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克斯

- 姓名:考克斯
- 全名:乔治·威廉·考克斯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贝拿勒斯
- 出生日期:1827年1月10日
- 逝世日期:1902年2月10日
- 民族族群:
乔治·威廉·考克斯(George William Cox 1827年1月10日生于贝拿勒斯-1902年2月10日卒于沃尔默)是一位英国历史学家。他因将希腊和世界的几个神话分解为太阳现象的理想化而闻名。法国诗人斯特凡·马拉美以《古神》(1880年)为题翻译了他的一些作品。
他于1827年1月10日出生于贝拿勒斯。他是东印度公司船长乔治·汉密尔顿·考克斯(1841年去世)和西印度群岛圣文森特种植园主约翰·霍恩之女伊丽莎·凯尔顿的六个孩子中的长子。他的兄弟,皇家海军陆战队炮兵上校埃德蒙·亨利·考克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向塞瓦斯托波尔开出了第一枪。
考克斯于1836年被派往英国,在巴斯的一所预科学校和伊尔敏斯特文法学校就读。1842年8月,他被阿奇博尔德·泰特 (Archibald Tait) 录取到拉格比 (Rugby) 队。1843年,考克斯获得了拉格比高中奖学金,1845年,他当选为牛津大学三一学院 (Trinity College) 的学者。尽管他在1848年的最后一所古典学校只获得了二等成绩,但他的奖学金受到了考官的赞扬。他于1859年获得文学士学位并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牛津运动激起了考克斯的同情,1850年,他被牛津主教威尔伯福斯博士任命。在萨尔科姆雷吉斯担任副牧师后,他因健康原因辞职,1851年接受了直布罗陀的英国牧师职位。但考克斯的高教会观点,使他1853年的《博尼法斯传》蒙上了色彩,这遭到了他的主教汤姆林森博士的反对,他欣然接受了陪同约翰·威廉·科伦索首次访问南非担任纳塔尔主教的机会(1853-4)。回到英国后,他于1854年成为埃克塞特圣保罗教堂的牧师,并在1859-60年担任切尔滕纳姆的院长。
考克斯支持科伦索主教对圣经的自由批判立场,以及他在南非争取主教地位的斗争。他在与F. D. Maurice的长信中为科伦索辩护,并在主教于英国逗留期间(1863-5)给予其热情支持。
1880年,坎特伯雷大主教A. C. Tait任命考克斯为贝克斯伯恩的牧师,1881年至1897年,他担任约克郡斯克雷伊汉姆的皇家牧师。 1886年,他被科伦索的追随者选为纳塔尔主教,但由于他的当选不被高教会党接受,大主教本森拒绝为其祝圣。
1896年5月18日,考克斯获得了120英镑的皇室任用费。1902年2月9日,他在沃尔默的常春藤屋去世。他曾声称拥有邓曼韦的考克斯爱尔兰男爵爵位,并自称为“爵士”。然而,在他去世后,枢密院拒绝了他儿子对男爵爵位的请求。
考克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欧阳行周文集
又名《欧阳四门集》、《欧阳助教集》。诗文别集。唐欧阳詹(字行周,官四门助教)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欧阳詹集》十卷,唐李贻孙编次,今传《欧阳行周文集》十卷,凡赋一卷、诗二卷、文七卷,有宋蜀刻本和明弘治、正德刻本,《四库全书》亦加收录;清乾隆秦恩复抄本有补遗一卷,近代缪荃孙辑《三唐人集》本有校记一卷,《四部丛刊》则据明正德本影印。别有《唐欧阳先生文集》八卷,明徐蚴编次,凡赋一卷、诗二卷(古今体分编)、文五卷,附录一卷,所收篇章较十卷本完备,有万历刻本。又清嘉庆《王氏汇刻唐人集》所收《欧阳四门集》,亦八卷;另旧抄本《欧阳行周集》六卷,附录一卷,藏台湾“中央图书馆”。单收诗歌的,有《欧阳助教诗集》一卷,清席启㝢辑《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又《中唐欧阳詹诗》一卷,龚贤辑《中晚唐诗纪》本。
上清大洞真经
作者不详,或云为东晋杨羲假托神灵所造。道教上清派主要经典。简称《大洞真经》、 《上清真经》,一名《三十九章经》,一名《九天太真道经》。上清派称之为道教三奇的第一奇,说若得《大洞真经》,不须金丹之道,读之万遍,便可成仙。因此历代传授不绝。自来有不同的传本,陶弘景时即有两种,一为大卷,一为三十九章。今《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存三种《大洞真经》:《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五卷,为宋末元初传本;《上清大洞真经》六卷,为南宋茅山宗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校勘本,当为茅山宗坛本;《大洞玉经》二卷,太玄赵真人注本。一般以《上清大洞真经》六卷本和陈景元《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为真传本。该书第一卷为“诵经玉诀”,述修炼者诵咏《大洞真经》三十九章之前的存思礼仪,并附以《入室存思之图》,着重存思五方之气,存思日月及二十四星。第二至第六卷为“三十九章经”,每章存思一神降临修炼者身中某一部位,然后诵《大洞玉经》这一章,默念祝咒,存呼神名,祈请其护卫。全书以生门死户,守雌抱雄为主,认为百神常存,各居其所,各理其务,只要存养自己神气,吟咏宝章,则神真下降,与身中神气混融,终获长生不死之道。这是典型的道教上清派炼养方法,是《黄庭经》的延伸,对我们研究上清经系,上清派历史及道教炼养学说都有一定意义。注本有宋陈景元《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一卷,元卫琪《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注》十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丘祖垂训文
邱祖垂训文。本文是邱祖训导门人的话。能够皈依玄门是难得的机缘,应当好好把握,遵守玄门的法度,根据个人的缘法深浅按照三乘之法修行;倘若作奸犯科,必然受到神灵的追责。《邱祖垂询文》旨在整顿道教教风、维护道教信仰的神圣性与淳正性,在当世和现代社会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是对广大慕道、修道之人的勉励和警训。
草山残梦之十:日暮途穷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写于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从蒋介石逃离大陆写起,直至蒋客死台湾,描写了蒋家父子及蒋氏家族在台湾复杂环境中的种种活动及心理状态。《草山残梦第十集 日暮途穷》:进一步渲染了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各方面的问题和危机不断加剧,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蒋介石等人虽然仍在努力维持,但已经明显感觉到大势已去,未来的前景一片黯淡,描绘了一种绝望和无奈的氛围,预示着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即将走到尽头。
两汉博闻 [标点本]
十二卷。宋杨侃编辑。侃又名大雅,字子正,钱塘人(今杭州市)人,北宋端拱年间(988—989年)中进士,官至集贤院学士,生卒年不详。所编《两汉博闻》一书,乃《汉书》和《后汉书》之摘录,所摘内容以原书字句故事为标题,下列颜师古和章怀太子注文等,不依原书篇目排列。该书最早的版本是宋乾道八年 (1172年)胡元质姑孰郡斋刻本。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有黄鲁曾刻本。现均藏于北京图书馆。
佛学常识课本
李炳南撰,“佛法”是什么?他原是一种“觉悟学”。吾人处在宇宙间,万事万理,好像都带著神秘。你看著是黑,结果他却是白;你看著是圆,结果他却是方。差不多总给你猜的相反,所以人就感觉著苦闷了。佛法就是对于宇宙人生,万事万理的一个解答者。因他有这等的重要性,所以人人都应当去研究。不过宇宙人生,一切事理,千头万绪,颇为复杂,佛法也就显得玄妙了。有一般人,尝责备佛法,立论太高,陈义太深,极不通俗化,所以不易普及。且不要错怪!这并不是佛法本身问题,其实是宇宙森罗万象,本不简单。佛法要解答这许多问题,自然就显得高深了。但是,佛法虽然头绪复杂,义理高深;假能寻一条线索,提几条大纲,作一个初步的介绍,先使学者得到一个轮廓,或可就引起探讨的兴趣,这是编这本书的意义。古人说:“登高自卑,行远自迩。”大家要想深入佛海,这本书也未尝不可作个津梁。这本书的编辑,就是本著上面说的意义。材料取纲要,组织取条贯;并且词采语体,篇采简短。举纲要,有条贯,就可得一个轮廓;语体便是通俗化;篇短免去用脑厌烦。用他教课或是自修,似乎都还适用。这本书虽然才三十六课,也等于广大的佛法,缩了一个小影。说是见了一斑固可以,说是见了全貌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