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达

- 姓名:林汉达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浙江省镇海县人
- 出生日期:1900年2月17日
- 逝世日期:1972年7月26日
- 民族族群:
林汉达(1900年2月17日-1972年7月26日),通俗文艺作家,文字学家,教授。浙江省镇海县人。十三岁起,先后就读于宁波崇信中学、杭州之江大学。1924年大学毕业后,任宁波四明中学英语教员。1928年秋到上海世界书局工作,历时九年,曾任英文编辑、编辑主任、出版部长。1937年进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研究院,攻读民众教育系,读完博士学分。1939年秋,从美国回到上海,任之江大学教授。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江大学内迁,他留上海从事拉丁化新文字的研究和通俗化历史故事的写作。后来,开办华东大学,任教育学院院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之江大学复校,任该校教务长兼教育系主任。同年底,与马叙伦、王绍鏊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积极投入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的群众革命运动,为当时有名的进步教授。1946年9月秘密到达山东解放区,后经大连转赴东北解放区。翌年夏,任辽北省教育厅厅长。1949年到北平,参加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燕京大学教授。1951年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中央扫盲委员会副主任。1954年任教育部副部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任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席。长期从事中国文字改革和外语教材建设方面的研究。自四十年代起就根据史籍,以讲故事的形式,运用历史演义的手法,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中国历史。解放后出版的通俗文艺读物有:《东周列国故事新编》(1962年,中华书局)、《春秋故事》(1962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战国故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春秋五霸》(1963年,中华书局)、《西汉故事》(1963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前后汉故事新编》(1978年,中华书局)、《三国故事》(1979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等。
猜你喜欢的书
海壑吟稿
明代诗文别集。赵完璧(字全卿,号云壑,晚号海壑)著。初由赵慎修,于万历十年(1582)刊刻行世,凡11卷。其中诗5卷,文5卷,第1卷为目录,入之卷数,盖从唐以前例。此本上有顾尔行、王象坤批点。集前有王三锡序。《四库全书》即以此刻本为底本收录。四库馆臣评其人与其诗说:其“集中《北司狱中》七言律二首序云,嘉靖甲寅(三十三年,1554)秋曹檄捕豪校,某因获罪东湖翁,劾执坐死,赖元老科台之力,仅复瓦全云云。东湖著。陆炳号也。时炳为锦衣卫都督,与严嵩表里为奸,其势张甚。完璧以指挥末秩,能与之抗。其狱中与杨继盛倡和诸诗,有‘辛苦不妨淹日月,授书喜有汉良臣’等句。继盛死西市,完璧作《杨烈妇词》以哀之,有小雅怨诽之遗,可谓志节之士矣。其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绝无叫嚣怒张之态,亦与有明末造矫激取名者有殊。徒以名位未高,史不立传,遂几于湮没不彰,仅赖此集之存,犹得略见其始末,亦足见正直之气有不得销蚀者矣。”
洗冤集录译注
通称 《洗冤录》。宋代宋慈著。淳祐七年(1247年)成书。分5卷,前面有一个检验总论(《检复总说》),其后为验尸、验骨、验伤、中毒、救死方五部分。其下又分疑难杂说、初检、验骨、自缢、打勒死、假自缢、溺死、他物手足伤死、服毒、针灸死、验罪囚死、跌死、车轮拶死、雷震死、虎咬死、男子作过死、救死方、验状说等53目。系作者对当时传世的尸伤检验著作加以综合、核订和提炼,并参以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写成。对于检验死伤的征象,推定死伤的原因,以及检验的手续和方法等,论述较详。是中国古代法医学名著之一,曾为宋、元、明、清各代刑事检验的准则。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医学专书、曾被译成荷、英、法、德、日等国文字。宋刊本已佚,现存最早版本为元刊本。
塞外杂识
(清)冯一鹏撰。冯一鹏,字止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活于康熙年间,曾与将军宗查布出师平定西藏策零墩布之乱。本书共一卷,杂记青海、新疆、河西四郡及绥远、东北等地物产,间或叙及康熙征葛尔丹、年羹尧平青海事,均不甚详。《塞外杂识》有《西河记·凉州记·沙州记·西河旧事·塞外杂识》合订本(中华书局,1985年)。
爝火录
三十二卷。附录一卷。清李天根撰。天根字大本,号云墟散人,江苏江阴人。因南明为明之残余,如同爝火,因以名书。该书成于乾隆十三年(1748)。记载南明弘光、隆武、绍武、永历、鲁监国五王史事。起于顺治元年(1644)三月十九日崇祯之死,终于康熙元年(1662)十一月二十三日鲁王死于金门。通编用清纪年,附南明年号。博采官私史籍及方志、文集、年谱等一百五十余种。首以《明史》及《通鉴纲目三编》所载为准,顶格书写;两书所无者,始采用群书,或删合其文,以求其详;或罗列分说,考其真伪。是书作于乾隆毁禁野史之前,故记明末农民起义及弘光政权事迹较详。有关弘光朝制度、策略、遗闻,间多出于他书。所引重要奏疏、文檄、书牍,有仅见于本书者,为研究南明史之重要史籍。唯于西南抗清史迹记叙较略,间有失误。附录一卷,记郑成功父子事迹,下限止于清统一台湾(1683)。有稿本和《明季史料丛书》本。
温氏母训
一卷。明温璜(1585—1645)录。璜初名以介,字于石,号石公,后改今名,字宝忠。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崇祯十六年进士,官徽州府推官。璜于顺治二年起兵,与金声相应,以拒清军。历四月,城破,手刃其妻女,然后自刎而死。是书乃温璜述其母陆氏之训。初为其遗集十二卷末所附录。书之卷末有跋,不署名氏。此跋称原集繁重,不便单行,乃录出另印。是书语虽质直,而颇切事理。观璜临难从容,阖家就义,知其家庭素以名教相砥砺,而此书则并非徒托空言。故是书虽录女子之言,《四库全书》特录其书于儒家类。此书有《学海类编》本、清初刊本、《四库全书》本、嘉庆三年温氏刊本、同治二年当归草堂本等。
维摩经无我疏
维摩经无我疏,十二卷,明传灯着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