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祖皋

- 姓名:卢祖皋
- 别名:字申之,又字次夔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 出生日期:约1174
- 逝世日期:1224
- 民族族群:
卢祖皋(约1174—1224),南宋词人。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庆元五年进士。历官池州教授、吴江主簿。嘉定十一年,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十二年正月,除秘书省正字。十三年三月,除校书郎,十二月,除秘书郎。十四年正月,除著作佐郎,十月,迁著作郎兼权司封郎官。十五年九月,除将作少监。十六年,权直学士院。旋卒于官。卢为楼钥之外甥,赵师秀、翁卷之诗友,有《蒲江诗稿》,孙应时为序,称其“天分自高,用心尤苦”,诗学晚唐,与四灵相伯仲,惜其集已佚。今传《玉堂有感》、《松江别友》、《庙山道中》等诗,语意清新,善于摹写(冒广生《蒲江词跋》)。以词知名,尤以怀乡、怀旧、怀人之词为胜,《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宴清都》(春讯飞琼管)、《清平乐》(镜屏开晓)等为代表作。往往与身世之感及隐居之思联系一处,如《画堂春》(柳塘风紧絮交飞),《贺新郎》(挽住风前柳)等。风格与高观国相近,词中俊语颇多,如《乌夜啼》之“柳色津头泫绿,桃花渡口啼红”,《菩萨蛮》之“玉箫吹未彻,窗影梅花月,无语只低眉,闲拈双荔枝”之类,皆为明人毛晋所激赏。其词主要取法周邦彦,小令则受五代北宋婉约词风影响较深,在当时颇负词名。张端义《贵耳集》称其“作小词纤雅”,黄异《花庵词选》至有“乐章甚工,字字可人律吕”之誉。但由于才力不足,故“小令时有佳处,长篇则枯寂无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著录《蒲江集》一卷,今传《蒲江词》一卷,有《宋名家词》本、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九十馀首,《全宋诗》卷二八三九录其诗十三首。文收入《全宋文》卷六九一三。事迹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参《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六、二一之一八,《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八。
卢祖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等待戈多
法国贝克特的戏剧。贝克特生于爱尔兰犹太人家庭,后定居法国。《等待戈多》于1953年上演,引起轰动,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全剧共分两幕,仅有5个剧中人。第一幕:黄昏、荒野、秃树、小径、两个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做着脱靴子、摘帽子等无聊动作。他们在等待戈多。戈多是谁,等他干什么,作者始终没有交待。后主人波卓和仆人幸运儿过场,波卓用皮鞭驱使仆人,大逞威风,被称作“思想”的幸运儿说的话无句读,不知所云,他们下场后,一男孩上场说:戈多今晚不来,明晚准来。第二幕:次日同一时间、地点,戈戈、狄狄扯着废话于等待之中,波卓和幸运儿上,一夜之间主人瞎了,仆人哑了,场上4人一派胡言,先后倒地,如蛆虫般爬来爬去。男孩又告:戈多今晚不来,明晚准来。两流浪汉沮丧,想不理会戈多或自杀都不能,最后还是相约明天再来。这部剧一反传统戏剧的常规,没有完整的情节、没有冲突和丰满的人物形象。全剧的中心是“等待”2字,作者用荒诞的手法,展示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此夜绵绵
《长夜》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她的后期作品之一,作品中并没有出现侦探的角色。吉卜赛庄,美丽宁静的山庄,却被传言是一所遭受了诅咒的住所。这里曾发生过诸多的不幸,没有人能逃过悲惨的命运。然而英俊潇洒的穷小子迈克尔还是一眼看中了这里。他奢望成为这里的主人。富家小姐艾丽在这里爱上了他,她是一个生而甜蜜的姑娘。他们像一对金童玉女,在这里结婚,在这里定居。然而最终艾丽死于意外,真凶让人诧异。
测量法义
明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录。先论制造测量工具,次论测量方法,再设十五个问题,分别说明测量高深广远之方法。其内容未超出中国古代勾股测量范围,然其结论与公式皆用《几何原本》之定理证明。
神魔列国志
《神魔列国志》愣严阁主 著。作者在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古代的神话传说和民间的精怪故事甚至连古希腊神话都有所涉及。可以说作者的知识层面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在如此众多的素材之中作者作到了主次有序,杂而不乱,所有的的故事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在进行,那就是——一个国家的复兴道路。
四分律疏
凡十卷或二十卷。唐代法砺撰于武德元年至九年(618~626)。收于卍续藏第六十五册。系解释四分律之著作,为四分律三要疏之一;若对智首、慧光之作,本书略称中疏。本书成书后,唐代怀素撰四分律开宗记十卷驳斥本书而提倡新义;故若对怀素之开宗记而言,本书则称旧疏,乃唐代四分律相部宗之根本要典。卷一为玄谈,略说律宗纲要。卷二以下入文解释。唐代四分律有道宣之南山宗、法砺之相部宗、怀素之东塔宗,三宗立义各异,门徒互诤。怀素作开宗记(新疏)驳斥本书后,相部宗之定宾乃作四分律疏饰宗义记二十卷解说本书要义,并答怀素之评驳。由是新旧二疏之争愈趋激烈,至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帝敕十四位大德集于安国律院,为调停二宗异说,乃编佥定四分律疏十卷,然二宗新旧疏对立之势依然如昔。
咒时气病经
半纸,东晋昙无兰译。说治流行病之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