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远

刘崇远
  • 姓名:刘崇远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刘崇远,自号金华子,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五代南唐升元以后人。少好道,喜吟咏。中年后方出仕,历宰二邑,凡二十馀年。罢秩归京后,任大理司直。另广西博白南汉大宝二年石刻《新开宴石山记》,署“旨都监容州管内制置盐铁发运等务并白州永资院点检义胜寺都承务郎赐紫金鱼袋刘崇远”撰,可能为另一人。刘崇远著有《金华子杂编》三卷、《耳目记》二卷。《金华子杂编》,简称《金华子》,原本已逸。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其逸文为二卷,所记以中晚唐间朝野遗事为主,涉及面较广,有关文学家事迹记载尤多,有较高史料价值。此书有清周广业校注本,收入《读画斋丛书》,中华书局上编所于一九五八年据以排印出版。《耳目记》,又称《刘氏耳目记》,原书久逸,《太平广记》、《说郛》等书存逸文十馀则。此书记唐末五代逸闻,间杂神异之说,故事性较强,与《金华子》有所不同。《全唐文》卷八六一收其文二篇。事迹据《金华子杂编序》及《八琼室金石补正》卷八○。

刘崇远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命妙经

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命妙经

经名:太上说东斗主算护命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北宋初。假托太上老君传授正一天师,言醮祀东斗帝君忏罪延命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道教经书《五斗经》中之一篇。经文假托太上老君向正一天师张道陵演说,称东斗帝君主算延年,使传下世,能度三途五苦八难之厄,能与削死上升大计之令,总监形魂,无极无穷。又称宜于本命生辰,或月之朔望,月之九日,或家庭观宇,以时花珍果,焚香静念,望东斗帝君醮谢罪业,求延年益寿。

升仙传

升仙传

倚云氏著。八卷五十六回。成书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现存初版石印函装本及光绪己亥(1899)坊刊本。书叙明嘉靖间关东才子济小塘赴京赶考,亲见奸臣严嵩把持朝政、陷害忠良,也使自己仕途受挫。济小塘从此看破红尘,弃儒学道,后得到仙人吕洞宾的点化,学得仙术,惩恶济困、除妖救灾,又度化儒生韩庆云,锄除严嵩奸党后,济小塘、徼承光、一枝梅、韩庆云、苏九宫等升仙归真。作品曲折表现的是人民痛恨现实的黑暗却无力改变,幻想借助神仙法术惩恶除奸的愿望。

珍珠船

珍珠船

四卷。明陈继儒,撰。此书杂采小说家言,凑集成编,共四卷。书中所引,概不著所出,只是在卷一中标有《笔谈》、杂录,以及“以上寺塔记”。卷四中标有《因话录》、赵璘等字样,余皆不标明出处。内容既冗杂,也有讹舛。且许多内容甚无意义。现有明刊本、《宝颜堂秘笈》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此书杂采宋明小说,记述传闻,汇集成编。内容大多为志异,保留了相当一部分散见于各类旧籍的志异、志怪小说和流传于民间的神话故事。 《四库全书总目》贬斥此书: “……不著所出,既病冗芜,亦有伪舛,盖明人好剿袭前人之书而割裂之,以掩其面目。”此虽为明人笔记小说的一大通病,然而也恰恰是笔记随手札录、不拘体例的特点的表现。

海内十洲记

海内十洲记

一卷。旧本题汉东方朔撰。《十洲记》记载汉武帝听西王母说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便召见东方朔问十洲所有的异物,后附沧海岛、方丈洲、扶桑、蓬丘、昆仑五条,明显地模仿《山海经》。此书保存了不少神话材料,其中对于绝域异物,也不无生动有趣的描写。《汉书·艺文志》杂家有《东方朔》二十篇,今散佚。《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托名为朔作品。

驳建立孔教议

驳建立孔教议

近代章炳麟撰。发表于1913年12月《雅言》第1卷第1期。该文针对袁世凯的“尊孔祀孔”和康有为等建立孔教会、定孔教为国教等复古逆流,指出“近世有倡孔教者,余窃訾其怪妄”,表示了反对“立孔教为国教”的鲜明态度。客观评价了孔子,给予其历史应有的地位。作者指出:“中土素无国教”,“盖自伏羲炎黄……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人思自尊,而不欲守死事神,以为真宰。此华夏之民,所以为达”。提出孔子原本应是学校诸生尊崇的对象,“犹匠师之奉鲁班,缝人之奉轩辕,胥吏之奉萧何”。他是学子所尊崇的老师,但不是供于清庙、圜丘的神灵,故不应以神祇灵鬼事之。中国素无宗教,“禘之说孔子不知”。“孔子亦不语神怪,未能事鬼”。认为孔子对于中国历史的功绩主要在于:“制历史、布文籍、振学术、平阶级”。因此,“孔子于中国为保民开化之宗,不为教主。世无孔子,宪章不传,学术不振,则国沦戎狄而不复,民陷卑贱而不升。”针对康有为等人建立孔教是对西方宗教的抗衡的说法,指出:“欲立孔教者,是忘孔子所以当尊,而以不当尊者坫之。”而欲建树孔教,以抗衡耶稣路德之法,更是“犹素无创痍,无故灼以成瘢”。进而指出:“愚以为学校瞻礼,事在当行。树为宗教,杜智慧之门,乱清宁之纪,其事不便”。反映了作者对“孔教会”的“尊孔祀孔”观的批判。所论在当时有一定影响。曾收入于《太炎文录》初编。后收入《章太炎全集》(198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简要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简要

四卷,明温李贽简要,华严经注疏书。此经则天证圣年。三藏实叉难陀奉诏译也。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序曰。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岁。同临有截之区。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义。由是人迷四忍。轮回六趣之中。家缠五盖。没溺三涂之下。及夫鹫岩西峙。象驾东驱。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视。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尊。包括铁围。延促沙劫。混太空而为量。岂算数之能穷。入纤芥之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