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兄弟

- 姓名:格林兄弟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德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9216 格林兄弟,雅各·格林(Jacob Grimm,1785—1863)与威廉·格林(WilhelmGrimm,1786—1859)。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他们两兄弟以相同的兴趣和经历,从青年时起,便合作研究语言学,民间文学,大量收集民间童话、传说,提出一系列学术主张,产生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称为“格林兄弟”。他们的正科学习专业是法律学,进而在语言文学方面做出独特的重要贡献。为了探讨日耳曼的古代学,他们广泛地涉猎了传说、民间故事及语文。在民间童话方面,做了大量的搜集工作,并较早地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他们在1812—1815年所编的《儿童与家庭的故事》,被称为“格林童话”,在世界上发生广泛的影响。至今已被译成70多种文字,发行于世界各地。1816—1818年还出版《德国传说》两卷,共585篇。在浪漫主义思潮兴起时,格林兄弟,以浓厚的兴趣,通过民间文学和神话的研究,创立了“神话学派”,用历史比较研究法挖掘德意志民族民间文学和民俗中古老神话的遗迹,努力发掘原始共同神话,提出一切民间文学都来源于古神话的重要论断。认为群众是文学艺术的真正创造者。1830年两人应聘到哥廷根大学担任教授及图书馆员,1837年因不满汉诺威国王违宪废宪,与另五位教授据理以抗,遂被驱逐出境。此即著称的“哥廷根七士”。1840年两人成为普鲁士学术研究院院士,并同时任柏林大学教授。格林兄弟遗下作品无数,除《格林童话》、《德国传说》外,著名的还有《德语大辞典》(生前未能竣工), 《德语文法》等。
同为语言文化学者、童话集大成者,故世称“格林兄弟”。他们同生于一个法官之家,在同一所学校学法律,后又在同一所图书馆工作,1830年同时作为教授登上哥廷根大学的讲坛,1837年因抗议国王任意破坏宪法而同时被免去教授职务,后一同到柏林大学任教直到终年,葬于同一墓地,所以 “格林兄弟”的联称也获得文学史的认可。格林兄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浪漫主义者,但1805年在海德尔堡与浪漫主义诗歌领袖人物勃伦坦诺和阿尔尼姆的交往中受其影响,怀着保存民间富有诗意鲜活的口头语的愿望,从1806年开始搜集民间童话故事。他们认为拿破仑战争的旋风将会使古老的童话故事像“火星消失在水井里,露珠消失在炎阳下”那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他们怀着抢救民间文学语言遗产的责任心,不辞辛劳,坚持搜集整理数十年,并且,格林兄弟的亲人和亲戚也帮助他们,终于于1812-1815年先后分两卷出版了《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包括民间童话故事200多篇。出版后,首先是孩子们在评论家们之前热烈欢迎和肯定它们。由于民间反响强烈,该书一版再版,陆续被译成了十几种欧洲语言。到19世纪中期被译成17种文字出版,影响所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产生了“民间童话热”,遂使搜集整理本国本民族的民间童话成为一时之风。格林兄弟的成功改变了欧洲贵族对民众童话的偏见。他们的巨大成就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认识得越来越清晰。意大利当代童话泰斗姜·罗大里说: 《儿童和家庭童话集》“是在拿破仑重压下建造起来的一座活的德语纪念碑”。而意大利童话大师依· 卡尔维诺则说:“由于格林兄弟的努力,19世纪初还依然是粗俗、平淡的民间故事,在德国浪漫主义中得到复兴。”而对于世界儿童童话,它是一部趣味盎然的案头书。
格林兄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绝域纪略
风土记。清方拱乾撰。一卷。成书于康熙元年(1662)。有说铃、昭代丛书、小方壶斋丛钞、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等版本。内容分:流传(沿革)、天时、土地、宫室、树畜(五谷杂粮、土特产、动植物)、风俗、饮食等等。这是黑龙江牡丹地区传世的第一部风土记。系作者亲身见闻,是研究清初黑龙江、吉林历史的珍贵资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于1985年已出新标点本。
长眉真人传
《长眉真人传》剑侠小说,还珠楼主著。全书从第一回”举酒酌流光 良夜难逢 清游如绘。对枰泊野渡,神鞭御寇,群丑伏诛“里的长眉真人任寿的后辈,嵩山二老,凌浑,乙休等人写起,至第二四回 “野火起森林 匝地霞光 同诛旱魃。离魂收情女 弥天风雨 再警芳心”。全书至此而至,未完。实为憾事,但书中人物在作者的其他小说中交叉出现,可以参阅。
金刚经受持感应录
金刚经受持感应录,二卷,摘录宋太平广记报应部。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二卷,清续法集并跋。戴京曾序,前附日诵。简称《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势至疏钞》。佛典注疏。清康熙十八年(1679)续法集。是唐般刺密帝译《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注释书。作者在《刻势至疏钞缘起》中称:“康熙十七年冬,一夜梦本师和尚为讲《势至章》,比晓细研清凉《疏钞》,遂于腊月八日开释,历己未(1679)元宵搁笔。”书前有般刺密帝译《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并含有续法之述劝文。注释大分为三:(1)通序大意;(2)开章释文;(3)结答圆通。本书于康熙十九年刻印流通。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净土极信录
净土极信录,一卷,清戒香述并序及后记,境泰序,祖授等题记,有附录。
大史
亦译《大王统史》。斯里兰卡早期用巴利文撰写的王朝与佛教编年史。有三种编订本:(1)与《小史》合编,全书分四个部分。(2)与《小史》的一部分合编,全书分两个部分。(3)目前较流行的编订本,由德国威廉·盖格(Wilhelm Geiger,1856—1943)编订,伦敦巴利语圣典学会出版。只包括上述两种编订本的第一部分,共三十七章,从佛教的产生、传入斯里兰卡一直记载到摩诃舍那国王(Mahasena)统治时期(276—303或325—352)。此本分四个主题,即佛教的产生与发展;佛陀到斯里兰卡弘法的传说;佛教传入斯里兰卡;斯里兰卡护佛国王杜多伽摩尼(Dutthagamani,前161—前137在位)的业绩。作者是公元6世纪的摩诃那摩(Mahanama)长老,主要资料来源是《岛史》和朝廷文件。与《岛史》互相连贯,但比《岛史》更精炼和丰富,提供了印度和斯里兰卡早期佛教发展的一些有价值的史料。体裁是史诗体,文笔优美,有一定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