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棠

- 姓名:常棠
- 别名:字召仲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海盐(今属浙江)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常棠,生卒年不详,字召仲。祖籍临邛(今四川邛崃),徙居海盐(今属浙江),同曾孙。闭门读书,博学善属文。植竹数十竿绕庭,自号竹窗。
绍定三年(1230),澉浦镇尹罗叔韶延编镇志。常棠寓居澉浦镇多年,对地方掌故留意已久,撰修地方志书正遂其愿。认为“郡有《嘉禾志》,邑有《武原志》,其载澉水(即澉浦镇)之事,则甚略焉”,深感有必要撰修镇志,遂欣然应允。对志书编纂,主张广辑资料,“订正尤详”,关要与有识之士“讨论闻见”,然后方可“缀辑成编”,“示一镇之指掌”,常棠独力搜录成稿,纂成《澉水志》八卷。它不仅是海盐县现存最早的志书,而且是全国现存最早的镇志,对我国方志发展有重大影响。书凡十五门,首冠镇图,分类记载,井然有法,历来被称为地方志书佳作。《四库存全书总目提要》称赞此书“叙述简核,纲目该备。八卷之书,为页止四十有四。明韩邦靖撰《朝邑县志》,言约事尽,世以为特约之作,今观是编,乃知其源出于此。可谓体例精严,藻不妄抒者矣。”《全宋诗》卷三一○五录其诗二首。文收入《全宋文》卷七六八二。
常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自我与无意识
在这本书里,荣格探讨了无意识对意识人格的反应及行为方式所造成的种种影响。和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同,荣格认为,无意识是独立自主的系统,而把无意识区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也是荣格心理学思想的本质之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会显现在一些古老而原始的意象和神话(即所谓的“原型”)里,原型既是人类不断重复出现之经验的载体,也是全人类——即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的共有物。透过本书,我们可以总览荣格所开创的分析心理学重要的观点、基本概念和理论脉络。其论述范围涵盖心理学、神话学、文学、哲学等,读者得以深入浅出地一窥这位分析心理学大师的思想洞见。
树杞林志
台湾新竹县竹东镇,竹东旧名「橡棋林」又名树杞林,先民至本地开垦初期,橡棋树成林,故而得名。
古今刀剑录
兵器史书。旧题梁陶弘景撰。弘景, 字通明,丹阳秣陵 (今江苏南京) 人。曾官齐奉朝请, 后辞官归隐句曲。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和医学家。是书一卷,所计共七十四事,皆刀剑之属, 其中记帝王刀剑自夏启至梁武帝四十事, 诸国刀剑自刘渊至赫连勃勃凡十八事, 吴将刀自周瑜以下十事,魏将刀自钟会以下六事。所记内容,证以唐李绰《尚书故实》 为据, 虽文字小有异同, 而大旨则无不合。但今所传, 内容多有考证不周者,亦有舛误、失真之处, 如将蜀将误入吴将中, 董卓、袁绍编入魏将中等, 故《四库全书总目》疑有后人窜作。但可借以考查古代兵器。今存 《汉魏丛书》本、《百川学海》本、《群芳清玩》本、《龙威祕书》本、《说郛》本。
金莲正宗记
元朝全真道道士秦志安编撰。樗栎道人秦志安为《玄都宝藏》的编校人之一,书成于元太宗十三年辛丑岁(1241年)。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是现存最早的全真道教史著作,书中收入十四篇全真道祖师传记。相传王重阳甘河遇仙,神人示以「七朵金莲」,暗合北七真之数,故秦志安以此命名本书。十四位祖师即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真人钟离权、纯阳真人吕洞宾、海蟾真人刘操、重阳真人王嚞、玉蟾真人和德瑾、灵阳真人李公(佚名),以及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全真七子。每人一传,记述其生平事蹟,传后附赞语。传文较为详尽,但其中加入不少神话传说故事。书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些全真祖师的生平事蹟,尤其是他们的修道、传教行为,保存了大量有关全真道和创立过程的历史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据卷首序文称:全真教「源于东华,流于重阳,派于长春(丘处机)」,后世全真道史书皆承袭此说。
天女散花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鬼怪小说。全称《幻情小说天女散花》,又名《奇情小说天女散花》。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末。现存主要版本有上海振圜小说社石印本;1924年求石斋书局石印本。1988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明清神话小说选》排印上海振圜小说社石印本,1992年辽沈书社“中国神怪小说大系”《天女地魅》排印求石斋书局石印本。唐僧师徒取经归来后,又至西天佛国,得如来佛祖加封。佛祖请诸佛献策,剿灭妖魔鬼怪。大首罗汉建议请瑶池天女下凡,见妖魔剿灭警化,见善良散花消灾。天女领旨,往甘露寺极乐花园采了十万八千朵仙花,同四位仙娥携带花篮腾云向东而去。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凡四卷。唐代窥基撰。略称成唯识论枢要、唯识论枢要、唯识枢要。或单称枢要。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系唯识三种注疏之一,与成唯识论演秘、成唯识论了义灯并称为唯识三疏,或唯识三个疏。本书初叙成唯识论之成立、传来、糅译等因缘,次释本论之题目及所被之根机,其次解释论文,于成唯识论述记所说之未详尽处,更详释之,特别对唯识三十颂科段、五种姓义、三类境等重要问题,均广泛解其论意。文中处处揭有‘如疏’或‘如唯识章说’之语,可知本书似完成于成唯识论述记及大乘法苑义林章之后,然述记中亦有‘如枢要说’或‘如别章’等语;故可推知本书及述记应于同时完成者。注释书有唐代智周之成唯识论枢要记二卷、憬兴之成唯识论枢要记二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