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

- 姓名:顾清
- 别名:字士廉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华亭(上海松江)人
- 出生日期:1460
- 逝世日期:1528
- 民族族群:
顾清(1460—1528),明代诗文作家。字士廉。华亭(上海松江)人。弘治五年(1492),举南京乡荐第一。考官王鏊批其文曰:“昔欧阳子谓当让苏子瞻一头地,斯人是也。”弘治六年成进士,选为翰林庶吉士,李东阳为馆师,顾得其指授,益有名于时。授编修,进侍读,以忤刘瑾又降为编修。寻调南兵部员外。瑾诛,复故官,历少詹事,进礼部侍郎。罢归。复起为南礼部侍郎,进本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
其古体诗学苏东坡,颇能跌宕、喷薄,如《四月十二日定庵先生过访,诵东坡清虚堂诗,用韵奉和》:“夜窗急雨鸣散沙,晨雨不辨州官衙。村童晏眠蓬户闭,榆荚一径交残花。轻年不及长者室,泥水真作田农家。高轩何日忽戾止,豁若暝雾腾金鸦。清容穆穆峙霜柏,妙语郁郁飞天葩。尘埃塞胸不自理,次第一一烦梳爬。盘餐菲恶愧草草,幸有杞柳供春茶。此时天公亦助喜,列缺卷焰雷停挞。骚坛夙昔愿奔走,世事八九堪咨嗟。酒阑公去倚江阁,遥见一鹤冲高霞。”它如《望露筋庙作》、《齿落用前韵》、《为潘克承题林良芦雁》等均具有这样风格。有时他再四叠用险韵。显然也受苏东坡的影响。其近体清新婉丽,天趣盎然,颇受时人推重,从《出郭》诗可见一斑:“出郭频瞻尺五天,雨余云物更清妍。楼高紫凤中天见,山跃青龙到海旋。香径细寻芳草人,酒帘低傍绿杨悬。微官自笑成何事,闲过东风又一年。”他也善文,文风简练醇雅。《四库全书总目》认为他“在茶陵一派中,亦挺然翘楚。”著有《东江家藏集》42卷。
顾清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政治常识
《中国政治常识》是一本了解中国历代政治的入门读物,探寻中国政治“理乱兴亡”的必备书。吕思勉先生按照时间顺序,从上古至民国讲述中国政治体制的起源、演变,以独到的眼光深刻剖析了历朝历代更迭的根源及历代政治变革的得失、利弊。本书是了解中国五千年治乱兴衰的必读经典,百万读者认可的中国文化指南。
巢氏诸病源候论
五十卷,隋·巢元方等奉诏撰。考《隋书·经籍志》有《诸病源候论》五卷,目一卷,吴景贤撰。《旧唐书·经籍志》有《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吴景贤撰,皆不言巢氏书。《宋史·艺文志》有巢元方《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又无吴氏书,惟《新唐书·艺文志》二书并载,书名卷数并同,疑当时本属官书。元方与景,一为监修,一为编撰,故或题景名,或题元方名,观晁公武《读书志》,称隋·巢元方等撰,足证旧本所列,不止一名,《隋志》吴景作吴景贤,贤或监字之误,其作五卷,亦当脱一十字,如止五卷,不应目录有一卷矣。《四库》著录本,为明·汪济川方广所校,前有宋绶奉敕撰序,考《玉海》载天圣四年十月十二日乙酉,命集贤校理晁宗悫、王举正校定《黄帝内经素问》《难经》《巢氏病源论》,五年四月乙未,命国子监摹印颁行,诏学士宋绶撰《病源》序,是其事也。书凡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二十论,陈振孙《书录解题》,称王焘《外台秘要》诸论,多本此书,今勘之信然,又第六卷解散病诸候,为服寒食散者而作,惟六朝人有此证,第二十六卷猫鬼病候,见于《北史》及《太平广记》者,亦惟周齐时有之,皆非唐以后语,其为旧本无疑,其书但论《病源》,不载方药,盖犹《素问》《难经》之例,惟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亦不言法出谁氏,考《隋志》有《引导图》三卷,注曰立一坐一卧一,或即以其说编入欤?《读书志》称宋朝旧制,用此书课试医士,而太平兴国中集《圣惠方》,每门之首,亦必冠以此书,盖其时去古未远,汉以来经方脉论,存者尚多,又裒集众长,共相讨论,故其言深密精邃,非后人所能及,《内经》以下,自张机、王叔和、葛洪数家书外,此为最古矣,王祎《青岩丛录》,尝议其惟知风寒二湿,而不著湿热之说,以为疏漏,然病机万变,前人所未及言,经后人阐明者甚多,未可以一节病是书也。此书传本极少,清末周学海取家藏旧本,以日本刻本及《外台秘要》校定,刊入丛书中。
易象正
易学著作。明黄道周撰。十六卷,卷首目录凡例一卷。是一部以古占法解释《周易》的书。《凡例》叙述作书大旨:“凡《易》自《春秋》、《左》、《国》暨两汉名儒皆就动爻以论之,虞(翻)、王(弼)而下始就本卦正应以观攻取,只论阴阳刚柔,不分七八九六,虽《易》有刚柔杂居之交,而卦无不动玩占之理,《象正》就动爻以明之。”卷首目次一卷,“以汉人分爻直日之法,按文王之卦序,以推历代之治乱。”《明史 ·艺文志》、《经义考》作十四卷,盖合其初卷上下、终卷上下四卷为二卷。是书自卷一至卷十一为上下经解,卷十二为重卦解。其解经,每卦都重列之卦经文,以之卦观其变象,发明 《左传》、《国语》以来卜筮之法。
素灵微蕴
综合性医书。4卷。清黄元御(坤载)撰。成书于嘉庆五年(1800年)。为作者研究《内经》的心得。前2卷论述病因、病理、治法,按胎化、脏象、经脉、营卫、脏候、五色、五声、问法、诊法、医方十解论述。后2卷论16种病证,结合病案以分析病因、病机及各种兼症、变症之由来。
春秋世族谱
一卷。清陈厚耀撰。杜预《春秋释例》中有《世族》一篇,载春秋周王室及列国诸侯大夫世系,但此书宋以后即湮没不见。陈厚耀据孔氏《正义》所引,并旁参他书,作此以补杜书。其书体例为表格体。首为《周世次图》,后附周王室之卿大夫,以下依次为鲁、晋、卫、郑、齐、宋、楚、秦、陈、蔡、曹、莒、杞、滕、许、邾、吴、越以及小国诸侯,都是先叙国君世系,而附以卿大夫。其偶见经传而世系无可稽考者,依杜预之例,别出“杂人”一类,另为一篇,附于卿大夫世系之后。时顾栋高作《春秋大事表》,中有《世系表》二卷,其义例与此书相近。此书征引不及顾书详备,但顾书于世系无可考概阙而不录,而此书则悉胪采无遗,又为顾书所不及。据其《自序》称,此书“凡七易稿而后定”,可见其审慎。此书撰成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现存雍正三年陈氏自刻本,当涂朱煌刻本、吴珏刻本、扬州刻本、嘉庆五年刻本。
鸯崛摩经
佛说鸯崛摩经,一卷,增一阿含经力品之别出,西晋竺法护译。小乘部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