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浚

许浚
  • 姓名:许浚
  • 别名:字清源,号龟岩
  • 性别:
  • 国籍:朝鲜
  • 出生地:京畿道阳川
  • 出生日期:1546
  • 逝世日期:1615
  • 民族族群:

许浚(1546~1615)朝鲜王朝时期名医。字清源,号龟岩。生于京畿道阳川。宣祖时考入内医院,凭借高超的内科医术在王室诊疗中屡建功名。1592年壬辰倭乱之际,以御医身份护从王侧,直至复国。1604年受赐护圣功臣,1606年加封阳平君。后因台谏反对被撤销职位。1608年宣祖逝世,被增以医疗疏忽之罪,予以罢职。一生历经朝鲜宣祖及光海君两朝,任医官39年,死后被追封为辅国崇禄大夫。著有医书《东医宝鉴》《疫神方》《新纂瘟方》《谚解救急方》《谚解痘疮集要》《谚解胎产集要》《脉诀集成》《纂图方论脉诀集成》 等。所谓“谚解”,就是用朝鲜语(而非汉语的文言文)写就。其医书中最著名的当属《东医宝鉴》,该书为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医书。1596年许浚受王命着手编纂此书,光海君二年(1610)此书得以出版。该书主要记述描写了朝鲜半岛出产的药材,所以对于朝鲜人来讲,其内容比明朝的《本草纲目》更为实用,堪称朝鲜半岛的“本草纲目”。除此以外,在明朝医学不断衰落的当时,该书还更新了很多医学观点。《东医宝鉴》不仅极大影响了朝鲜韩方医学的发展,18世纪在日本和清朝著述刊行后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现已翻译为多国文字出版,被韩国指定为国宝,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许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笔法记

山水画论。一作《山水受笔法》、《水山录》。 五代荆浩。 一卷。 约920年。 有《画苑》本、《书画谱》本、《唐书·艺文志》、《四库全书》收入。著者假托在太行山洪谷石鼓岩间遇一老人的答问,谈论山水画的创作经验。实为著者对东晋至隋唐五代的山水画创作经验进行总结。通篇借与石鼓老叟对话,来阐明画理,立论精辟, 分析透彻。 提出画有“气、韵、思、景、笔、墨”的“六要”, 以此作为山水画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 提出“似者, 得其形,遗其气; 真者, 气质俱盛”的见解;从品评标准和表现要求方面提出“神”、“妙”、“奇”、“巧”的“四品”; 用笔方面的“筋、 肉、 骨、气”的“四势”;指出画分“有形”和“无形”的“二病”。 认为“山水之象, 气势相生”,“写云林山水,须明物像之原”,“随类赋彩, 自古有能”而“水晕墨章”兴于唐代。通过“古松赞”说松树“不凋不容,惟彼贞松”, 乃有“君子之风”。认为吴道子“有笔无墨”, 项容“有墨无笔”。为中国山水画论较完整的理论著作。

劝世修理坟墓文

我曾经这样想,屋子房舍为世间人的住所,而坟墓则是已死去人的家园,如果瓦破损而屋顶漏雨,或者墙体坍毁,致使风雨飘洒进房子里,在世间生活着的人就没办法安心居住,那么墓穴土地塌陷,棺椁开裂,蚊子和虫子纷纷钻入,死者又怎么能得到安息呢?

博济方

医方著作。原名《王氏博济方》。三卷。宋 ·王兖撰。刊于1047年。作者原收辑医方7000首,此书系从中选录500余方编撰而成。《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俱作3卷,《郡斋读书志》作5卷。明代以后原书已佚,今本系编《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出,后改编为五卷,仅得350余方。析为伤寒、风证、劳证、血证等,及丹药、修制药法共29门。包括内、外、妇、儿各科医方。病证诸门,首为简明医论。次列病因、证候、功用、处方、剂量、服法、禁忌等。

词莂

清朱孝臧编选,张尔田补录。一卷。是编为朱氏客寓吴中时,与张尔田“恒共商略去取”选成。后朱氏移居上海,与况周颐踪迹日密,又补选入况词。最后由张尔田补入朱氏自作十阕成编。朱氏卒后,始付梓,刻入《彊村遗书》。全书录清人毛奇龄、陈维崧、朱彝尊、曹贞吉、顾贞观、成德、厉鹗、张惠言、周之琦、项廷纪、蒋春霖、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凡十五家,词一百三十七首。有清一代词坛名家略已备具。有民国十年(1921)季夏张尔田序。

熙朝新语

史料笔记。十六卷,辑录者为钱泳、徐锡麟。成书于嘉庆、道光之际。(早期刊行时曾取徐、钱二人姓氏偏旁,署名“余金”纂辑。)。杂录清代初年至嘉庆各朝史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水利、农艺、人物轶事等。其中采录了一些民间传说、故事,如《吕祖遗矢》、《秦岳之仇》、《卖菜者拾金》、《王某救母》。

说矩里迦龙王像法

一卷,失译人名,说矩里迦罗龙王之像法。梵Kuli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