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朋来

熊朋来
  • 姓名:熊朋来
  • 别名:字与可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丰城(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1246
  • 逝世日期:1323
  • 民族族群:

熊朋来(1246-1323),字与可,丰城(今属江西)人。宋咸淳十年(1274),登进士第,授从仕郎、宝庆府佥书判官厅公事,未上而宋亡,隐居教授生徒。时王构铨外选于江西,以名荐,朝廷以熊朋来为大儒师,而东南士惟福建、庐陵最盛,遂命连为两郡教授。既满,调建安县主簿,不赴,以福清州判官致仕。至治三年(1323),学士元明善复荐于朝,未及召而卒,年七十八。熊朋来胸怀洒落,态度宽和,大凡闻其声名造门请教的人,都有如煦春阳之感。晚年自号彭蠡钓徒,日鼓瑟以自怡,学者称为天慵先生。平生雅古,所至考古篆籀文,调律吕,协歌诗,以兴雅乐,制器定辞,必则古式,远近题宗文。所著甚丰,多关乎世教礼乐之事,其馀如天文、地理、方技、名物、度数,靡不精究。所著有《五经说》七卷、《瑟谱》六卷,及文集若干卷。《元诗选·癸集》录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虞集《熊与可墓志铭》(《道园学古录》卷一八)、《元史》卷一九○、《元史新编》卷四六、《新元史》卷二三四、《宋元学案》卷四九、《元儒考略》卷三、《元诗选·癸集》甲集小传。

熊朋来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麟原文集

麟原文集

元文别集。前集12卷,后集12卷,共24卷。王礼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刘定之序,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李祁序。全书分为前后两集,各12卷。前集卷1为碑,卷2为志,卷3为行状,卷4—5为序,卷6—7为记,卷8为表,卷9为传、赞,卷10为题跋,卷11为说,卷12为哀辞。后集卷1—4为序,卷5—7为记,卷8—9为铭,卷10为行状、祭文、书、启,卷11为说,卷12为杂著、词、题疏。卷末有孔公恂撰《王公墓志铭》。刘定之序称王礼作品“有掣碧海、弋苍旻之奇”,《四库全书总目》则不以为然,认为这种提法“与(王)礼文不甚似”。并指出:“(李)祁序称:其蔼然仁义之词,凛然忠愤之气,深切恳至,无不可人意者,斯得之矣。”总之,王礼的《麟原文集》所收入的作品是以义理见长,而不那么讲究文采与结构。本集传本较少,元明旧刻均未流传至今,善本仅有一二种清抄本行于世。

白话汉书

白话汉书

《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东汉班固撰。一百篇,分一百二十卷。全书分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其中八表和《天文志》系固妹班昭及马续续成。记事上起西汉高祖元年(前206),迄于刘玄更始二年(24),凡二百三十年历史。此为《汉书》白话文。

颜氏家训译注

颜氏家训译注

北齐颜之推著。二卷二十篇。作者痛心于魏晋以来“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既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的社会风气,以《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为据,从整饬家庭关系入手,企图扭转时弊。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等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及维系此规范的家教、家法,宣称“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认为“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重视家庭的经济职能。提倡“应世经务”,反对“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对教子学鲜卑语及弹琵琶以服事公卿的风气,尤深恶痛绝。对魏晋玄学各派人物,均有评论。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思潮的重要著作之一。此为《颜氏家训》译文注释以及评析。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文殊赞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文殊赞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文殊赞,明 太宗御制,佛教大藏经 第083册

如净和尚语录

如净和尚语录

凡二卷。又作天童如净禅师语录。南宋曹洞宗僧天童如净(1163~1228)撰,文素、妙宗、唯敬等编。理宗绍定二年(1229)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收录如净于建康府清凉寺、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明州瑞岩寺与天童景德寺之上堂法语,以及小参、普说、法语、颂古、赞佛祖、自赞、小佛事、偈颂等。如净为曹洞宗颇具代表性之宗师,其法嗣道元系日本曹洞宗之宗祖,故由本语录可了解如净在中、日曹洞宗史上之重要地位。又如净之法嗣义远,将如净和尚语录所未刊之天童上堂法语二十则辑为一卷,称为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又称天童遗落录,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大三摩惹经

大三摩惹经

一卷,赵宋法天译。三摩惹者梵语,会之义。佛在迦毗罗林,四梵王各以颂赞,大众云集,有大黑神祖蹲那作恶,佛说声闻法调伏之。是与长阿含大会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