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章铤

- 姓名:谢章铤
- 别名:字枚如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福建长乐人
- 出生日期:1820
- 逝世日期:1903
- 民族族群:
谢章铤(1820-1903)字枚如,自号药阶退叟。福建长乐人。自少苦读,涉猎广泛。其为学凡数变,始由知宋儒性理,转从汉学考据,后习为辞章之学,又尝肆力于经世之学。然于时风众势之所趋,漠不为意,尤不屑揣摹八股制艺,以此自少困于科场,穷老不遇。年近五十,始中举人,为书院讲席。光绪三年(1877)成进士,已五十八岁。不得用于时,遂北走秦、晋,南游赣、粤,先后主讲陕西同州、丰登书院。八年,陈宝琛为江西学政,聘主漳州书院、白鹿洞书院。十三年,荐补侍郎衔内阁中书,归闽主致用书院山长,凡二十余年,弟子数百人,门下比之嘉、道间福建名师陈寿祺。治诗古文辞数十年,以词较胜。其论词主常州词派比兴寄托之说,以为“意胜则情深”,“真则有至情”,尤推苏(轼)、辛(弃疾)为“藩篱独辟”,而于常州派论词“必欲深求,殆将穿凿”亦致不满。谭献亦谓其“似扬辛(弃疾)、刘(过)之余波”,“多振奇独造语”(《复堂日记》)。其诗深于情,“时方多故,抑塞磊落之气悉发于诗,雄深郁律”(徐世昌《晚晴簃诗汇》)。陈衍以为“体格在张亨甫(际亮)、林欧斋(寿图)间”(《石遗室诗话》)。论古文颇不满于近人多宗桐城,以为“古文之道未振”,然其所作力有未逮。所著辑为《赌棋山庄集》六八卷(含文七卷、文续集二卷、又续集二卷、余集文三卷、诗一四卷、《酒边词》八卷、词话一二卷、词话续五卷、笔记《围炉琐忆》一卷、《藤阴客赘》一卷、《稗贩杂录》四卷、《课余偶录》四卷、《课余续录》五卷)。生平事迹见其自撰《八十所得寿言自记》及陈宝琛等所撰寿序(均见《赌棋山庄集》卷首)。
谢章铤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是(智利) 巴勃罗·聂鲁达所作诗集。该书聂鲁达不仅在赞美爱情,而且是在赞美性。命运注定该作品要以更富诗意和节奏感的书名面对读者,因为它的确不是一本关于性的诗集,而是一本揉合性与爱的诗集,这就是该诗歌的真正魅力,因为它更接近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关系的本质。
伤寒论类方
《伤寒论》方著作。4卷。清徐大椿(灵胎)撰。刊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徐氏将《伤寒论》方剂,按方名归类、编次,先列方药组成及服用法,后论主治、间附按语。前3卷列述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栀子汤、承气汤、泻心汤、白虎汤、五苓散、四逆汤等类方共91首;卷4为“杂法方类”,计22方。总合113方。此书在《伤寒论》方剂著作中,是“以方归类”之代表作,有便于检索、不失仲景原意等优点,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现有初刻本、《四库全书》本等多种刊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1984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校注本。
四体书势
又名《四体书传并书势》。书学论著。一卷。晋卫恒撰。成于撰者晚年。卫恒,字巨山,生年不详,卒于晋永平元年(291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官至侍郎。卫氏父子皆能书,卫恒弟卫宣长于篆字与草书,与父兄不相上下;宣弟名庭,也工草法;恒子璪、玠,并为书法名家。《四体书势》为其晚年之作。其名“四体”,指古文、篆书、隶书、草书四种书体,书中对四体书法各为叙传,叙其起源,兼及遗事,然后各附以韵文赞辞。其中篆势赞记为蔡邕作,草书赞记为崔瑗作,古文字势赞和隶势赞当为恒自撰。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
一百五十九卷。和硕庄亲王允禄缮录刊布。雍正七年(1729),世宗宪皇帝,应廷臣的请求,命和硕庄亲王缮录,雍正九年(1731)告成,所载上起雍正帝登极、下止雍正七年。乾隆皇帝即位以后,再命和硕和亲王弘书编次,乾隆六年(1741)告成,编录雍正八年(1730)至十三年(1735)上谕,校正续刻补为全书。原本皆以每月别为起讫、不标卷数、仍依旧次,厘为一百五十九卷,原本未题书名,因其中由内阁宣示者居多,故题曰“上谕内阁”。将内阁处理政务票拟的意见,皇帝特颁的训诰,一一记述。
御选语录
凡十九卷。清世宗撰。又称雍正御选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其内容系集录我国古今禅僧、居士及清世宗自身之禅语等,计有正集十二卷、外集一卷、前集二卷、后集三卷、当今法会一卷。其中,正集收录僧肇、永嘉玄觉、寒山、拾得、沩山灵祐、仰山慧寂、赵州从谂、云门文偃、永明延寿、紫阳真人张平叔、雪窦重显、圜悟克勤、玉琳通琇、筇溪行森、和硕雍亲王圆明居士(世宗)等十五人之短篇语要。外集收录云栖袾宏之净土问答等,前集、后集均为历代禅师语录。在御制总序末,有雍正癸丑十一年(1733)四月朔日之字样,在各师之初,冠有自同年四月望日至八月望日之御制序。据御制后序载及有关编撰本书之缘由,乃因不满于古今语录而重新选集本书。本书于乾隆元年(1736)正月入藏,收录在乾隆三年十二月完成之清龙藏,另有光绪四年(1878)金陵刻经处之刊本。
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卷,赵宋旋护译。略称帝释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内容系佛陀在王舍城鹫峰山,对帝释天等宣说般若波罗蜜,及其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