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斯道

- 姓名:乌斯道
- 别名:字继善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慈溪(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乌斯道,生卒年不详,约公元一三六七年前后在世。字继善。慈溪(今属浙江)人。少时与其兄乌本良皆有名,得到浙东名儒宋濂称颂。明太祖洪武(1368—1398)初,以荐被任命为石龙知县,调永新知县,皆有惠政,因事谪戍定远,不久放还,卒。斯道善弈,工画,精琴,楷书行草尤妙。罢官后,求诗及求书法者,户内常满。其诗具有浙东诗风特征,不注重修饰词藻,善于用质朴古拙的诗句表达对政治、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上的感受。如“驱车陟太行,中道车轮折。挽舟溯河流,中流绠縻绝。前途郁漫漫,彷徨欲怀归。积雪被长坂,洪涛荡寒晖。胡不戒未然,阃中慎所之。徒怀百年志,自贻千里悲”(《古诗》)。可见与浙东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如刘基、宋濂、胡翰等人作品在精神实质上是很相似的。这类作品还有《泽畔》、《潇湘水云》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其诗“寄托深远,吐属清华,能铲除元人繁缛之弊”。著有《秋吟稿》、《春草斋集》。传附见《明史》卷二八五《赵壎传》。
乌斯道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漫步遐想录
《漫步遐想录》(又译作《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是法国作家让-雅克·卢梭以“漫步”为题写下的散文集,1782年出版。贯穿于《漫步遐想录》之中的就是卢梭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中的人对他一致进行迫害的感觉,是他孤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的感受。它分析了作者心目中的那个阴谋集团所体现的外力对他的“自我”所造成的异化,幻想着一种超越生死烦恼的佛教涅槃般的境界。这是作者跟自己的心灵亲切交谈的产物,是一颗孤独的灵魂自我解剖的自白书,有着不加修饰的淳朴,无可怀疑的真诚,而大自然对人的亲切的抚慰,人与和谐的自然的灵息相通,决定了作品风格的无比质朴和富于音乐感。这仿佛是一部极其优美的抒情散文诗,充分体现了卢梭推崇自我,崇尚感情、热爱大自然的创作风格,该作对19世纪散文作家具有很大影响。
伊则吉尔老婆子
短篇小说,高尔基著,一八九五年发表在《萨马拉日报》,是高尔基早期革命浪漫主义创作的代表作。高尔基对民族文学遗产的继承,体现在对民间传说的情节和形象的借用上。而他对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则是通过塑造具有高尚理想的新人形象来完成的。在《伊则吉尔老婆子》这篇作品中,有两个显明对立的传说故事。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腊拉。腊拉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杀死了一个无辜的少女,从而遭到人民的惩罚和唾弃。他在人民的生活中失去了位置,在草原上游来荡去,最后变成了一个像影子一样的人。第二个故事讲的是集体主义英雄丹柯。他年轻、勇敢,对人民怀着强烈的爱。当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掏出自己燃烧着的心,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照亮了拯救人民的道路。
古文苑
诗文总集。佚名辑。二十一卷。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谓“世传孙洙巨源(1032—1080)于佛寺经龛中得之,唐人所藏也。”所辑录诗赋杂文, 自东周迄于南齐,凡二百六十余篇,皆史传、《文选》所不载。其汉魏诗文,多从《艺文类聚》,《初学记》删节,石鼓文亦与近体相同,真伪难辨。南宋淳熙六年(1179)韩元吉(1118—1190? )加以整理,分为九卷。绍定五年(1232),章樵又加以增订,并为注释,重分为二十一卷。唐以前散佚之文,赖此以存。韩元吉整理的宋淳熙本九卷,有嘉庆十四年(1809)孙氏坊刻本。章樵绍定本二十一卷,有明成化十八年(1482)张世用刻本。近世有《四部丛刊》影印宋刻本,《万有文库》影印《守山阁丛书》本。清孙星衍(1753—1818)仿其例,又辑金石、传记、地志和类书中的遗文,从周迄元,编为二十卷,名《续古文苑》。引文均注出处,辑佚并有校订,有案语疏通隐奥,颇有实用价值。有嘉庆十二年(1807)原刻本,《万有文库》影印原刻本。
任应秋讲〈黄帝内经〉素问
《任应秋讲〈黄帝内经〉》主要根据1978 年任应秋在中医首届研究生班上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包括25 篇《素问》文献的全文讲解、《灵枢》大部分文献的提要讲解和提问答疑。对没有讲课录音的部分,依据任应秋主编的《黄帝内经章句索引》进行整理。本书将《黄帝内经》的段落结构及其段意完整地展现给读者,比较系统地反映出任应秋治《内经》的主要方法、成果和学术观点。本书以《内经》系统的文献结构为线索进行整理,有较强的可读性;同时把篇解、全文讲解、分段提要、提问答疑等内容结合起来编排,又使此书具有拓展思维的功能;在书后还收录了任应秋对学习《内经》方法的指导,可供读者参考。
重楼玉钥
喉科专著,二卷。清郑宏纲撰。刊行于清道光十八年。郑宏纲,字纪元,号梅涧。生于清雍正五年,卒于清乾隆五十二年。安徽歙县人。世医出身,其父郑于丰从福建人黄明生处得喉科秘本,用之于临床,多获良效。郑氏禀家学后从事临床,此时正值白喉、猩红热等烈性传杂病流行,故在长期治疗白喉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故根据家藏喉科秘本,并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撰成此书。后经其子补充,由冯棻刊行于世。本书条目清晰,编排有序,内容简明,分上、下两卷。上卷列咽喉说,喉科专论、诸风秘论,阴阳论、辨面色论、坏证须知、论证等医论十七篇,统论咽喉之生理、病理及其常见病之证治。如首论咽喉解剖部位及生理意义,指出咽喉是呼吸消化之门户,“人之一身,惟此最为关要”。次论咽喉科病总的治疗原则,批评时医“乱投凉剂,或误用刀针夭枉人命”的作法,提出“识症真,先治而后调理”的基本治疗原则。继则详论咽喉病之病机、诸风病症,并对坏症进行探讨,提出十一种不治之症,强调遇此症宜细心调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斗底风、咽疮风、义喉风、鱼鳞风等三十六种常见喉风的发病部位、临床表现、治疗大法和具体方药,一一明论,并收集治疗喉风诸方如紫正散、地黄散、开关散等三十九首,每一方均标明主治、药味、剂量、服法等。下卷则以论述喉科疾病的针灸治法为主,主要以歌诀形式写成,有歌有注,易学易记。如对行针手法编成十二首歌诀,包括取穴、持针、温针、进针、指循、摄法、退针、搓针、捻针、留针、摇针、拨针等,阐述十分详细。另外,对针禁忌法、补泻要诀、针灸诸则、喉风诸证针刺要穴以及十二经穴取穴法等,也一一进行讨论。更为突出的是本书对白喉等已有较深认识,提出:“小儿尤甚,且多传染,一经误治,遂至不救”,并用养阴救肺汤治疗,迄今仍为临床医家习用。综观全书,内容丰富,切于实际,深受医者推崇,是清代影响最大的喉科专著,是研究喉科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不可缺少的文献。
扫迷帚
长篇小说。清末壮者撰。二十四回。创作主旨在反对各种迷信,作者以为迷信是“阻碍中国进化的大害”,欲救中国必自改革习俗、破除迷信入手。叙述了江南一带迷信风俗的诸种表现。可谓洋洋大观。卷首开宗明义。指出迷信是阻碍中国进化的大害。小说主人公卞资生。江苏吴江布衣。生平专讲实践。最恨鬼神仙怪。星相卜筮诸说。前三回专叙资生与表弟杨心斋的论辩。力辟天命鬼神之谬 ? 第四回后叙资生心斋诸人漫游苏州杭州吴江镇江等地的见闻。诸如瞽卜骗人。白日被殴。术士偷油。黑夜露迹。官惑风水。学使媚神。邑令修塔。痴女建祠。鬼魅为祟。一派胡言。青蛙成神。牲醴祭献。仙姑洒水治病。天师捉妖敛财 。厌胜幻法。千奇百怪。巫觋妖术。丑态毕呈。每逢疫疠流行。寺庙香火大盛。僧尼应接不暇。伴灵诵经。拜忏放焰口。点树灯。斋十王等。名目繁多。画符念咒。跳舞开鬼。走阴差的。妖道巫婆。大获其利。尤有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