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衡

李衡
  • 姓名:李衡
  • 别名:字彦平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江都(今江苏扬州)人
  • 出生日期:1100
  • 逝世日期:1178年
  • 民族族群:

李衡(1100-1178年)字彦平,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绍兴二年进士,为吴江主簿,徙知溧阳。召对,擢监察御史。出知婺州,召拜司封郎中,迁枢密院检详官。引年挂冠,筑庵圆明村,自号乐庵。复除侍御史,同知贡举。上疏论张说不当居枢管,廷争移时,再请致仕,遂定居于昆山。淳熙五年卒,年七十九。喜读书,家中聚书逾万卷,道学精明,达理悟性。他以禅悟之法论作诗,谓“学诗如参禅,初不在言句。伛偻巧承蜩,梓庆工削锯。借问孰师承,妙处应自悟”,“君欲问活法,活法无觅处”,对于南宋时吕本中所倡导的作诗“活法”颇存疑议。著有《乐庵语录》、《和寒山拾得诗》,已佚。其弟子龚昱辑有《乐庵语录》五卷。《全宋诗》卷一九○四录其诗十首。《全宋文》卷四二二六收有其文。事迹见《淳祐玉峰志》卷中、《宋史》卷三九○本传。

李衡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宣和北苑贡茶录

宣和北苑贡茶录

宋代茶书,熊蕃撰,其子熊克增补,1卷,今存。熊蕃,字叔茂,建州建阳人,善属文,工吟咏,宗王学。筑室题额曰“独善”,学者因号为独善先生。是书作者撰于宣和三年至七年(1121~1125)间,生前未刻印。绍兴二十八年(1158),其子熊克摄事北苑,承父遗志,加以增补,模写绘图,《贡茶录》记徽宗时贡茶凡41品,今存图38幅,赖说郛本保存规格(注于茶品下),又附录乃父《御苑采茶歌》10首,始刊于淳熙九年(1182)。此书内容为宋代北苑贡茶简史,其图尤可贵。四库本据《永乐大典》本录出,有图有注,清代汪继壕校注本刊于《读画斋丛书·辛集》,乃现存各本中允称精善之本。余参见万国鼎先生《茶书总目提要》之说。

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

张爱玲中短篇小说集。收录创作于1943年至1944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第一炉香》《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封锁》《倾城之恋》《琉璃瓦》《金锁记》《连环套》。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金锁记》 葛薇龙,一个 极普通的上海女孩子,站在半山里一座大住宅的走廊上,向花园里远远望过去。——《第一炉香》 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倾城之恋》

古唐诗镜

古唐诗镜

《古诗镜》三十六卷,《唐诗镜》五十四卷。明陆时雍撰, 时雍字仲昭,桐乡人,崇祯癸酉贡生。是编选自汉魏以迄晚唐 之诗,分为二集。前有总论一篇,其大旨以神韵为宗,情境为 主。如云: 诗须观其自得,古人佳处不在言语间。又云: 气太 重,意太深,声太宏,色太厉,佳而不佳,反以此病。又云: 诗不患无材,而患材之扬; 不患无情,而患情之肆; 不患无 言,而患言之尽; 不患无景,而患景之烦。所言皆妙解诗理。 其间如《孔雀东南飞》 一诗,讥其情词之纰缪,而于储光羲、 孟浩然辈亦俱有微词,盖其时王李余波,相沿未息,学者方以 吞剥为工,故于蹊径易寻者,往往加之排斥,欲以此针砭流 俗,故不免于惩羹而吹虀。然其采摭精审,评释详核,凡运会 升降,一一皆可考见其源流,在明末诸选之中,固不可不谓之善本矣。

金刚五礼

金刚五礼

亦称《姚和上金刚五礼》。佛教颂赞书。作者不详(或为“姚和尚”)。一卷。敦煌遗书藏本。共有五首偈颂,每首均以“一心敬礼”起头,前三句逐一赞颂释迦牟尼佛之法身、报身、化身,后两句赞颂“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法藏”。研究者或谓是僧徒们在念诵《大般若经》时穿插在各处念诵的礼赞文,可备一说。本文历代大藏经未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

古农佛学答问

古农佛学答问

作者范古农。本书是近代范古农居士佛学答问汇集,可以帮人们解决不少佛学问题。佛家有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话很多人都熟悉,但是你知道它的真正意思吗?是告诫我们不要好色吗?如果你是这样认为,那你就错了。其实很多佛家用语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是真正了解典故含义的又有几人?如果你真的对佛教感兴趣,你不想再一知半解、人云亦云,那么看看本书。

梵志阿颰经

梵志阿颰经

具名佛开解梵志阿颰经,一卷,吴支谦译。与长阿含阿摩昼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