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凫西

贾凫西
  • 姓名:贾凫西
  • 别名:名应宠,字思退
  • 性别:
  • 朝代:明末清初
  • 出生地:曲阜(今属山东)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贾凫西,明末清初文学家。名应宠,字思退,一字晋蕃,号凫西、澹圃、木皮散客。曲阜(今属山东)人。明贡生。崇祯十二年(1639)任固安县令,擢部曹、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辞官归里后不久,明亡。清顺治八年(1651)以旧职录用,数月后,即引病乞归。贾凫西天性豪放,长于著述,为文敏捷,不加点窜。尤“喜说稗官鼓词”,不仅“说于市肆”,而且“说于诸生塾中,说于宰官堂上,说于郎曹之署”(孔尚任《木皮散客传》)其愤世嫉俗之情,常借鼓词以发泄。晚年悲愤愈深,佯狂愈甚,竟不容于乡里,于是移家滋阳,闭门著书数十卷以终。贾凫西最著名的著作是《木皮散人鼓词》,其中的《历代史略词鼓》演说从盘古开天辟地到明朝末年的历史,作者通过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直抒愤懑不平的胸怀,他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不平等的现象:“忠臣孝子是冤家,杀人放火享荣华;太仓里的老鼠吃的撑撑饱,老牛耕地倒把皮来剥!”揭露了统治者争名夺利的丑恶本质:“从古来争名夺利的不干净,教俺这老子江湖白眼看!”他认为就是尧、舜这几位历来被称为仁德爱民的圣王其实也都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才转让天下的。他还揭露了封建道德观念的虚伪性。这些方面,均反映出作者的叛逆思想和批判精神。在艺术上,其鼓词表现出剪裁精当,善于讽刺,语言诙谐泼辣,富于生活气息等等特点,但也存在着故事情节不够完整,人物形象不够鲜明等等不足。然而瑕不掩瑜,正因为其鼓词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成就,因此才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有人称它是“神工鬼斧之笔”(卢氏慎始基斋精刻本《木皮鼓词》中醉溪道人识语)有人甚至说它堪与屈原、杜甫作品比美(见潍县和记印刷局铅印本《木皮子传》中统九骚人序)。应该说,贾凫西的鼓词对我国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应占有适当的地位、除鼓词外,贾凫西还著有《诗纲》和《澹圃恒言》4卷,前者是关于《诗经》的简单论纲,学术价值不大。后者前3卷为随笔杂著,文学价值也不高,第4卷是《澹圃诗草》,收诗158首,思想艺术成就也无法同其鼓词相比。

贾凫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

1804年拿破仑主持编纂的《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旧的法典已不适应法国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拿破仑取得政权后,为了从法律上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以《人权宣言》和宪法为基础,着手制定一部完整的法典。经过多年努力,先后制定了《法国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商业法典》、《刑事诉讼法典》和《刑法典》等五部法典,从此建立起近代法国最完整的法律体系。在这些法典中以《法国民法典》最为著名,是拿破仑亲自主持编纂和审定的。1800年8月,拿破仑任命特隆歇(Tronchet)、比戈·德·普雷亚梅纽(Bigot dePreameneu)、马尔维尔(Malleuille)和波塔利斯(Portalis)等四位著名法学家组成法典起草委员会,由立法专门委员会讨论修改,交国务院审定。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于1804年3月,立法院正式通过,拿破仑签署后正式颁布实施。《法国民法典》包括总则和三编,共一千二百八十一条。法典确立了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基本原则,阐明了资产阶级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性,它规定:“个人得以自由支配属其所有的财产”。法典进一步固定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保证不受封建复辟势力侵犯。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并包含该地上空和地下的所有权,所有人得在地上从事其认为适当的种植或建筑”,“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法典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原则,明文规定所有法国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民事权利。法典对于家庭、婚姻、继承等社会生活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拿破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它对维护、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封建残余势力,保证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强制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此法典,对于打击欧洲封建势力,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起了积极作用。《拿破仑法典》作为一部最完整的资产阶级民法典,后来成为近代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Z的悲剧

Z的悲剧

血案发生在阿冈昆监狱所在的提尔登郡。一天晚上,树敌无数的福塞特参议员被人刺杀于自己的书房内,当天,一个矮小的男人正好从阿冈昆监狱刑满释放。书房内的一封信将线索指向了这个男人。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受邀参与调查的萨姆巡官及他的女儿佩辛斯在雷恩的帮助下,没有被证据缺乏的困境击垮,最终将真正的罪犯送上了审判席。

胡适19堂文学课

胡适19堂文学课

本书为胡适《白话文学史》《国语文学史》合编本,形成一部完整的19 堂大学讲课录,文化大师胡适写给年轻人的极简文学史,以独特视角讲解中国文学精髓,从先秦两汉讲到魏晋隋唐,通俗易懂的19堂文学课,有助快速提升读者人文知识,一经问世,备受好评。

小说论

小说论

文艺理论。郁达夫著。1926年1月上海光华书局出版,后曾多次再版。1925年,郁达夫曾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学课程,《小说论》便是他当时的文艺学讲义之一。全书共有六章:第一章,现代的小说; 第二章,现代的小说渊源;第三章,小说的目的;第四章,小说的结构;第五章,小说的人物; 第六章,小说的背景。郁达夫认为,“小说的生命,是在小说中事实的逼真。”艺术来自生活,但又是生活的升华。他说:“艺术所表现的,不过是把日常的人生,加以蒸馏作用,由作者的灵敏的眼光从芜杂的材料中采出来的一种人生的精彩而已。”“小说在艺术上有价值,可以以真和美的两条件来决定。”郁达夫特别重视感情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小说与科学哲学,在真理的追求这一点是同的,其不同之点,是在表现的方法。哲学科学的表现,重在理智,所用的都是抽象的论证。小说的表现,重在感情,所用的都是具体的描写。”郁达夫特别强调要塑造典型人物,他认为人物是“小说中最重要的要素”,而作品中的人物,“大抵是典型的人物,所以较之实际社会的人物更为有趣。这‘典型的’Typi-cal三字,在小说的人物创造上,最要留意”。此外,他还研究了小说的内容与形式,对艺术结构、人物刻画、背景描绘等方面,也都陈述了自己的意见。郁达夫的《小说论》,有许多精辟见解,同时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他虽然强调小说的真、善、美三者不可割裂的关系,但同时对“善”的要素又有所忽视。他说:“至于社会的价值,及伦理的价值,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尽可以不管。不过事实上凡真的美的作品,它的社会价值,也一定是高的。”郁达夫受到过多种文艺思潮的影响,其小说理论也相当芜杂。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清康熙间张玉书等奉诏编撰。四十四卷。收字四万七千三十五,另附古文字一千九百九十五。按天干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按二百十四部首编排,同部首者以笔画为序。字有古体则列正文之下,重文、别体、俗字、讹体则附于释义之后。每字先列历代重要韵书反切,并加注直音。然后释义。先本义后引伸义,有别音别义亦列举之。加引书证。编者考辨处加“按”字以区别。末加“补遗”一卷,专收冷僻字;又“备考”一卷,收有音无义或音义失考之字。收字较多,引证丰富,重于诠释古义,又因为官书,故旧时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但其体例较杂,校核欠精,错误讹谬之处颇多。清王引之有《康熙字典考证》,指出引书错误二千五百余条。此书版本颇多,重要者有康熙五十五年初刻本,上海鸿宝斋石印本于书眉附加篆体,商务印书馆1933年铜版印本后附加《康熙字典考证》与“四角号码索引”,世界书局1936年印本附“笔画检字索引”、“篆字谱”和《康熙字典考证》,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等。

鸾鎞记

鸾鎞记

传奇剧本。明叶宪祖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中品”,说:“杜羔妻寄外二绝,甚有致。曲中颇具愤激。……插合鱼玄机事,亦具风情一班。温飞卿最陋,何多幸也!”清姚燮《今乐考证》记明郑仲夔《冷赏》说:此剧“传事巧,遣词俊。至春闱分韵、替人作妾,与考试之以马命题,尤为篇中奇绝。斯亦张伯起之流亚也。”清焦循《剧说》说:作者“古澹本色,街谈巷语,亦化神奇,得元人之髓,如《鸾篦》借贾岛以发二十余年公车之苦,固有明第一手。”清《曲海总目提要》说:“盖作者之意,以庭筠有才而沦落,玄机有才色而飘零,以为二人相偶,庶几无憾耳。”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事情分三面,关目虽稍嫌散漫,登场人物不多,布置整顿,中间点出贾岛,破情节之平弱而收效果.亦可谓一佳构之作也。”此剧写唐末诗人温庭筠与女诗人鱼玄机的故事。剧中对科举制度的黑暗有比较深刻的暴露,表达了作者久不得第的愤激之情。作品情节比较简单,结构也较为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