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香

陈墨香
  • 姓名:陈墨香
  • 别名:字敬余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湖北安陆人
  • 出生日期:1884
  • 逝世日期:1943
  • 民族族群:

陈墨香(1884一1943) ,字敬余,自号观剧道人。湖北安陆人。幼拜父亲门人高熙哲为师,攻读经史,兼习编剧技法,尝试改编《桃花扇》、《牡丹亭》等剧。1920年前后写成《秦良玉》、《哭秦廷》。曾随王瑶卿学戏,熟谙京剧,兼通昆腔和梆子,能演青衣、花旦、刀马旦,以票友身份与余玉琴、路三宝、李顺亭、刘春喜等合作,演出《儿女英雄传》、《虹霓关》、《马上缘》、《法门寺》、《破洪州》、《湘江会》等剧。1924年结识荀慧生,为其编排剧本,起斋名“小留香馆”。与荀慧生致力于改革创新,如在二黄中插入[快板],突破旦角行当程式,依剧情将青衣、花旦、闺门旦融于一体,形成荀(慧生)派艺术。到1935年止,先后为荀编写剧本50余部,其中《玉堂春》、《钗头凤》、《丹青引》、《埋香幻》、《柳如是》、《绣襦记》、《香罗带》等成为荀派主要代表剧目。此外,也为程砚秋、尚小云、王玉蓉、章遏云等编剧。曾任中国(南京)戏曲音乐院北平分院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戏曲改良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墨香一生改编、创作剧本100余部,题材主要源于古典小说、戏曲,剧中人物以妇女为主。唱词不固袭旧套,不堆砌词藻。主要作品还有《杜十娘》、《白蛇传》、《荆钗记》、《元宵谜》、《荀灌娘》、《勘玉钏》、《鱼藻宫》、《艳云亭》、《霍小玉》、《红楼二尤》、《金玉奴》、《孔雀东南飞》、《儿女英雄传》等。著有戏曲史论《墨香剧话》、《墨香随笔》、《寒香亭剧话》、《活人大戏》、《梨园岁时记》以及《梨园外史》(与潘镜芙合编)等。

陈墨香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日本与日本人

日本与日本人

该书是落合贞三郎从小泉云八评论日本与日本人的著作中选编辑录而成的一本书,为小泉八云的日本观的代表作品,作者对日本与日本人的评价总体上是客观的,公正的,其价值在于以东西方对照的眼光来研究日本和日本文化,尤其是从心理、哲学上解剖了日本人整个的内心生活;从日本人内在的和外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的和伦理学的各方面,描摹日本的国民特性。

岭南卫生方

岭南卫生方

本书为宋元时期研究岭南地区流行性疾病——瘴疟的专著。前二卷辑入李待制瘴疟论、张致远瘴疟沦、王棐指迷方瘴疟论、汪南容治冷热瘴疟脉证方论(疑与前王棐为一人)、章杰岭表十说、继洪卫生补遗回头瘴说等。卷三为明以后人增附,收入娄安道八证标类及《东垣药性赋》,后附日人山田筒之《募原偶记》。此书早于吴又可《温疫论》三百余年,提出瘴疟与伤寒不同,主张治疗因地制宜。可与《温疫论》互为表里,但一主苦寒,一主辛温,盖以岁运方土异其治耳。现据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东瀛天保十二年学古馆雕板影印。

何氏虚劳心传

何氏虚劳心传

虚劳病专书。又名 《何氏虚劳心传》、《何氏心传》、《嗣宗医论》。清何炫 (嗣宗) 著,何时希校。约成书于道光十二年 (1832年)。书中首载虚劳总论、调治七误、调治三要3篇医论,次论虚劳病证脉象、死候、虚劳饮食宜忌及养生之法,末为方论,并附前贤虚劳验案21则。作者认为,虚劳皆因酒、色、思虑、劳倦、忿怒等,伤其五脏,劳其精血,阴虚生内热所致,故反对用参芪助火、苦寒泄火、二陈消痰、辛剂发散及引火归原等法,主张补肾水、培脾土、慎调摄。对饮食宜忌和养生之法辨析精当,其于阴阳平衡、五脏生克之理,阐发尤为明切。所拟清金散、白凤膏、四五培元粉等方,后人常采用之。现存1832年抄本、《槐庐丛书》本、其他清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等,建国后有影印本。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本书(二册二二二面一三三、二○○字)不分卷,系集辑有关台湾零星文献史料而成,因名「台湾关系文献集零」。至不名之「拾遗」而称为「集零」者,固知遗佚尚多,未可遽言尽拾也。所集文献史料,则有十九种。

大般涅槃经选译

大般涅槃经选译

这里选录的几章,是从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中节选出来的,它属 于《大般涅槃经》的重要理论部分,即佛身常住不灭,涅槃,常乐我净,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均得成佛等有关大乘佛教思想 的部分。

地藏经

地藏经

《地藏经》,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的。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册。 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