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丘衍

吾丘衍
  • 姓名:吾丘衍
  • 别名:字子行,号竹房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衢州(今浙江衢县)人
  • 出生日期:1272
  • 逝世日期:1311
  • 民族族群:

吾丘衍(1272年—1311年),元诗人、书法家。吾丘复姓,或省丘而称吾衍。字子行,号竹房、竹素、贞白。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工书法,精于小篆,通声律,能鉴别古物,而又喜谈《太玄》。买屋小巷,居楼上,授徒为业,吹箫自乐。为人简傲,好讥侮文士,然推服仇远和胡之纯、胡长孺兄弟。四十未娶,买酒家女为妾。有人称此女为其妻而讼之,衍牵连受侮,遂访仇远,未遇,留诗云:“刘伶一锸事徒然,胡蝶飞来别有天。欲语《太玄》何处问,西泠西畔断桥边。”此后不知所之,有人得其遗履于断桥,疑投湖而死。西湖僧为作“文冢”于孤山,胡长孺为之铭。平生论诗鄙薄流俗之陈陈相因。《四库全书总目》谓其“颇效李贺体,不能尽脱元人窠臼,然胸次既高,神韵自别,往往于町畦之外,逸趣横生”。著有《学古编》、《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等。《元诗选》二集录其诗十二首。生平事迹见明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四○《吾衍传》、《万历杭州府志》卷六六、《元史类编》卷三六。

猜你喜欢的书

柏拉图的<智者>

柏拉图的<智者>

《柏拉图的<智者>》是海德格尔于1924—1925年冬季学期在马堡大学所举行的讲座课的内容。全书共81节,由“预备思考”(Vorbetrachtung, §1-3)、“引导部分”(Einleitender Teil, §4-26)、“过渡”(Überleitung, §27-32)、“主要部分”(Hauptteil, §33-81)这样几个大部分构成。 在“引导部分”中(共23节),海德格尔主要讨论了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第六卷、第十卷(6-7章),《形而上学》第一卷(1-2章);“主体部分”(共49节)则是对柏拉图《智者篇》的详细研读。 海德格尔之所以花那么大的篇幅来阐释亚里士多德,那是因为他基于解释学原则,把亚里士多德视为理解柏拉图的起点(Ausgang),通达柏拉图的唯一门径;该书中的这部分内容也构成了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思想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对柏拉图晚期对话《智者篇》的解读,更是清晰地展露出了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双重主题“是”(Sein)与“真”(Wahrheit)之间的内在联系。该书的另一重要价值在于同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Sein und Zeit之间的内在关联。无论是在时间上(Sein und Zeit虽首次发表于1927年春,但其实际完成时间为1926年4月左右),还是在内容上,该书都可视为Sein und Zeit的序曲,这对于理解Sein und Zeit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郭公案

郭公案

《郭公案》为清代的武侠公案小说。最著名的杨香武三盗九龙杯,以及窦二墩的故事,即出于本书。

梁高僧传选译

梁高僧传选译

《高僧传》全书十四卷,以如此之篇幅去记叙五百多年间中土之僧人,每个入传者无疑都是当时或该科之“高僧”,但因本书篇幅所限,这里不可能全部收录,而只能选录那些在整个中国佛教史上都具有相当影响的高僧。至于每一僧传之取舍,除个别篇幅较长的僧传采用节选外,其余的都取传记全文,以保持资料的完整性。

佛学问答类编

佛学问答类编

问: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大事是何等事?(余萍)答:大事者,生死也。请细思想,人间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惟此事独佛能了之,所以应世,来为众生解决此事也。

华严经纶贯

华严经纶贯

全一卷。宋代复庵撰。又称复庵和尚华严纶贯。收于卍续藏第四册。本书系就八十华严中七处八会三十九品等内容,所作略说。乃研究宋代禅宗化华严教说之代表着作。内容初举经之品数,次记述澄观之一经三分说,并就题号举出三义、叙述会品之所说等,再次则说明四分、五周因果、十玄六相、四法界等,最后之善财童子则以禅宗之教旨为结语。

内身观章句经

内身观章句经

一卷,失译。颂说内身苦、空、无常、无我、不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