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 姓名:韩维
- 别名:字持国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
- 出生日期:1017
- 逝世日期:1098年
- 民族族群:
韩维(1017~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第五子,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进士奏名礼部,不肯试大廷,后以荫补官。召试学士院,不就。富弼辟为河东幕府,欧阳修荐为史馆检讨、知太常礼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泾州。神宗时,为淮阳郡王、颍王,维为王府记室参军。擢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出知汝州。数月后,召兼侍讲、判太常寺。熙宁二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兼侍读学士,充群牧使。出知襄州,改许州。七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出知河阳,复知许州,提举嵩山崇福宫。哲宗立,召拜门下侍郎。出知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入元祐党籍,贬左朝散大夫,均州安置。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维自少喜为诗文,与欧阳修、梅尧臣多有唱和。鲜于绰称其文章“典丽温雅,应用敏妙”,诗歌“句法谨严,平淡清远,有陶渊明、韦苏州气格”(《韩维行状》)。诗歌佳句甚多,如“青烟人几家,绿野山四抱”(《下横岭望宁极舍》),“不如醉卧春风底,时使清香拂面来”(《酴醾花》),“睥睨峰高回过雁,琵琶宵寂语流莺”(《寄范德儒》),广为人传颂。亦能词,其《胡捣练令》词过拍有“燕子渐归春悄,帘幕垂清晓”,清况周颐谓用语妙在一“渐”字,写景而情亦在其中(《蕙风词话》卷二)。韩维诗文在北宋时尚未编集,南宋时其裔孙韩元吉编为《南阳集》三十卷、附录一卷;又著有《颍邸记室集》一卷、《奏议》一卷(《宋史·艺文志》七)。现存者仅《南阳集》,有明澹生堂抄本、清景宋抄本(丁丙跋)、《四库全书》本。《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五首。《全宋诗》卷四一七至四三○录其诗十四卷。《全宋文》卷一○五六至一○七二收其文十七卷。事迹见鲜于绰《韩维行状》(残),《东都事略》卷五八、《宋史》卷三一五本传。
韩维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伤心咖啡馆之歌
横扫欧美文坛的孤独小说家麦卡勒斯,七篇传奇之作全收录:著名的经典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描写了三个因为爱而孤独挣扎的灵魂;一鸣惊人的处女作《神童》,写出了梦想与现实的艰难决择;不容错过的《赛马骑师》《旅居者》《家庭困境》《泽伦斯基夫人和芬兰国王》《一棵树 一块石 一片云》,每一篇都令人着迷、令人心碎、令人感叹:孤独是你我的宿命,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改变,连爱也不能。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欧文豪:这是美国人曾写作的小说至高经典之一。 每一个渴望爱与被爱的人,都能在故事中看到自己。
六朝文絜
文总集。清许梿评选。12卷,本书系清人对六朝骈文之一种选本。收赋、诏、敕、令、教、策问、表、疏、启、书、移文、序、论、铭、碑、诔、祭文等类骈文凡七十二篇。近十四万字。便利初学,偏重小品,篇幅不多,但基本能体现名家特色。选录自晋迄隋骈文,计作家三十六人,文七十二篇。因取刘勰“析词尚絜”之说,故名“六朝文絜”。所选多抒情写景名篇,篇幅短小,文辞精粹,便于初学,曾流行当时。有道光间许氏刻本、光绪间黎经诰笺注本。今有中华书局1962年据光绪本排印本。
淮上风云
《淮上风云》是郑证因所著的一部民国技击类武侠小说,讲述武维扬分派本帮香主欧阳尚毅奔赴鹰爪王的老巢“淮上清风堡绿竹塘”报复“被大破十二连环坞”仇恨的故事。郑证因的武侠小说对情节的整体性重视尤其突出,主要以“恩仇结”和“英雄会”的经典侠义模式形成故事,是传统侠义的现代回归,而所用的叙事手段带有不同于传统的色彩,开启了武侠小说关于故事与情节叙事的一片新天地。
玉川子诗集
诗别集。二卷。唐卢仝撰。宋代韩盈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作《玉川子诗外集序》云:“歌诗百篇,镂板已行于世,……近友人李生于道士崔怀玉处又得集外一十五首……以编附旧本。”是在北宋时,已有诗集行世。又《永乐大典》九○六诸家诗目中有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刊本,集中之《月蚀》一诗曾经胡伯和考订注释,钩玄探秘,一句一字,必详其所出。然宋之庆历、嘉熙旧本皆不见传,后人所著录者多为影宋抄本,且多如《直斋书录解题》所录的正集二卷、外集一卷。丁丙藏明抄宋本有无名氏题云:“予家藏宋刻本,最为完善,因寿之梓”,则明人不仅曾见宋本,且曾据以梓行。涵芬楼藏旧抄本于此题记后有一行“后学徐献忠跋”,可见《四部丛刊初集》影旧抄本亦源出宋刊。瞿镛于其《藏书目录》中说,明时吴郡陆涓曾以家藏旧宋本翻雕。给卢仝诗作注的除胡伯和外,还有清孙之騄;其所著《玉川子诗集注》,据《全唐诗》增诗二十二首,又误增入《栉铭》、《月》二首。之騄嗜奇,特注仝集,对理解奇谲诗颇有助益,然其注多有枝蔓、割裂之处。有《晴川八识》本及1923年卢永祥刻本。
读朱随笔
清陆陇其撰。是书为陆氏读《朱 子大全集》时,对《正集》三十卷至《别 集》卷所做的读书心得。共四卷。卷 一从《朱子大全集》卷三十至卷三十 八,卷二从《朱子大全集》卷三十九至 卷四十五,卷三从《朱子大全集》卷四 十六至卷五十七,卷四从《朱子大全 集》卷五十八至卷一百、《朱子别集》卷 一至卷八。每卷先摘录各篇精蕴,后 加案语引申其义。以阐发和维护朱熹 为志,故于儒释出入之辨、陆(九渊)王 (阳明)蒙混之弊,皆依朱熹之意节取 发明,剖析疑似,分别异同。陆氏于朱 熹之书能融会贯彻,潜心体察,虽语言 简短,但能深识朱熹用意。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简称《遗教论疏节要》。佛典注疏。宋净源撰。一卷。是宋智圆撰《佛遗教经疏》的节要注释书。现存本是经明袜宏补注之本。见载于明《南藏》、《北藏》、《径山藏》及清《龙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