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刚

廖刚
  • 姓名:廖刚
  • 别名:字用中,号高峰先生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南剑州顺昌(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1070
  • 逝世日期:1143
  • 民族族群: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先生(谢如圭《高峰先生文集序》),南剑州顺昌(今属福建)人。尝从陈瓘、杨时学。崇宁五年进士,历县主簿、州判官、录事参军、教授。宣和元年自漳州司录召为国子录,擢监察御史。论奏无所避忌,出知兴化军。靖康初,召为右正言,未赴。绍兴元年,除福建路提点刑狱,召为吏部员外郎,迁起居舍人,权吏部侍郎兼侍讲。四年,除给事中,权户部侍郎。五年,迁刑部侍郎。六年,出知漳州。八年,拜御史中丞。以论事为秦桧所恶,改工部尚书,提举毫州明道宫。十三年卒,年七十三。廖刚为文通于事务,谢如圭谓其文醇正,“自方寸中流出,非务夸多而斗靡,非务逞奇而尚怪,盎然得中和之气,无所施而不可”(《高峰先生文集序》),也不免有过溢之辞。其文集多奏札表启,指陈时弊,如《漳州被召上殿札子》乞约束边将,颇有见地;《答陈几叟书》论宋代制诰之失,较为切当(《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九)。诗词也清新淡雅,诗如《题诸宫》、《月波楼上呈知府检讨》、《山间早行题和溪驿》诸篇都以描绘景色见长。词如《满路花》叙中秋佳节,有“雨雾烟波阁,雁度陇云愁,西风庭院不胜秋”,感慨遥深,富于韵味。著有《高峰先生文集》十七卷(《宋史·艺文志》七),今存怡古斋抄本;又有十二卷本,今存清康熙间闽南林佶家藏旧钞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七首。《全宋诗》卷一三四八至一三四九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二九九○至二九九六收其文七卷。事迹见张栻《工部尚书廖公墓志》(《南轩文集》卷三八)、《宋史》卷三七四本传。

廖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公主和偷猎者

公主和偷猎者

本书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为成年人创作的小说。共收录9篇关于贪婪的短篇故事。其中,你会读到:救了公主却遭到国王奇怪奖赏的偷猎人、轻而易举就斗败讨厌雇主的男管家、两个狂妄的青年和一个被他们欺凌的男孩的故事,还有不知道自己背上刺青画价值的男子……这些故事在震撼灵魂的同时,以童话般的隐喻劝人向善。残酷的想法躲在每个人的内心,一旦不受控制,就将造成啼笑皆非的后果。

漫塘文集

漫塘文集

宋代诗文别集。36卷。刘宰著。《四库全书总目》称刘宰“秉性恬谈,平生无他嗜好,惟书靡所不读,所为文章,淳古质直,不事藻饰,而自然畅达”。集中诗歌数量不多,以纵情山水,表达闲情逸致的作品为主,如《过剡溪》:“青山叠叠水潺潺,路转峰回又一湾。想见雪天无限好,不妨独棹酒船还。”但亦有感情深沉的悯世之作,如因嘉定二年(1209)大旱而作的《野犬行》:“野有犬,林有乌;犬饿得食声咿呜,乌驱不去尾毕逋。田舍无烟人迹疏,我欲言之涕泪俱。”“君不见荒祠之中荆棘里,脔割不知谁氏子,苍天苍天叫不闻,应羡道旁饥冻死!”本集的主要版本有:明正德十六年(1521)任佃刻、嘉靖八年(1529)王皋续刻本,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范仑等刻本。另有一种明代活字本刘宰文集,题为《漫塘刘先生文集》,但仅22卷,系赵葵所编。

宝章待访录

宝章待访录

一卷。宋代米芾著。是书记同时士大夫所藏晋唐墨迹。分目睹、的闻两类。目睹者有王羲之《雪睛帖》以下凡五十四条。的闻者有唐怀素《自叙帖》以下凡二十九条。“目睹”类中所记真迹、藏处、装裱、题跋、纸本、印鉴、避讳、拓制、考证等,皆有简明评述。在“的闻”类中,记录了名本碑帖的藏处。唐有宝章阁,专贮法书,米氏因此取是书名。米氏为此自序云:“本朝太宗混一,伪邦、国书皆聚,然士民之间尚或藏者。既非宝鉴,皆以世传,闻见浸多,惧久废忘,因作 《宝章待访录》以俟访图书使焉。”陈振孙之 《直斋书录解题》作“宝墨待访录二卷”,盖陈振孙之误。

四书劄记

四书劄记

清杨名时撰。共四卷。即《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各一卷。系作者读四书的笔记。编次上一反常例,先论语后中庸。首先指出“修身”的含义很广,然其功即已尽于“诚意”之中。时人对诚意有两种解释:“一是用力为善去恶,以实其好恶之意;一是意所发有善恶,须使为善之意,真诚无伪而不杂于恶。”(卷一)他赞同第一种解释,认为:“观诚意章注,则当以前说为主,盖能实其好恶之意,则发念之诚而无伪已该其中矣。”(同上)对于朱注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推崇孔子,将孔子和尧舜齐称为至圣:“尧舜孔子自是性之至圣,天纵之云恰得至圣分量。”(卷二)但又认为圣人是可以学习的:“夫子实是天纵神奇,然实无神奇,人人可学。”关键在于“其要只在行之以一……好学力行,知耻为之弗措。”(同上)认为孔子虽不像尧舜“得位”,但“教泽及于天下后世,是孔子之位育也”(卷三)。称孔子是万世师表,“孔子知天知人,故其言行足为世道、世法、世则,远有望而近不见厌也”。有《杨氏全书》本、《四库全书》本。

杨岐方会和尚后录

杨岐方会和尚后录

禅宗语录。编者不详。一卷。杨岐方会(992—1049),北宋禅宗僧人,杨岐派的创始人。此书是方会晚年住长沙云盖山时所说语录的汇编。编辑情况不详。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文殊师利净律经

文殊师利净律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清净毗尼方广经同本。寂顺律音天子问,文殊师利答。与《清净毗尼方广经》同,分作四品,而菩萨五无间以下诸文俱阙,天子名寂顺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