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陀

- 姓名:师陀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河南杞县化寨人
- 出生日期:1910年4月19日
- 逝世日期:1988年10月7日
- 民族族群:
师陀(1910年4月19日~1988年10月7日),现代作家。原名王长简,笔名芦焚、君西、康了斋等。河南杞县化寨人。早岁曾在杞县第一小学读书。1925年至1931年,先后在开封河南省立第一商业学校初中班、河南省立第一高中文科读书。中学时即爱好文学,尤其喜欢李贺的诗,其文学创作也受到李贺诗歌的影响。1932年1月,首次使用笔名“芦焚”在丁玲主编的《北斗》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请愿正篇》。1936年秋,由北平到上海,此后一直在上海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编辑。短篇小说集《谷》获得1937年《大公报》文艺奖金,同时获奖的还有曹禺的剧本《日出》,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师陀在苏联上海广播电台从事文学编辑工作,担任上海戏剧学校教员。1947~1951年任上海文华电影制片公司特约编剧。1950~1952年,出任上海出版公司总编辑。1952年后,被安排到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任编剧,创作了数量不菲的历史小说和历史剧。1957年起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专业作家。曾是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特邀代表,上海市政协第二、三、四、五届委员,上海市文联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历届理事。
师陀的创作以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谷》《里门拾记》《野鸟集》《落日光》,散文集《江湖集》《黄花苔》等;后一阶段的创作主要有长篇小说《马兰》《结婚》,中篇小说《无望村的馆主》,短篇小说集《无名氏》《果园城记》,散文集《看人集》《上海手札》及四幕话剧《大马戏团》等。
师陀早期作品多取材于乡村生活,以后逐渐转向描写城市的中层社会。擅长描摹世态人情,再现社会风俗。其作品文笔纤细,叙述简约,风格沉稳朴实,淳厚隽永,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以哀婉的叙述基调,诉说着忧伤的故事,渗透着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讽刺与揶揄的艺术表达,使其作品获得诙谐、风趣的品性。夏志清说:“《果园城记》的18篇素描虽无悲剧力量,但却有鲁迅在《呐喊》及《彷徨》中所表现的讽刺与同情。”师陀小说的讽刺性,在其长篇小说《结婚》中获得巨大成功,有学者称,“他把《结婚》写成了真正出色的小说”。
师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三死
《三死》本书收录列夫•托尔斯泰的九部中短篇小说名作,包括《五月的塞瓦斯托波尔》《暴风雪》《卢塞恩》《三死》《霍尔斯托梅尔》《伊万•伊利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舞会之后》《谢尔盖神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诸师圣诞冲举酌献仪
诸师圣诞冲举酌献仪,原不署撰人。从内容文字看,盖为明成祖时武当山道士编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书中纂集五种酌献科仪和献文。即:正月初九日玉皇大帝圣诞酌献仪、正月十五日祖天师张陵诞辰酌献仪、二月十五日道祖太上老君降诞献文、三月三日玄天上帝降诞献文、九月九日高真祖师张陵及玄天上帝冲举献文。其酌献仪式有宣意、宣疏、三献、唪经、回向等节次。献文内容为称颂诸师圣德神功,表达归命献敬之诚意。
通鉴答问
五卷。宋王应麟(1223—1296)撰。王应麟字伯厚,号厚斋、一号深宁居士。庆元(今浙江庆元县) 人,淳祐时进士。中博学鸿词科。曾奏言:“因危言而紊乱纪纲,以偏见而咈公议,势不当留。”并先后忤丁大全、贾似道、留梦炎等权臣。辞官后专意著述,宋亡不出。著《玉海》、《通鉴地理补释》、《困学纪闻》、《深宁集》。此书刊附于《玉海》之末。其中所记始自周威烈王、终于汉元帝。盖未完之稿本。其名虽为《通鉴答问》,而实以朱熹《通鉴纲目》为主。书中所论乃以尊崇 《纲目》为主。但与应麟所著他书颇有出入。疑为王伯厚之孙伪作此编,然别无显证。有《玉海》附刻本、《四库全书》 本。
长部经典
南传巴利文经藏五部之一。相当于汉译《长阿含经》。分为《戒蕴品》、《大品》、《波梨品》等三品,共收经三十四部。其中三十部与《长阿含经》大体相同,无相当汉译本的有《摩诃梨经》、《阇梨经》、《须婆经》、《阿吒曩胝经》等四部。《长阿含经》中的《增一经》、《三聚经》、《世纪经》等三部,则不见于《长部》。《长部》的汉译本名为《长部经典》,其节选本由近代江炼百译出,初被收入《普慧藏》,后被编入蓝吉富主编的《大藏经补编》(台湾华宇出版公司1986年版)。此本共收经二十三部,始《梵网经》,终《弊宿经》。《长部》的全本由今人通妙译出,收入台湾出版的《汉译南传大藏经》(台湾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六、七、八册。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
西晋录失译人名,唯首品即犯戒罪轻重,并目连所问二经,下诸品,与五部律,及诸律论,俱多矛盾。曾于毗尼集要卷首稍辨之。
辟除诸恶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此陀罗尼能除毒虫等之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