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虚

- 姓名:王若虚
- 别名:字从之
- 性别:男
- 朝代:金代
- 出生地:槀城(今属河北)人
- 出生日期:1174
- 逝世日期:1243
- 民族族群:
王若虚(1174—1243),金文学家,字从之,号慵夫,滹南遗老,槀城(今属河北)人。幼聪颖,先后拜其舅周昂和名士刘中为师。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若虚登经义进士第。调鄜州录事,历任管城、门山二县令,有政绩。秩满入京为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国知制诰。奉使夏国。使还,授同知泗州军州事,留朝为著作佐郎。哀宗正大初,宣宗实录修成,迁平凉府判官,不久,召为左司谏,后转延州刺史,入为直学士。哀宗天兴元年(1233),哀宗走归德,蒙军围汴京。天兴二年(1234),崔立叛变降蒙,翟奕以尚书省官职命王若虚为崔立写功德碑,若虚以理驳翟奕,终不为降臣立碑。天兴三年(1235),金亡,若虚时年六十一,微服北归镇阳,闲居数年,与刘郁等人登泰山,坐大石瞑目而逝。
王若虚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博学而有创见,为当时文坛领袖。金元好问评其创作时说:“文以欧、苏为正脉,诗学白乐天,作虽不多,而颇能似之。”(《内翰王公墓表》)《中州集》存诗33首,多抒写个人感慨,风格清新自然。其散文平易典实,多为学术著作。《文辨》、《诗话》等文学理论著作,主张“真”、“似”和“以意为主”,强调文章应有生活内容,反对模拟雕琢。另有经、史学论述,如《五经辨惑》、《史记辨惑》、《诸史辨惑》、《新唐书辨》等。从众多的文论辨惑中可见其学识渊博、富有探索精神。《金史》有王若虚传,《中州集》有王若虚小传。有《慵夫集》(已佚亡),今存《滹南遗老集》。
猜你喜欢的书
无上内秘真藏经
又称《真藏妙经》、《真藏经》。作者不详。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曾引该经,则至迟唐初已出。全书十卷,有显道品、辩三宝品、辩四真品、惠泽品、解脱品、辩相明部袠品、普明品、显功德品、显戒行品、妙德品、集仙品、明行品、究竟品等十三品。经文认为人性中有天真正道隐藏,人应当以心证道,显现自然真性,妙解真实性;法性平等无差别、无高下,说《真藏经》的目的就是“度脱皆平等”;诸法虚空,虚空之相是名道体,诸法无自性,毕竟空寂。经中又区分了小乘道教与大乘道教,要修道者由小乘道教转向习大乘平等道,先度人,后度己。此经明显受佛教中观哲学影响,用不着二边的否定式思维方式证明。为研究隋唐道教思想较重要的参考资料。收入《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又洞真部玉诀类有《真藏经要诀》一卷,为此经缩写本。
瑶石山人稿
明诗别集。黎民表(字惟敬)著。根据陈文烛序可知,黎民表生前,镇江钟太守曾为其刻过诗集。此刻本今已不存。《瑶石山人稿》乃是黎民表去世后,其子黎君华重新编辑,于万历十六年(1588)梓刻之,并请陈文烛作序。除开头有3篇赋外,余皆古近体诗,凡16卷。今存有万历刻本。《四库全书》著录。黎民表诗颇负盛名,甚受诗论家推重。胡应麟《诗薮》评论:“诗之晚年弥工者,黎惟敬(民表)、欧桢伯(大任)皆岭南巨擘也。惟敬近体,深靓庄严类公实(梁有誉),而老健过之。”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则认为:“瑶石诗,读之似质闷,而实沉著坚韧。元美所取续五子,无愧大小雅材者,仅此一人而已。”《四库全书总目》也说,他的诗作“虽错采镂金,而风骨典重,无绮靡涂饰之习,盖与太仓(王世贞)、历下(李攀龙)同源而派稍异。”陈田《明诗纪事》则进一步分析道:“竹垞(朱彝尊)评瑶石诗似质闷而实沉著坚韧,此第论五古一体耳。集中五律精深华妙,七律风调流美,五绝精微淡远。岭南当时诗家,梁、欧、黎三人,工力悉敌,公实质地较优,而中道夭折。桢伯、瑶石享中寿,故成就有不同耳。”
治谱
政书。明余自强撰。十卷,续集一卷。自强字腔吾,官副邯御史。余不洋。凡涉及封建社会做官道德、 施政原则,人事交往、社会应酬等,一一论述,借以介绍当时官场状况和为官道理,摘抄现行政策、法令。初入官场者可赖此书了解社会,学会人情世故,免生差误,确保官运亨通。全书共有十门: 初选、到任,堂事、词讼、钱粮、人命,贼盗、狱囚、待人,杂事。 续集收宪约、 慎刑两篇,书名《祥刑要览》。正文卷五所收“一条鞭”是当时税制改革的重要史料。正续两集均不失为研究明末施坎、执法,官场应酬的必备参考书。右崇祯十年(1637)刻本和十二年刻本。
中日兵事本末
清罗惇曧撰。记叙清同治元年(1862)后中日关系及日本侵略朝鲜,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列岛等过程。并分析中国失败的原因,斥责清政府腐败昏庸及其将帅的贪鄙无能;认为中日战争的结果加剧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
佛印三昧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耆阇崛山入于三昧,光照十方,大众云集,弥勒舍利弗,问文殊以佛身所在,文殊使入三昧观之,皆不能见。须臾佛现,乃问其义,佛言住于深般若佛印三昧故也。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重译。附阿弥陀经不思议神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