各种风格兼容并包。书纶称其人“负经济才,有揽辔澄清之志”,谓其诗兼有“险奥奇削”、“雄浑沉着”与“清回澹逸”之风(见《余甘轩诗抄·序》)。著有《存诚斋文集》一二卷、《余甘轩诗抄》一二卷、《余甘轩诗余》一卷、《退庵诗话》一二卷、《玉帐孤腋》四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七九、陈澧《诰封光禄大夫四川岳池县知县何公神道碑铭》(《碑传集补》卷二四)。
何曰愈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惜别
作者太宰治。《惜别》取材于鲁迅的仙台留学生活,是极为难得的大作家描写大作家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中唯一以鲁迅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
恐惧
斯蒂芬·茨威格著。富有高贵的律师之妻伊蕾娜与一位年轻的钢琴家发生了婚外情。某天, 她忽然遭到一位女人的敲诈。害怕丑闻的曝光,担心失去富有的生活与高贵的地位,她的生活从此陷入了无边的恐惧之中……
生为女人
《生为女人》长篇小说,作者川端康成。青春亮丽而野性不羁的大阪小姐阿荣,为了寻找真正的爱与温情而毅然离家出走。在东京,在她崇拜的温柔娴雅的市子、沉稳持重的佐山、风流倜傥的清野以及暗恋着市子的浪漫纯真的少年光一的身上,阿荣感受了爱的美丽与脆弱,并经历了为爱而迷茫而迷惑而迷失的种种冲击。年轻的心在爱的潮汐中渐渐成熟。
黄庭经全解
明万历时期刊本,包括《黄庭内景经》二卷和《黄庭外景经》一卷。李一元注,谢迁之校,贾应壁订。《黄庭经》是道教上清派的主要经典,也被内丹家奉为内丹修炼的主要经典,约出于魏晋之际,分为《黄庭内景经》和《黄庭外景经》,大旨在于服气以养精神,主张固守精神,则身形可以长存。李一元的注释可能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黄庭经》中关于道教存神养气的修持之术等内容。
修真辩难
气功内丹术著作,2卷,清代刘一明撰。其书以师徒问答形式,阐述内丹功理。作者认为内丹乃性命凝结而成,所以必须性命双修,指出性命之道与阴阳之道密切相关,性命为阴阳之体,阴阳为性命之用。性即理,命即气,气不离理,理不离气,因此性不离命,命不离性,浑然一体,不容分割。修性即能立命,所以修行者必须重视修性,「不能修性,焉能立命?益性者命之寄,命者性之存,性命原是一家,焉得不修性?」要求性命双修而侧重先性后命。
称赞大乘功德经
一卷,唐玄奘译。佛在宝华殿,德严华菩萨问:何等是新学菩萨恶友宜远离者?佛言无如乐二乘之人,宁堕地狱,不可起二乘之作意。次明谤大乘之罪,及释大乘之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