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度

- 姓名:黄度
- 别名:字文叔,号遂初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新昌人
- 出生日期:1135
- 逝世日期:1213
- 民族族群:
黄度(1135—1213),字文叔,号遂初,新昌人。自幼好学,才思颖敏,文似曾巩。南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历任嘉兴知县、监察御史、太常少卿兼国史院编修、礼部尚书等职。
为官敢于直谏。曾上言:“孔子称‘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夫人主有过,公卿大夫谏而改,则过不彰,庶人奚议焉。惟谏而不改,失不可盖,使闾巷小人皆得妄议,纷然乱生。”弹劾宦官陈源、杨舜卿、林亿年不法劣迹,指斥“三人为今日祸根”。光宗弗听,度以“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理难复入”,辞官。
主张“纯用儒生,务惜民力”为久安垂统之道。曾上《屯田》、《府卫》等篇,提出养兵为当世巨患,应该以使民屯田为救患之策。知建康府兼江淮制置使时,“罢科籴输送之扰,活饥民百万口”。曾镇压农民起义,杀义军首领胡海,招归业者九万家。
韩侂胄当政,刚愎自用,度具疏论其奸,遭韩迫害。开禧二年(1206),侂胄伐金兵败,朝廷欲函侂胄之首送金谢罪,度以为辱国而非之。
嘉定六年(1213)十月卒。赠龙图阁学士,谥宣献。
一生志在经世,以学为本。经、史、天文、地理、井田、兵法多有研究,治学不囿于前人成说,“无迂陋牵合之病”。著有《诗说》、《书说》、《周礼说》、《艺祖宪鉴》、《仁皇从谏录》、《屯田便宜》、《历代边防》等。
黄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冷禅室诗话
诗话著作。近人海纳川撰。海纳川,未详其人。此书所载,多为清季有名人物之遗闻轶事,如何绍基、曾国藩、石达开、李鸿章、张之洞、杨度、宋教仁等,不徒谈诗而已。有上海文瑞楼石印本。
历代名贤确论
一百卷,作者不详,但在此书前面,有明人吴宽写的序言,在序言中,他称书中对名贤的论述,都出自唐宋人之手,而且散见于这些人的文集中,由于这些评述过于零散,不便于查阅,所以他对其整理编纂,辑成此编,以便观览,但对于书的作者,吴宽并未载明,史家也多评说不一。此书成书后,由锡山(今江苏无锡)钱孟浚刊刻,使这本书得以流传于世。在这本书中,观其评骘人物,是从三皇至五代时期,作者对这些人物按代分系,并标列主名,凡是在当代极为有影响的,则称“通论”加以区别。此书虽然没有标明“十七史”这样的名称,但考核其始末,正合十七史之数,故在《宋史·艺文志》中有“名贤十七史确论”,由此,足以得到佐证。书中,有多处引唐人之文,如罗隐论子高梅子真、张渭论刘宋代晋诸篇,而唐人文集中皆未载录,可见其中也保留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此书为浙江巡抚采进本,编入《四库全书》 史部史评类。
读朱随笔
清陆陇其撰。是书为陆氏读《朱 子大全集》时,对《正集》三十卷至《别 集》卷所做的读书心得。共四卷。卷 一从《朱子大全集》卷三十至卷三十 八,卷二从《朱子大全集》卷三十九至 卷四十五,卷三从《朱子大全集》卷四 十六至卷五十七,卷四从《朱子大全 集》卷五十八至卷一百、《朱子别集》卷 一至卷八。每卷先摘录各篇精蕴,后 加案语引申其义。以阐发和维护朱熹 为志,故于儒释出入之辨、陆(九渊)王 (阳明)蒙混之弊,皆依朱熹之意节取 发明,剖析疑似,分别异同。陆氏于朱 熹之书能融会贯彻,潜心体察,虽语言 简短,但能深识朱熹用意。
大学
儒家经典之一。约为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作品。原为《礼记》中一篇,后司马光著《大学广义》,《大学》遂成单行本。至宋代朱熹始,不从旧学,而自成章句,并于淳熙年间,将《大学》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撰《四书章句集注》,使《大学》成为《四书》之一。因《大学》为初学者入德之门,故列《四书》之首。它首先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宗旨和为学次序,即三纲领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阐明了古时大学以培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佐治人才为最终目的,又规定了为达到此目的必须从读书穷理和力行修身做起。三纲领八条目,后来成为宋明理学家们研究教育的重要基础。
高僧摘要
佛教史书。清徐昌治编辑。四卷。成书于顺治十一年(1654)。是摘要记述历代僧人的传记著作。分为四科:(1)道高僧摘要,收四十二人;(2)法高僧摘要,收四十三人;(3)品高僧摘要,收四十七人;(4)化高僧摘要,收四十一人。每科一卷,总计摘选东汉至清初的僧人一百七十三人,全为正传,以禅宗僧人最多。资料主要采自《梁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补续高僧传》以及《禅林僧宝传》、《五灯会元》等。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大庄严法门经
二卷,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佛在耆阇崛山。与五百比丘,八千菩萨俱。文殊化现殊胜身色衣服,度淫女胜金色光明德,令得顺忍。此女化现死坏恶相,使上威德长者恐怖。诣佛闻法,亦得顺忍。佛为二人次第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