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廷玉

郑廷玉
  • 姓名:郑廷玉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彰德(今河南安阳)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郑廷玉,一作郑庭玉,彰德(今河南安阳)人。元代杂剧作家,生平事迹已不可考。《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故知其为前期作家。其所作杂剧今知有二十三种,现存有全剧者六种:《布袋和尚忍字记》、《楚昭王疏者下船》、《宋上皇御断金凤钗》、《包待制智勘后庭花》、《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崔府君断冤家债主》。存有剧目者十七种:《孙恪遇猿》、《风月七真堂》、《曹伯明复勘赃》、《汉高祖哭韩信》、《冷眼刘斌料到底》、《风月郎君双教化》、《齐景公驷马奔阵》、《采石渡渔父辞剑》、《孟县宰因祸致福》、《奴杀主因福折福》、《吹箫女悔教凤凰儿》、《老敬德铁鞭打李焕》、《子父梦秋夜栾城驿》、《卖儿女没兴王公绰》、《孟姜女千里送寒衣》、《一百二十行贬扬州》。另存有套数残曲一首。由现存剧本与剧目观,其多写通俗剧与道德剧。《太和正音谱》评其曲“如佩玉鸣銮”,显系指其词采音韵。其代表作为《看钱奴》,该剧关目复杂紧凑,人物绘写亦佳。凌濛初《拍案惊奇》卷三五曾将其改编为拟话本小说。生平创作见钟嗣成《录鬼簿》、朱权《太和正音谱》、臧懋循《元曲选》、隋树森《全元散曲》。


郑廷玉是元代前期的一位高产杂剧作家。他熟悉社会生活,洞察人情世态,作品题材广泛,艺术技巧高超,语言生动、质朴,表现的思想内容也比较复杂,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元代的社会生活、市井百态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描摹和反映,既有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和丑恶现象的无情揭露和鞭挞,又有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烈追求与憧憬,具有相当高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郑廷玉着力于艺术形象的塑造,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富于立体感,既注意使人物性格特征在发展变化中充分展示,又充分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发展变化,对人的良知与高尚品德进行热情讴歌。赵鹗(《金凤钗》)是一位寒士,虽然历经坎坷,善良忠厚的本色却始终不渝,即使在卖诗周桥借以谋生的艰难时刻,也能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在他的笔下,《看钱奴》中的贾仁、《忍字记》中的刘均佐、《冤家债主》中的乞僧,同样是大财主、悭吝人,却存在着性格上的差异,表现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郑廷玉的杂剧中宿命论、因果报应观念相当浓重,使作品的丰厚意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另外,某些描写技法比较陈旧,例如被狗舔吃了手指上的油这类细节,元人杂剧中屡见不鲜,而在郑廷玉作品中又不止一次出现。总之,郑廷玉杂剧的思想内容是健康或基本健康的,艺术方面也熠熠闪光,是中国古代戏曲宝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猜你喜欢的书

小琉球漫志

小琉球漫志

地方志。清朱仕玠撰。乾隆三十一年(1766)序刊,传抄本。十卷。卷一泛海纪程,卷二、三海东纪胜上、下,卷四、五瀛涯渔唱上、下,卷六、七、八海东剩语上、中、下,卷九海东月令,卷十下淡水社寄语。小琉球为凤山县西南海中一岛屿,风景独特。此志乃述其山川、风土、地域之殊异与鸟兽鱼虫草木之不同。

临诊医案

临诊医案

《临诊医案》中所记医案,收集的是上海及临近地区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著名医家的医案,实属宝贵。内容广泛,记录真实。医案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内、外、儿、妇各科。本书医案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具有原始记录的特征,无加工修饰的痕迹。有的医案仅有一次诊治,有的具有多次诊治,均如实记载治疗过程。如钱老荣一案,受惊奔走,哮喘,以三拗汤合旋覆代赭苏子降气法。次诊开出方药,方后记录“此方未服,适痰壅气升而亡”。这说明医案是记录者留作自己总结经验所用,并非加工后供人阅读,因而具有明显的真实性,极具价值所在。医案完整,再现全貌。书中有多个疗程很长的医案,完整地记录了治疗的过程。如蒋客光一案,前后共30诊次,对病情从卫、气、营、血、差后等阶段的症状、脉舌、病机分析、治则治法、处方用药,均作了详细记录,真实再现了百余年前单纯用中药治疗风温一症的过程与疗效。许多温病的典型症状如斑疹、谵语等及其治疗对策,均在医案中保存,是研究学习温病的极好材料。

上清黄书过度仪

上清黄书过度仪

《上清黄书过度仪》,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早期天师道经典。《宋史‧艺文志》着录《黄书过度仪》一卷,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内容与《洞真黄书》近似,言修行黄赤之道。但该书以讲述理法为主,本书则讲述行道时过灾度厄之仪法。书称黄赤之道为「黄书契令大度之法」,亦称「天地大度之法」或「八生大度之法」。凡入道之人,年过二十者,皆须受此过度仪法。其行法仪次颇为繁杂,有入靖、思神、思炁、行炁、自导、布九宫、释天罗、越地网、婴儿回等二十法。其行文亦颇隐晦。如第十三条「解手八生」,解释「八生」之意为戏龙虎、转关、龙虎交、龙虎校、龙虎推、龙虎烫、龙虎张,揖真人。词意皆隐晦不明。据称行此仪法可以「解除三官考逮,解脱罗网,撤除死籍,著名长生玉历,过度九厄,得为后世种民」。

玉箓三日九朝仪

玉箓三日九朝仪

玉箓三日九朝仪,原不题撰人。约成书于北宋末至明初。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书内载敕建玉箓大斋三日行道之仪。卷上为第一日早午晚三朝仪,卷中为第二日早午晚三朝仪。卷下为第三日早午晚三朝仪(原注「缺晚朝仪」)。其三日九朝行仪节次大同小异,大旨皆为归礼三清、玉帝等圣真神灵,礼忏供养,祈请荐度亡灵上升天境,并祝帝祚延永,四海宴安。

轩辕黄帝水经药法

轩辕黄帝水经药法

轩辕黄帝水经药法,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内容可分两部分,前半篇言水石炼丹术,据称乃徐久游历天台莲溪洞时遇古仙传授。内载三十二种石水之制作方法,包括神砂石水、雄黄石水、海浮石水、水晶石水、阳起石水、玉石水、金晶石水、银晶石水、大青石水、大碌石水、白滑石水、砒霜石水、白矾石水……等等。其作法大致为:以某种石药研末水飞,加入所需龙芽草药,与苦酒同煮乾,再加胆石、硝石同研,埋人地下三十日或四十九日,即化成石水。据称可用石水点化金银,或辟水火刀兵,服之可延年益寿,长生登仙。本书后半篇为《龙芽易名辨证》,内载六十九种龙芽草药名称。各种草药皆用于伏制五金八石等金石药物。其中有六十三种草药又见于《纯阳吕真人药石制》一书。书末附诗一首,亦见于《药石制》,可知两书当出于同一时代。

清夜录

清夜录

一卷。宋俞文豹撰。此书其它书目均不载,惟《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所记皆宋时杂事,叙事次序较为杂乱。而且所叙之事,在其它书籍中多已见到。明陶宗仪《说郛》第三十八卷载有此书,与《四库全书》采进本相比较,仅多出二、三事,所以此本大约是后人从《说郛》中抄出来的,未必是原书。所记以两宋朝廷政事及文人轶事为多。涉及范仲淹、司马光、苏轼等文人。又多涉及时人诗文创作,如宣和间讽世之谑词、张元昊之名句、范仲淹幕僚求荐之诗等。此外亦评论文学,如赞苏轼之《后赤壁赋》而不同意吕祖谦之评、论制诰之文体而批评“务腴悦而极工巧”之骈文等等,可资参考。其书最早版本是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后又有《历代小史》本、《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广四十家小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