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

张瀚
  • 姓名:张瀚
  • 别名:字子文,明仁和(今杭州)人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明仁和(今杭州)人
  • 出生日期:1510
  • 逝世日期:1593
  • 民族族群:

张瀚(1510—1593),字子文,明仁和(今杭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在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任庐州、大名知府。蒙古瓦剌俺答包围京城时,朝廷下诏派兵部郎中在畿辅一带征调民兵入卫京师,瀚立即查核户籍,规定30丁人,以其余29人供应军饷,征得800人,驰送真定交接兵部,受到称赞。以功迁陕西左布政使,擢右副御史,巡抚陕西。半年后入京任大理寺卿。进刑部右侍郎,不久改兵部,总督漕运。


隆庆元年(1567年)开始督管两广的军务。当时两广分别设有巡抚官员,有事情并不受到督抚的控制。张瀚请旨要求像三边一样,手下才听从督府的管辖。盗贼曾一本到广州来抢劫,皇帝下诏斥责张瀚,罚总兵俞大猷、郭成的俸禄。随后曾一本进犯福建,官兵主动出击并击败曾一本,因此得到朝廷赏赐的钱财。不久后曾一本又进犯广东,被困于碣石卫。叛将周云翔等人杀害了雷琼(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合称)参将耿宗元与反贼相应和。廷议降张瀚的官职一秩并调往别地任用。不久后郭成大破贼军,抓获了周云翔。朝廷因此下诏让张瀚升回原职位,在家等候招用。


万历元年(1573年)吏部尚书杨博被罢免,朝廷因此下诏张瀚代任。任满后加太子少保。当时朝廷推举吏部尚书,首推左都御史葛守礼,之后是工部尚书朱衡,然后才是张瀚。张居正厌恶守葛礼鲁莽,朱衡骄傲,因此特地提拔张瀚。张瀚的资历很浅,因此凡是唯张居正是瞻。不久后被御史郑准、王希元弹劾。张居正因为张瀚识时务并未采纳。随后御史刘台弹劾张居正,他认为张瀚督抚陕西是把陕西治理得一片狼籍,又只会唯唯诺诺毫无自己的主见。后张居正唆使给事中王道成、御史谢思启弹劾,瀚辞归故里,把平生所见所闻著录成《松窗梦语》8卷,记载了明代经济、社会、文化、民情风俗等方面资料,对研究明代社会经济、商业贸易有重要参考价值。卒赠太子少保,谥恭懿。


明史记载:张瀚,字子文,仁和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庐州知府,改大名。俺答围京师,诏遣兵部郎中征畿辅民兵入卫。瀚立阅户籍,三十丁简一人,而以二十九人供其饷,得八百人。驰至真定,请使者阅兵,使者称其才。累迁陕西左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甫半岁,入为大理卿。进刑部右侍郎,俄改兵部,总督漕运。 隆庆元年,改督两广军务,时两广各设巡抚官,事不关督府。瀚请如三边例,乃悉听节制。大盗曾一本寇掠广州,诏切责瀚,停总兵官俞大猷、郭成俸。已,一本浮海犯福建,官军迎击,大破之,赉银币。已,复犯广东,陷碣石卫,叛将周云翔等杀雷琼参将耿宗元,与贼合。廷议镌瀚一秩调用。已而成大破贼,获云翔。诏还瀚秩,即家俟召。再抚陕西。迁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工部尚书。 万历元年,吏部尚书杨博罢,召瀚代之。秩满,加太子少保。时廷推吏部尚书,首左都御史葛守礼,次工部尚书朱衡,次瀚。居正恶守礼戆,厌衡骄,故特拔瀚。瀚资望浅,忽见擢,举朝益趋事居正,而瀚进退大臣率奉居正指。即出己意,舆论多不协。以是为御史郑准、王希元所劾。居正顾之厚,不纳也。御史刘台劾居正,因论瀚抚陕狼籍,又唯诺居正状。 比居正遭丧,谋夺情,瀚心非之。中旨令瀚谕留居正,居正又自为牍,风瀚属吏,以覆旨请。瀚佯不喻,谓“政府奔丧,宜予殊典,礼部事也,何关吏部。”居正复令客说之,不为动,乃传旨责瀚久不奉诏,无人臣礼。廷臣惴恐,交章留居正,瀚独不与,抚膺太息曰:“三纲沦矣!”居正怒,嗾给事中王道成、御史谢思启摭他事劾之,勒致仕归。居正殁,帝颇念瀚。诏有司给月廪,年及八十,特赐存问。卒,赠太子少保,谥恭懿。

张瀚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杨忠介集

杨忠介集

诗文集。明杨爵(1493—1549)撰。十三卷,附录五卷。爵字伯珍,号斛山,以学行名,富平(今属陕西)人。嘉靖进士。授行人,擢御史。以母老乞归。服阕起故官。时郭勋用事,岁频旱,帝日夕建斋醮,不理朝事,爵上疏极谏,帝震怒。下诏狱,前后历八年始还。卒谥忠介。有《周易辨录》。是集有十二万二千余字。正文含奏议、序碑记、传、书、家书、语录、祭文志铭杂著各一卷,诗六卷。附录五卷为后人所编。其奏议如《狱中谏书》据理直谏,词极剀切。《处困记》则感人肺腑。家书二十五则,谆谆以忠孝教其子孙,未有一言及私。其诗如《再进酒歌》,《征饮行》等,大抵能直抒胸臆,朴实平易,不事雕绘。有《四库全书》本。

颐园论画

颐园论画

画学论著。清松年著。一卷。其内容为论用笔用墨、用水用色、山水、工笔与写意、人物、花卉、师法临摹、品评赏鉴与杂论,书后附诗。强调以造化为师,认为“凡天地间奇峰幽壑,老树长林,一一皆从一心独运。虽千幅百尺,生趣滔滔。文章之境如此,而画境亦如此也。”书前有作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原序。《中国画论类编》以俞剑华于1925年从友人关松坪处借得原本付梓石印收录,《画论丛刊》据俞氏本收录。书后均有俞剑华于1925年所作跋。1984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关和璋注评《颐园论画》,书前有潘絜兹所作序言。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

伤科著作。又名《少林寺秘传应验跌打损伤奇方》。不分卷。撰人与撰年未详。少林伤科起源于隋唐时期,伴随少林武术发展而成熟。僧众习武过程中难免受伤,催生了以气血经络理论为基础、内外兼治为特色的伤科体系。《少林真传伤科秘方》成书于明清时期,由少林寺武僧与医僧代代口传手录,融合了佛门禅医思想、道家养生理念与民间验方,形成了一套高效、务实的创伤救治方案。除收载众多理伤医方外,更详述各部位损伤整复手法,有的方法源于民间的临证经验。现有清刻本传世。

月明和尚度柳翠

月明和尚度柳翠

杂剧剧本。南海观世音菩萨净瓶内的杨柳枝因偶污微尘,被罚往人间,在杭州作风尘妓女,名为柳翠。三十年后罗汉月明尊者化成风魔和尚,经过三次说法,使柳翠醒悟,同时坐化升天。金院本有《月明法曲》、《净瓶儿》二本,内容应与此剧有关。《度柳翠》杂剧现存的息机子本、《元曲选》本和《柳枝集》本均未录作者姓名,至清李调元在《剧话》卷下始提出其作者为李寿卿,后姚燮《今乐考证》亦主此说,并作了进一步的考证,到王国维《曲律》卷二把《度柳翠》杂剧列在李寿卿名下,遂为定论。李寿卿为元初杂剧作家,《录鬼簿》记他为“太原人,将仕郎,除县丞”,并且和纪君祥、郑廷玉同时,作有杂剧十本,基本上是历史剧和佛道剧。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第三十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第三十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经中叙述天地由变坏而生成的情况;人类的出现及地狱、须弥山和四大部洲的情况;四大天王及至三十三天的情况;铁围山及诸地狱、劫运的情况。最后叙述阎浮提洲诸国的情况,如西方晋国、北方月氏等等。内容大致取自《大楼炭经》、《起世经》等,亦有任意编造的成分。本经未为中国历代经录著录,隋以后历代经录载有伪经《妙法莲华天地变异经》一卷,或即此经。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曹溪大师别传

曹溪大师别传

全一卷。撰者不详,日本临济宗僧汉兴祖芳(1722~1806)校订。日本宝历十二年(176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内容包括六祖慧能之传记、传法宗旨、高宗等帝之敕书、曹溪山宝林寺之由来、六祖之六种灵瑞异闻等。推测本传成于唐德宗建中年间(780~783)。日僧最澄获德宗贞元十九年(803)之写本,藏于比睿山,一度流落市井。后又归比睿山,曾被指定为日本国宝。胡适于所撰‘坛经考之一’,举出本传之八项讹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