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铨

蒋士铨
  • 姓名:蒋士铨
  • 别名:字心余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725年12月1日
  • 逝世日期:1785年4月3日
  • 民族族群:

蒋士铨(1725年12月1日—1785年4月3日),清文学家、戏曲作家。字心余(或作莘畲、心畲、辛畲、星渔等),又字苕生,号清容,又号藏园,晚年号定甫(或称定翁、定庵)。书斋名离垢庵,故或署离垢居士。远祖姓钱,原居浙江长兴,明末避甲申之乱,迁居江西铅山,始姓蒋。四岁时,母亲钟氏(名令嘉,字守箴)即教其识字,十岁能识三千字,人称“才子”。十一岁时随父亲蒋坚(字非磷,号适园)游历幽燕、太行等地,其父在山西凤台县(今晋城)王家处馆,他随父读书,遍览经史子集,学问日进。二十二岁时在铅山应童子试,得第一,次年八月应江西乡试中举,后来两次赴会试皆不第。乾隆二十二年(1757)中进士,改庶吉士,二十五年散馆授编修,充武英殿纂修官,二十七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次年又充《续文献通考》纂修官。乾隆三十年(1765)乞假归家养母,曾主讲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教授之余,撰作诗词曲自娱。乾隆四十三年(1778)因才名受到乾隆皇帝赏识,再次被起用。四十六年(1781)充国史馆纂修官,授御史职,不久患风痹,归家养病。六十一岁时卒于南昌。他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乾隆中期士大夫论诗,共推袁枚、蒋士铨、赵翼为三大家。其中称袁为“诗佛”,蒋为“诗仙”。散文亦享盛名。著有《忠雅堂诗集》27卷、补遗2卷,《铜弦词》2卷,《忠雅堂文集》12卷,另有自撰《年谱》1卷,《定庵琐语》若干卷。剧作有传奇《空谷香》、《桂林霜》、《雪中人》、《香祖楼》、《临川梦》、《冬青树》和杂剧《一片石》、《四弦秋》、《第二碑》,以上合称《藏园九种曲》。还有《采樵图》和杂剧《采石矶》、《庐山会》,此3种又称《红雪楼逸稿》,和前9种又合称《红雪楼十二种曲》或《清容外集》。又有杂剧《康衢乐》、《忉利天》、《长生箓》、《升平瑞》4种,合称《西江祝嘏》。另有散曲《南北杂曲》1卷。

蒋士铨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一张彩票

一张彩票

《一张彩票》(Un Billet de loterie)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作品写于1885年,共20章。小说的女主人公于尔达手里有一张彩票,这是她的未婚夫奥勒在渔船遇险时装在瓶子里,被人们在寻找遇难者时从海上捞回来的。由于彩票背面有奥勒对未婚妻最后的思念,于尔达将它视为珍宝,不管任何人出多高的代价都不肯脱手。但狠心的高利贷者风闻这张彩票的号码有中奖的可能,便以向于尔达的母亲汉森太太索还她所经营的旅店押金为由,不择手段地把这张彩票敲榨到手,但到了开彩那天,于尔达一家却福星高照:于尔达的未婚夫奥勒从海上脱险意外地回来了;她家那张果然中了头奖的彩票事先已由为图报救命之恩的国会议员、法学教授霍格先生以一万五千马克从高利贷者手中赎了回来,霍格先生还把中彩的十万马克奖金连同那张非同寻常的彩票,一起还给了由他通过海军千方百计从海上搭救回来的奥勒本人,从而使于尔达一家得以幸福团圆。

嘉靖宣府镇志

嘉靖宣府镇志

地方志。四十二卷,明·孙世芳修·滦尚约辑。嘉靖四十年刊本。

天道偶测

天道偶测

七十岁冬至患类中风病夜不能寐因思古人测天如覆盆如鸡卵似皆未确覆盆鸡卵则天包地外无地以载之矣乃天为一可转之物而日有常度则天为有形有体之物矣而乃无所附着乎无所附着则无边无际何以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确有可测乎孔子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又曰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天覆而高地载而卑其位罗列相陈而高贵卑贱也又曰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言天刚常动地柔常静也又曰干静专动直坤静翕动辟又曰干刚坤柔刚柔和摩

插泥剑诀

插泥剑诀

地理之道、以龙穴为本为宗、葬亲求地尤当择师为上矣。若然苟非非真人、为害不浅。

临池诀

临池诀

又作《临池妙诀》。唐代卢携编。首叙书法传授源流,谓智永乃王羲之、王献之之后,得其家法,以之传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其子陆彦远,彦远传携本人。取《翰林隐术》、王羲之《笔势论》、徐浩《论书》、《窦暨字格》、《永字八法势论》等著作,删繁选要,以成此篇。

典故纪闻

典故纪闻

笔记。明余继登著。十八卷。是书选录明开国至隆庆历朝故实,意在提供历史经验。按冯琦序谓作者的初衷为“取法于远,不如近也”,故“凡关国家大政大本则书,非大事而于世为急则书,非大非急,而为异闻见则书,非异而事所从起则书。”卷一至卷五为太祖朝事,卷六卷七为成祖朝事,卷八至卷一○为仁宗、宣宗两朝事,卷一一至卷一三为英宗、景帝朝事,卷一四至卷一六为宪宗、孝宗、武宗朝事,卷一七卷一八为世宗、穆宗朝事。然亦往往因细大不捐,未免类似于《起居注》或某朝实录加以“润色之词”,而受到《四库全书总目》的指摘。但仍不失其史料价值,对于了解明代文学和文化思想,亦可供参考。如卷二明初朱元璋反对“深怪险僻用语”,“雕刻为文”。卷一○记宣宗言“朕于取士,不尚虚文”,对明初文风有影响。卷一七记嘉靖时出现“创为异说,诡道背理,非毁朱子者”。文学风气之大变,至如卷一八所云:“文藻竞工,览者每为所眩。”书中每有许多寓言或故事性的记述,清隽可读。有万历间初刻本,清光绪间《畿辅丛书》据以重刻,民国间收入《丛书集成初编》。1981年中华书局点校排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