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遂

- 姓名:守遂
- 俗姓:章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遂宁 (今四川遂宁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守遂,生平不详。俗姓章,遂宁 (今四川遂宁县)人。曾师事大洪报恩禅师。后继席大洪,成为禅宗青原派曹洞宗第十三世祖师。他博通内外,儒雅能文。生平著述颇多,其中 《四十二章经注》最为世所乐读。《四十二章经》系最早的汉译佛经。为迦叶摩腾所译(亦作竺法兰译)。因本经传译的记载与汉明帝求法传说有密切关系,故比较有名。全经大意说出家、在家弟子应精进离欲,由修行布施、持戒、禅定而生智慧,即得证四沙门果。文中包含了佛教基本修道的纲领。但由于本经的内容多见于其他佛经,故有不少人认为它是一部由中国人撰述的作品。本经有多种异本,现存主要的有5种: 1. 《丽藏》本,2. 唐 《宝林传》本,3. 宋真宗注本,4. 宋六和塔本,5. 明了童补注宋守遂注本。
随州大洪守遂禅师,遂宁章氏子。上堂召大众:「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踏踏翻鹦鹉洲。惯向高楼骤玉马,曾于急水打金毬。然虽恁么,争柰有五色丝绦系手脚,三鑐金锁锁咽喉,直饶锤碎金锁,割断丝绦,须知更有一重碍汝在。且道如何是那一重,还会么?善吉维摩谈不到,目连鹙子看如盲。」上堂,举:「李刺史问药山:‘何姓?’山曰:‘正是时。’李罔测。乃问院主:‘某甲适来问长老何姓,答道正是时,的当是姓甚么?’主曰:‘只是姓韩。’山闻曰:‘若六月对他,便道姓热也。’又,岩头问讲僧:‘见说大德会教,是否?’曰:‘不敢。’岩头举拳曰:‘是甚么教?’曰:‘是权教。’头曰:‘苦哉!我若展脚问你,不可道是脚教也。’」师曰:「奇怪二老宿有杀人刀,有活人剑。一转语似石上栽花,一转语似空中挂剑。当时若无后语,达磨一宗扫土而尽。诸人要见二老宿么?宁可截舌,不犯国讳。」【摘自:五灯会元】
猜你喜欢的书
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论
齐美尔毕生追寻学术与个体的自在,他把认识确定为“自由飘荡的过程”,把康德的先验论学说运用到史学上,分析具有历史意义的时代现象。其“生命概念”同样包括活动-流动之物(正在生成的形式)和静止-结晶之物,即从生命中被凸现和显露出来之物(成型的生成),认为生命的“超验”同时也是其“内在的”必要性。作为其代表作,格奥尔格·齐美尔著的《生命直观(形而上学四论)》既呈现了思辨的张力,又让人领略到生命个体的无限可能。 本书是是作者从生命体验的角度审视形而上学的佳作,分为生命之超验、转向理念、死亡与不朽以及个体法则,认为死之所以让生命沉沦,似乎是为了让生命内容的永恒性释放出来。当不朽性成为众多有深刻思想之人的渴望时,它的意义就是自我能够彻底摆脱个别内容的偶然性。作者充满睿智的思考,无疑对现代社会反思现代病具有针砭之功。
正义与微笑
《正义与微笑》是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人物太宰治的少年青春小说。本书收入日记体小说《正义与微笑》和书信体小说《潘多拉之匣》两部作品。小说风格明快、平和,有趣。书名作品《正义与微笑》讲述了主人公芹川以“正义与微笑”的信条,追求当演员的人生梦想。《潘多拉之匣》则讲述了得了结核病的富家公子小柴利助在疗养院的有趣生活。《正义与微笑》是太宰治继《女生徒》中少女的生活与心境变化之后,首度以日记形式描写一名少年历经怀疑、苦恼,最终奋斗达成梦想的青春小说。面对理想与现实人生的巨大落差,以太宰治自身为原型的主人公少年进在日记中写下对自身的迷茫 对俗世的轻蔑,对黑暗的反抗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红色英勇勋章
美国作家斯·克莱恩的长篇小说。情节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主人公亨利·弗莱明一心向往惊心动魄的战斗生活,渴望为国建立功勋,毅然参加了蓝军。可是第一次参加战斗他又很害怕,在惊慌之中当了逃兵。后来他在逃跑途中偶然被别的部队一名士兵打伤了头部。弗莱明回到自己的连队以后,谎称自己在火线作战时受了伤。伙伴见他那“红色英勇勋章”——头上的伤口,都称赞他是个英雄。弗莱明不敢说出真情, 内心里感到羞愧。从此以后,他在战场上表现出近于疯狂的英勇精神,受到上级的赞赏。小说侧重描写主人公在战场的心理反应,忽视揭示战争的性质,因此表现出和平主义的反战倾向。
扁鹊心书
医书。宋·窦材撰于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3卷 (附 “神方” 1卷),据窦氏自序称,他初学医时曾博览方书,包括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等名家的著述,后遇“关中老医”,认为窦氏所学并非岐黄正派,经指点后,遂以《内经》为医学正传,后撰写此书,托名为扁鹊所传。上卷论经络、灸法等内容,在治法上比较强调扶阳,禁戒用寒凉之剂;卷中、卷下列述伤寒、阴毒、劳复、喉痹、虚劳、中风、疠风、水肿、消渴、厥证、黄疸、肠痈、肠痔、膏肓病等等
长途
在岭南的重山叠嶂中,有一农村,叫做归来乡。在村的南端雁飞峰下,有一列人家。其中外观上比较宏大的,要算是涂震南的一家了。快近正午时分,村中家家屋屋都起了炊烟,只有涂家还是冷森森的。进了初夏了,太阳烈烈地把这山中的一块洼地晒得十分郁热。只有涂家给山麓的参天的松杉拥抱着,虽在太阳晒得最烈的时分,住在这屋里的人穿着夹衫也不觉热。一个少女,约莫有十六七岁,系着围裙,穿着木屐由屋里走出来。她手中捧着一个黑色的瓦钵,里面盛的是糠粉和稀饭混成的喂鸡的食料。一群鸡儿叽叽格格地跟着她由里面出来。她把瓦钵搁在门首的一株大树脚下,群鸡便围着黑瓦钵抢啄糠饭。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供养仪轨
亦称《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简称《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文殊菩萨供养法》、《文殊五字念诵法》等。密教仪轨经典。唐不空译。一卷。属瑜伽密教仪轨书,说五髻文殊瑜伽供养法(文殊五字瑜伽法)。见载于《金藏》及明清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