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胜

夏良胜
  • 姓名:夏良胜
  • 别名:字于中,号东洲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西
  • 出生日期:1480
  • 逝世日期:1538
  • 民族族群:

夏良胜(1480-1538),明诗文家、学者。 字于中,号东洲。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建昌府南城县人。少为督学副使蔡清所知,曰“子异日必为良臣,当无有胜子者”,遂名良胜。正德二年(1507)乡试第一,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为谏南巡下诏狱,除名归。明世宗立,召复故官, 后又以谏黜为民。为仇家所构,谪戍辽东三万卫。卒于戍所。两以直谏谪,风节凛然。诗文 无意求工,亦不以词藻著名。著有《东洲初稿》、《铨司汇存》、《中庸衍义》等。生平事迹见《明史》卷一八九、《国朝献征录》卷七○。

猜你喜欢的书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曲素诀辞箓》,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内载六种符箓,即《太极左真人曲素决辞箓》、《上清豁落七元箓》、《上清十天召龙箓》、《上清八威召龙箓》、《上清太玄河图九星箓》、《上清紫纹交带箓》,六种符箓皆出于早期上清派经典,用于召神伏魔,《三洞奉道科戒仪范》卷五已着录以上符箓,故本书当为南北朝上清派道士编纂。

邺侯外传

邺侯外传

又称《李泌传》。传奇。唐李蘩撰。一卷。蘩,赵郡中山(今河北赵县)人。李泌之子。是篇子为父传,为传记文学,写泌生平政绩,凡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累为权倖近臣妒陷,数遁隐山林学道,复诏入相。顾问朝廷,提出许多治乱兴邦之策,对中唐政治颇有积极影响。主要情节与两唐书《李泌传》相符合。唯述其智慧过人,深究鬼谷,极尽神秘化之能事,对个人作用亦有夸饰。有《唐人说荟》、《唐代丛书》、《龙威秘书》、《艺苑捃华》等丛书本。又《古今说海》、《历代小史》、《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等丛书均题《邺侯外传》。商务印书馆《说郛》又题《邺侯家传》。

印度的智慧

印度的智慧

作者林语堂。本书主要讲述了印度文学的精华和这个国家的思想和社会思潮,书中还涉猎了印度、中国文化。《印度的智慧》全面展示了印度文学的精华,从中可窥见到这个国家的思想和社会思潮。几千年来,这些思想文化精髓一直在激活和塑造着整个印度民族。只有看到印度思想的丰富性以及它的本质精神,才能真正了解印度,才能感受到这个民族自由、平等的特质,而这些正是我们试图在这个道德混乱不堪的世界中创造出来的东西。《印度的智慧》是对印度古典著述的解读。书中涉猎了印度、中国文化中最为精髓和深刻的方面,以作为研究者研读和查阅的资料;同时,该书还选取了许多有关这两个古老民族的民族心理、文学想象和日常生活的材《印度的智慧》全面展示了印度文学的精华,从中可窥见到这个国家的思想和社会思潮。

左氏博议

左氏博议

二十五卷。宋吕祖谦撰。此书又名《东莱左氏博议》或《东莱博议》。据吕氏《自序》,此书是其居东阳之武川时,与从学者议论《左传》之语及课试之文,“予思有以佐其笔端,乃取《左氏》书理乱得失之迹,疏其说于下,旬储月积,浸就编帙。”可见此书乃属范文性质。书成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其门人张成招为之作注。全书收录论议一百六十八篇因为范文,故后世常以此书为教授生徒习作史论之课本。然其中亦不乏借古喻今、针砭时事之论。此书在宋时已有刻本,明代有十五卷之精选本,有二十卷之刊本,亦有十二卷之坊本。现存宋刘氏递修本、元麻沙本、元刻明修本、明弘治七年蔡绅刻本、明正德刘氏安正堂刻本、瞿氏清吟阁刻本、清《金华丛书》本。

季总彻禅师语录

季总彻禅师语录

四卷,清 彻(尼)说 超祥记录。卷首有序、开堂启,卷一收上堂、小参,卷二,收示众。机缘、法语,行实,卷三,拈古、颂古。源流颂,卷四、诗偈、赞、书问、杂著、佛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八册。

六道伽陀经

六道伽陀经

一卷,赵宋法天译。说六道相之偈颂也。与六趣轮回经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