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辉

- 姓名:叶德辉
- 别名:字奂彬,一作焕彬,号直山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湖南湘潭人
- 出生日期:1864
- 逝世日期:1927年
- 民族族群:
叶德辉(1864--1927年),字奂彬,一作焕彬,号直山,一号郋园。湖南湘潭人。少随父学,读“四子书”、《资治通鉴》及《朱子名臣言行录》等。因记忆力差,读书辄忘,于光绪四年(1878)辍学从商。未几,忽开性,忆所读书皆了解,又重入学。七年,入岳麓书院。十一年,乡试中举。次年,赴京会试报罢,始喜读唐宋人律诗绝句。十八年,再次赴京会试,中式第九名,殿试二甲,朝考二等,赐进士,授吏部主事。旋假归故里,受王先谦启示,专事著述。二十一年后,湖南巡抚陈宝箴行新政,梁启超主《时务学堂》,伸康有为改制之说,叶德辉著文斥为“异端邪说”,并作《长兴学记驳义》。二十六年,唐才常起兵湖北,事败,其搜集自戊戌以来康、梁“逆迹”,辑为《觉迷要录》,作“康、梁逆案之定谳”(《觉迷要录·叙》)。宣统二年(1910),长沙饥民抢米,因其积谷万石,不肯出售,激众怒。辛亥后,以藏书刻书为事。与王先谦、金松岑等文人往来为多。1927年大革命时被杀。能文,亦善诗。诗记行踪,感物怀旧。陈琰评其诗云:“设色工丽,宗法玉谿,集中佳句甚夥。”叶德辉精于版本目录学,返长沙后编纂了《观古堂书目丛刻》,撰写了系统的书史《书林清话》,刻印了《古今夏时表》,校刊了《元朝秘史》,(《艺苑丛话》)著有《观古堂诗录》六卷、《郋园山居文录》二卷、《郋园北游文存》一卷、《观古堂骈文》一卷、《观古堂文外集》一卷,辑有《六书古微》一○卷、《书林清话》一○卷、《观画百咏》四卷、《丽楼丛书》八种等。生平事迹见许崇熙《郋园先生墓志铭》(《碑传集补》卷五三)、失名《叶郋园事略》(《碑传集三编》卷四一)、《郋园六十自述》等。
猜你喜欢的书
罪与罚
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它揭露了酗酒、卖淫、杀人、犯罪等资本主义的社会病态,探讨了贫穷与犯罪等社会哲学问题。尽管作者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唯心的”、“空想的”,但是却发人深思。主人公拉斯科尔尼可夫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的典型。他原是个聪明、正直、诚实、才华出众的大学生。但他非常高傲、自命不凡,性情孤僻。他总是单枪匹马与生活搏斗,结果屡遭失败。现实生活教育了拉斯科尔尼可夫。在这个社会上,靠诚实的劳动是很难维持生活的。经过思考,他确信,人有平庸和非凡的差别,非凡的人完全可以否定法律和道德,有权为所欲为,成为统治者。这样既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又可获得普遍的尊敬。为了证实自己这一理论的正确性,检验自己是不是一个非凡的人,他杀死了一个放印子钱的老太婆,想用她的钱来周济社会上的穷人。他把杀人犯罪当作反抗社会的手段和摆脱现状的出路,实质上这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的反映。但是,这种个人反抗的手段并不能替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打开一条出路。拉斯科尔尼可夫在杀死老太婆之后,曾企图逃避惩罚,但他又感到杀了人就等于毁灭了人性,于是便陷入极端的痛苦和矛盾之中。拉斯科尔尼可夫所受到的真正惩罚既不是来自警察的追捕,也不是来自政府的惩治,而是来自良心的谴责。灵魂深处展开了“善”与“恶”的激烈斗争。他要清洗自己的罪过,就得顺从妥协,忍受苦难。最后终于在索尼亚的感召下自动投案自守。对社会问题的哲理探索、对人物犯罪前后心理过程的细腻描绘,构成了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朝花夕拾
散文集。鲁迅著。原名《旧事重提》。北京未名社1928年9月出版。收有1926年在北京和厦门写的散文十篇,曾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鲁迅在编集时作了《小引》和《后记》各一篇。这些作品都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从童年家庭生活和私塾生活的片断写到从家乡到南京、到日本留学和回国教书的种种经历,表现了他追随时代步伐,顽强奋进的革命精神,洋溢着对良师挚友的怀念,对黑暗世界的针砭和北洋军阀走狗文人的抨击。在艺术方法上,集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以记事为主,又有浓郁的抒情;既有逼真的描写,又有精辟深刻的议论;既有形象,又有哲理;语言朴素自然且富有文采。
凤凰台记事
笔记。明马生龙撰。一卷。作者原署三湘(湘潭、湘阴湘乡)人,仕履不详。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南,集中记洪武初年朱元璋于金陵建都筑城及其微行巡察诸传说,颇有“凤去台空江自流”之叹,故以名书。内容约可分三部分。开首诸条写金陵王气,明之建国,于六朝旧城基础上,周围百里内立十三门,外城因山控江一百八十里内建十六门及筑城用石灰秫粥锢其外,”外筑土城, 自宫中挖阴沟通土城之外,以为金汤之固,而又能预防不测之大略;其次,暴露出朱元璋的无比残暴:他微行巡察,发现修城人杂泥土于石灰黏粥中抹石墙时,“即筑筑者(修城人)于垣中”等,都充分暴露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反动本质,与正史所载,相去甚远。故此编可补史阙。有《稗乘》本。
苇航纪谈
笔记。宋蒋津著,五卷。原书已佚。《说郛》、《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有摘录。其中《说郛》涵芬楼本存有十则,宛委山堂 本存有十一则(含前者之十则)。书中记有嘉泰间事,知著者为南宋后期人。书中内容甚杂,或记奇闻异事,或考辨俗语(如“冤家”),或记朝 廷君臣言行,亦谈文学,如记苏轼在杭州之遗 迹,引述前人诗话并评林逋咏梅佳句等,此外, 也有记他事而涉及陆游、杨万里者。
包待制三勘蝴蝶梦
简名《蝴蝶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一楔子,旦本。皇亲葛彪横行霸道。一天,他在街上无端撞死王老汉,竟扬长而去。王老汉三个儿子激怒之下,围住葛彪痛殴,失手把他打死,被抓入官府,按律须偿命。包拯在审问时,查明是葛彪行凶在前,王家三兄弟痛殴于后,又看到三兄弟争相自认杀手,而王母更请求包公宽恕王老汉前妻两个儿子,由她亲生儿子抵罪。包公十分感动,想起他在梦境里曾经救活了一支落入蛛网的小蝴蝶,动了恻隐之心,于是杀了偷马贼赵顽驴代王三儿偿命,又嘉奖了王母,令全家团圆。
春秋地理考实
四卷。清江永撰。此书前三卷为考辨《春秋》经传之地理,第四卷则是为《春秋传说汇纂》一书中之《王朝列国兴废说》的地理考证加注。此书按经传秩序,对山、川、国、邑地名随文加以辨析,且只对旧说之未当者加以辨证,并确指今为何地。以简明为主,不旁摭远引,故名为“考实”。考辨精细为此书之最大特色,尤其对名同地异,注家缠绕混淆者,辨证特详。如《隐公元年传》“费伯帅师城郎”,杜注以为郎在高平方与县东南,江氏认为其地在“今废鱼台县,去曲阜二百里许”,与鲁隐九年之“城郎”,鲁桓十年之“战于郎”,鲁庄十年之“次于郎”之“郎”乃同名而异地。后者为鲁近郊地名,即《公羊传》所谓“吾近邑”。并引《左传》记公子偃自雩出门,先犯宋师,证郎在鲁郊,又引鲁哀公十一年“师及齐师战于郊”,《礼记·檀弓》作“战于郎”为佐证。又如《左传》鲁僖公三十年“许君焦、瑕”,杜注以为“晋河外五城之二邑”。江氏则认为是以焦、瑕代表晋河外五城,此《水经注》以考定郇城在解故城东北二十四里,瑕城去解西南五里,郇瑕二地相距约三十里。且认为以预于成公六年注合郇瑕为一,于僖公十五年注以瑕吕为姓,皆失之。江氏精通音韵,然其于音近通转之考证法却极为谨慎。如《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杜注:“齐地。临淄县西有地名葵丘。”《春秋传说汇纂》据《后汉书》又举一地,云“西安县有蘧丘里,亦名渠丘,即古葵丘地。今青州府临淄县西三十里有西安故城,葵丘在其处。”葵、蘧、渠古音十分接近,但江氏不用音韵,其考辨云:“今按《水经注》西安县之渠丘,时水所迳;齐西之葵丘,系水所迳,则是二地。京相旸曰:‘葵丘在临淄西五十里’。若渠丘在西安者,齐公孙无知邑。”此书多采《春秋传说汇纂》及《大清一统志》之说。此书撰成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现存阮刻《经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