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无畏

善无畏
  • 姓名:善无畏
  • 别名:无畏三藏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637
  • 逝世日期:735
  • 民族族群:

善无畏(637~735)梵名S/ubhakara -sim!ha 。音译作戍婆揭罗僧诃、输波迦罗。意译作净师子。又称无畏三藏。为密教祖师之一,与金刚智、不空,并称开元三大士。为东印度乌荼国人,属刹帝利种姓,释尊季父甘露饭王之后裔。十三岁嗣位,因内乱而让位出家,至南方海滨,遇殊胜招提,得悟法华三昧。复至中印度那烂陀寺,投达摩鞠多(梵Dharmagupta )座下,学瑜伽三密之法,尽得其传,受灌顶为天人师。唐代开元四年(716),奉师命,经中亚至长安,玄宗礼为国师,诏住兴福寺南塔院,后移西明寺。翌年,奉诏译经于菩提寺,译出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沙门悉达担任译语,无著缀文笔受。此后即致力译经。


师为将密教传至中国之先河,与金刚智共同奠定密教之基础。密教之根本圣典大日经(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即由善无畏口述,一行记录而成。后由一行编纂,并加以注释,称大日经疏,凡二十卷。此外,尚译有苏婆呼童子经(三卷)、苏悉地羯啰经(三卷)等密教重要经典,并介绍灌顶之修行方法。又大日经内之密咒,皆写出梵字,逐字以汉音对译。此系因密教重视文字,为求念诵、观想精确,故创此例。由此可知师当时传授密教,已同时教授梵文拼法,开始讲求‘悉昙’之学,此为我国佛教史上值得重视之事。师亦擅长工巧艺术,相传其自制模型,铸造金铜灵塔,备极庄严;其所画曼荼罗尤为精妙。


师于开元二十年表请归国,未得准许。二十三年十一月七日示寂于禅室,世寿九十九,法腊八十。玄宗甚表哀悼,追赠鸿胪卿,葬于龙门西山之广纪寺。付法弟子有宝思、一行、玄超、义林、智严、喜无畏、不可思议(新罗僧)、道慈(日僧)等。[大日经供养次第法疏卷上、大唐东都大圣善寺故中天竺国善无畏三藏和尚碑铭并序、续古今译经图纪、开元释教录卷十二、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四、佛祖统纪卷二十九、卷四十、宋高僧传卷二]

猜你喜欢的书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的短篇小说集,集中了福克纳创作的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包括《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两个士兵》《干旱的九月》《瞧!》《调换位置》等篇,这些短篇小说情节生动、寓意深刻,题材涉及美国南方旧时代的衰亡、新旧南方的对立、社会公益、种族关系、战争、成长、爱情、荣誉与道德抉择等内容。这些作品大量使用象征和隐喻,既有悲观主义的深度,也有英雄主义的激情,内心独白和意识流的手法在这些小说中也有广泛使用,代表了福克纳短篇小说创作的风格和主要成就。

中国文学史略稿

中国文学史略稿

李长之著,是书由五十年代出版社(1956年并入时代出版社,1958年并入商务印书馆)出版,是李长之先生出版并畅销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部对中国文学史进行探索和研究的高校教材,其立足宏阔的世界文学视域,避免了一些文学史著作“只知中国文学,不知世界文学”的弊端,突出文学演进的脉络和线索,并依此标准权衡详略及轻重显晦,是一部具有鲜明的学术品格、较高的学术价值的文学史经典。

太平军两次攻占杭州亲历记

太平军两次攻占杭州亲历记

原题“论杭州一再遭发匪陷城故事”,红丝八行纸墨书正楷29页,剑桥大学未编号箱收藏,不著撰人。从文中可知,其人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克杭州后曾被太平军俘获。

选择本愿念佛集

选择本愿念佛集

全一卷。日僧源空着。略称选择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于建久九年(1198),应关白九条兼实之请,以汉文撰成。内容分为十六章,阐明往生业因以念佛为本之义旨,并于各章中引文释之。然因其中专修念佛一项颇受非难,以是源空逝世后本书始获刊行。高辨曾作摧邪轮驳斥本书,乃著名之问难书。又本书为日本净土宗之根本宗典,故有多种版本。

金刚顶普贤瑜伽大教王经大乐不空金刚萨埵一切时方成就仪

金刚顶普贤瑜伽大教王经大乐不空金刚萨埵一切时方成就仪

金刚顶普贤瑜伽大教王经大乐不空金刚薩埵一切时方成就仪轨,一卷,佚名,日本佚名题记。外题大乐金刚成就仪轨,尾题普贤瑜伽经大乐金刚薩埵成就仪轨。

般若心经如是经义

般若心经如是经义

般若心经如是经义,一卷,清行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