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时

钱时
  • 姓名:钱时
  • 别名:字子是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淳安(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175
  • 逝世日期:1244
  • 民族族群:

钱时(1175—1244),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幼奇伟不群,时目之为奇童。读书不为世儒之习,尝以《易》冠漕司,后绝意科举,究明理学。四十岁前,默默无闻。四十至六十,以讲学闻于时。四十四岁师从杨简,简荐于朝,不果。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招主讲席。嘉熙元年,宰相乔行简荐于朝,理宗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未几,出佐浙东仓幕,太史李心传奏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居蜀阜玉屏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著述甚富,有《周易释传》、《尚书演义》、《学诗管见》、《春秋大旨》、《昏冠记》、《百行冠冕集》,均佚,今所存者有《四书管见》、《两汉笔记》,四库馆臣还辑有《融堂书解》。《蜀阜存稿》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本《蜀阜存稿》三卷。北宋文学家多重道轻文,南宋理学家重道但不轻文。钱时受其影响,其诗较富诗味,文亦更有文彩。如《三潭记》、《月夜游南山记》等,均可谓状理则理趣浑然,状物则物态宛然。《全宋诗》卷二八七五至二八七六录其诗二卷。《全宋文》卷七○一六至七○一九收其文四卷。事迹见《融堂先生行实》(《蜀阜存稿》卷首)、《宋史》卷四○七本传。

猜你喜欢的书

交错集

交错集

《交错集》是梁宗岱翻译的唯一一本小说集,包括里尔克、鲁易斯、贺夫曼、泰戈尔等作家的小说与戏剧作品,曾于1943年在广西华胥社初版。梁宗岱在题记里介绍道:“原作的风格既各异,译笔也难免没有改变。但它们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它们的内容,既非完全一般小说或戏剧所描写的现实;它们的表现,又非纯粹的散文或韵文;换句话说,它们多少是属于那诗文交错底境域的。如果人生实体,不一定是赤裸裸的外在世界;灵魂的需要,也不一定是这外在世界底赤裸裸重现,那么这几篇作品足以帮助读者认识人生某些角落,或最低限度满足他们灵魂某种需要,或许不是不可能的事。”

宋朝事实类苑

宋朝事实类苑

又称《事实类苑》、《宋朝类要》。类书。南宋江少虞辑。63卷。少虞字虞仲,衢州常山(今属浙江)人。政和进士,调天台学官,历任建、饶、吉三州太守。因见北宋朝野事迹散见于诸家记录者甚多,然零散不联贯,难于稽考。遂采辑稗乘、野史、笔记等50余种,选择类次,以太祖至神宗约120余年史事,编为是书。分祖宗圣训、君臣知遇、名臣事迹、德量智识、顾问奏对、忠言谠论、典礼音律、官政治绩、衣冠盛事、官职仪制、词翰书籍、典故沿革、诗歌赋咏、文章四六、旷达隐逸、仙释僧道、休祥梦兆、占相医药、书画伎艺、忠孝节义、将师方略、知人荐举、广智博识、风俗杂志等24门。汇录浩博,足见当时风政。所引诸书,皆全录原文,不加增损,各以书名注条下。许多后世亡佚之作,赖此得以略存其概。但间有引书误注及引文失注。是书纂集历时14年,成于绍兴十五年(1145)。绍兴二十三年,麻沙书坊出版刻本。国内流行及《四库全书》著录皆传钞本,有作者原序及绍兴二十八年自序。另有日本木活字本,称《皇宋事实类苑》,省称《皇朝类苑》,78卷。较63卷本多谈谐戏谑、神异幽怪、诈妄谬误、安边御寇四门,凡28门,与自序合。有少虞门生汪俣序。清宣统三年(1911)武进董康据以重刻。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参校二本,标点出版。

凤仙谱

凤仙谱

中国第一部凤仙专著。著者赵学敏,清代药物学家。字依吉,号恕轩。钱塘(今杭州)人。长期对药物进行采集、调查、栽培、研究,在其成名著作《本草拾遗》中,补充辑录了《本草纲目》未收药物716种。《凤仙谱》约成书于1787~1813年,是在《秋花志》残稿的基础上,著者对凤仙花长期栽培实践观察记载,总结前人种植技艺、广征博采,编纂而成。全书分上、下两卷,约2.6万字。上卷叙述“名义”、“品类”两部分。“名义”阐述了凤仙花的名称渊源、演变过程,在“品类”中,按各种花色(大红、桃红、淡红、紫、青莲、藕合、白、绿、黄等)简介230多个品种,其中有‘香桃’、‘一丈红’、‘葵黄毯’、‘倒挂么凤’、‘并肩美’和‘虬枝’等稀世珍品。下卷叙述了凤仙花的种植、灌水、收籽、医花等栽培技术;在“备药”中,则阐述了凤仙花的药用价值。在“论凤仙有相”中,则提出“花有韵在形之外”、“赏韵而不赏色”,表述了他饶有特点的审美意识与标准。该谱对凤仙花作了全面而系统的叙述,是迄今最早记载凤仙花品种最多,介绍有关知识最丰富的凤仙专著。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

唐前饮食疗法和营养学的本草专著。三卷。唐孟诜撰。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孟诜,唐代汝州梁县(今河南临汝)人。约生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卒于唐开元元年(713年),曾任同州刺史等职,故有孟同州之称。孟氏自幼好医药,上元元年师从名医孙思邈,潜心于医药研究和饮食疗法,成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著有《必效方》、《补养方》、《食疗本草》。张鼎又在唐开元九年至二十七年(公元721~739年)间予以增补。原书名为《补养方》,记载药物138种,张鼎增补89种,总计227种,并改书名为《食疗本草》。其后,张鼎又作了补充。但原书已佚,佚文散见于《证类本草》、《医心方》等书中。

如何作词

如何作词

本书作者是现代戏曲理论家曲学大师吴梅。本书是是吴梅在大学教书时的一本讲义,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论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词的发展史,以及对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的评价。作为一本国学大师的入门级图书,无论读者想要学习进步,还是想要鉴赏研究都能得到满足,这是一本对入门者或研究者来说,都能带来极大启发的图书。此次重版,除在内容上重新编辑整合,还大胆地重拟了经典书名,使经典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琴心记

琴心记

孙柚作。全名《司马相如琴心记》。今存明末汲古阁刊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本事见《汉书》、《西京杂记》。共四十四出。剧中前部情节,如文君新寡、琴挑春心、夜亡成都、家徒四壁诸出,同于一般相如、文君故事。后部情节则多所增饰,如相如为唐蒙所谗,下狱;文君守节,出家为尼;临邛县令王吉升任廷尉,为相如雪冤;相如出狱,与文君团聚。《三家村老委谈》:“《琴心记》,亦俊逸可喜。”又云:“极有佳句,第头脑太乱,脚色太多,大伤体裁,不便于登场,曲亦时有未叶,以故反不若《浣纱》之传,然较之宣城(梅鼎祚)之嵌宝拣金,临川(汤显祖)之字觋句鬼,则大有径庭矣。”《茂陵弦》评语:“尝读《琴心记》,恨其曲词白口不与题称,而又抹却谏猎一节,添出唐蒙设陷、文君信诳、相如受绁诸事,可谓痴人说梦,了无理绪。”《坚瓠四集》记有辛未观女优演《琴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