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川

- 姓名:孙文川
- 别名:字澂之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上元(今南京)人
- 出生日期:1822
- 逝世日期:1882
- 民族族群:
孙文川(1822~1882),字澂之,一字泊澂,上元(今南京)人,《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忠义七》有传。孙文川列入忠义,是因为他在太平军占据金陵时,与张继庚、胡恩燮一道,不畏艰险,多次出入城墙,谋划策应清军攻城。孙文川屡立功劳,但攻城一事终未奏效。事虽不成,功尤在焉。后助李鸿章揭露英人李泰国索贿事,“以功洊擢知府。”《清史稿》孙文川的传记不足200字,文史方面只提到他工诗赋,著有《读雪斋集》,其他未及。孙文川是清代著名藏书家,读雪斋为其藏书楼名。他有一方藏书印,印文长170字,反映了达观开放的藏书思想,中国藏书史上非常有名。
孙文川少年敏悟,为冯桂芬赏识。咸丰五年(1855),上海道赵德辙聘理榷务。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荐入部;六年,曾国藩再荐入都,以功保知县,进同知。光绪元年(1875)入两江总督沈葆桢幕,后以母老而不出。闲时招集宾朋,以考证金石自娱。除《读雪斋集》9卷外,他另著有《淞南随笔》一书,其中所录多为未曾面世的珍贵史料,且为稿本,是清代江苏(包括现今上海地区)的稀见文献。
文川颇富藏书,以旧抄本、明本为多。如明刊《东南防守利便》、《宜斋野乘》。其对藏书颇达观,不似世人斤斤珍吝。有一藏书印,系一首长达一百七十字的五言诗,为藏书史上长印之首。有句曰:“宝翰垂千秋,人无百年寿。展玩聊自娱,岂计收藏久。我闻唐杜暹,撰铭书卷首。鬻借为不孝,惟嘱后人守。又闻赵吴兴,作诗题卷后。但禁他室买,戒以弃勿取。二公诚爱书,而我意则否。子孙为凤麟,嗜古意必厚。我爱彼更珍,搜采成丛薮。何待我留贻,彼自能寻剖。子孙若豚犬,压架已孤负。摧烧或化薪,弃置更覆瓿。尤物遭轻亵,贻者执其咎。不如付赏音,什袭重瑶玖。品题增光辉,益令传不朽。由来天下宝,不妨天下有。但祝得所归,勿落俗士手。”著有《读雪斋诗集》、《古钱谱》等。
孙文川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睢州志
七卷,康熙32年刻本,[清]戴斌修,汤斌纂。睢州金天德三年(1151)改拱州置。治襄邑县(今河南睢县,明省入睢州)。属南京路。辖境相当今河南睢县、柘城、民权等县地。元属汴梁路。明初属开封府,嘉靖中改属归德府。清不辖县。1913年改为睢县。
百字碑注
纯阳吕祖,乃道门中第一慈悲圣贤也,自唐至今,千年有余,或隐或显,隐显不测,警愚化贤,诗词歌赋流传於世者,不可枚举;其专言修真次序、药物火候无一不备者莫若《敲爻歌》、《百字碑》,而其言简理明,易足开人茅塞者,又莫若《百字碑》;
水
中篇小说。丁玲著。写于1931年夏,初载于1931年9月至11月《北斗》1、2、3期。作品以1931年中国十六省的水灾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天灾人祸造成农村的破产和带给农民的苦难,以及他们在现实面前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真面目,组织起来进行反抗的故事。作品的主人公是湖南一群遭了水灾的农民,水灾使他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过着“日子不得完,饥饿也不得完”的悲惨生活,他们先是和凶猛的洪水斗争,后来又和饥饿搏斗,最后逃难到长岭岗镇,在死亡线上和地主官僚的欺骗中逐渐觉醒起来,在那个裸身汉子的鼓动下,他们愤怒了,咆哮了,“天将蒙蒙亮的时候,这队人,这队饥饿的奴隶,男人走在前面,女人也跟着跑,咆哮着,比水还凶猛的,朝镇上扑过去。”作品第一次以人民大众为主人公,真实地描绘了他们的生活与斗争的图景,歌颂了他们为改变自己穷困的境遇和不合理的社会的英勇斗争精神,显示了农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作品以充实、高昂、振奋、有力的基调,奔放的激情,粗犷浓烈的油画风格,透露出强烈的时代气息。它以深刻的思想性和较为熟练的艺术技巧体现了左翼文艺的新收获,给文坛带来一股新风,标志着左翼文学创作已经冲破狭小的题材圈子,进入了工农大众斗争生活的广阔天地。茅盾曾在《女作家丁玲》一文中,赞扬作品: “虽然,只是一个短篇小说,而且在事后又多用了一些观念的描写,可是这篇小说的意义是很重大的。不论在丁玲个人,或是文坛全体,这都表示了过去的‘革命与恋爱’的公式已经被清算。”它是丁玲早期的代表作品。
石桐先生诗钞
一卷。清李怀民撰。据《石桐先生墓志铭》载:“先生名宪噩,字怀民,号石桐,山东高密人。御史李元直之子,李氏三世以宦绩显赫,而怀民及其两弟皆以诗文著名一时。怀民幼时即喜为诗,其天资敏慧,常与好友、知名人士交游,流连唱酬,由于屡试不利,则一意于诗,至晚年好作画,得意者则自题咏。”怀民曾著有诗若干卷,多不传世。 此诗钞一卷, 为同里单鉊选订、 王宁㷆校。 分《石桐草堂集钞》、《秋䈉集钞》、《种瓠集钞》、《后轩集钞》、《观海集钞》 (上中下)、《东斋集钞》、《芸磵集钞》、《还山集钞》(上下),共辑诗三百八十八首。前附《石桐先生墓志铭》。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行世。《石桐先生诗钞》十六卷本,有光绪十二年 (1886)刊丛书 《李氏三先生诗钞》本行世。
蕅益三颂
蕅益三颂一卷,明智旭撰并序,三颂为华严、楞严、法华,有偶拈问答及重刻自跋。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这是我们常人无法领悟的境界。李叔同把他的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语堂等文化巨擘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