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縠

韦縠
  • 姓名:韦縠
  • 别名:
  • 性别:
  • 朝代:五代后蜀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韦縠[hú],少博群书,有文藻。仕后蜀孟氏父子,官监察御史。纂辑唐人诗歌一千首,编为《才调集》一○卷,为存世唐人选唐诗中收诗最多之一种。全书收作者一百八十多人,兼及唐代各个时期,而以晚唐作者为多。编者以“韵高”、“词丽”为选取标准,所收诗以秾丽蕴藉的闰情诗为主,亦兼取其他各种题材作品。《四库全书总目》云:“縠生于五代文敝之际,故所选取法晚唐,以秾丽宏敞为宗,救粗疏浅弱之集,未为无见。”以《四部丛刊》影印明覆宋钞本为较常见,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58年据以排印,收入《唐人选唐诗十种》。清人冯舒、冯班有《二冯评点才调集》一○卷。《十国春秋》卷五六有韦縠传。

韦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金色眼睛的映像

金色眼睛的映像

本书是麦卡勒斯继《心是孤独的猎手》之后推出的另一部长篇力作,曾被改编成电影,由伊丽莎白泰勒、马龙白兰度、约翰赫斯顿等巨星主演。小说以1930年代驻扎在美国南方的一支军队为背景,讲述了双性恋者潘德腾上尉,因兰顿上校的到来,生活被搅扰得翻天覆地的故事。在创作这部小说之时,麦卡勒斯与利夫斯的婚姻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而她的这第二部长篇小说展示的正是其关于人类情感疏离和不可行之爱的标志性主题。

野草

野草

散文诗集。鲁迅著。北平北新书局1927年出版。除《题辞》外,收《秋夜》、《影的告别》、《雪》、《好的故事》、《过客》等二十三篇散文诗,均作于1924年至1926年间。这些作品真实地表现了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阵线分化以后思想上的矛盾和苦闷,也反映了他不断探寻真理和对敌人坚持韧性战斗的精神,明显地带有作者自我解剖的痕迹。散文诗多采用象征手法,构思巧妙奇特,在短小的篇什里蕴含着哲理和浓烈的感情,语言凝炼精警又绚丽多彩,为我国现代散文诗创作的奠基之作。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期。内载天尊授王母六妙秘旨。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述王母受授密旨之神话,并述六妙密旨。似房中术。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

简称《法界无差别论疏》。佛典注疏。唐法藏撰。一卷。是古印度坚慧造、唐提云般若等译《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的注释书。设十门:教起所因、明藏所摄、显教分齐、教所被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论题目、造论缘起、传译由致、随文解释。在“显教分齐门”中,法藏认为:现今之圣教“通大小乘及诸权实,总有四宗”,此论与《起信论》、《宝性论》等同属第四宗,即“如来藏缘起宗”。在造论缘起门中,法藏认为:坚慧菩萨“造究竟一乘《宝性论》及《法界无差别论》等,皆于大乘捨权归实,显实究竟之说矣”。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启信杂说

启信杂说

启信杂说,一卷,清周思仁辑,已见甲十四套西归直指,出安士全书,见新编续藏。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凡十五卷。唐代明佺等撰。又作武周刊定众经目录、大周录、武周录。为东汉至武周有关翻译经论之目录。共收经典三六一六部,八六四一卷。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唐则天武后天册万岁元年(695),由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七十名高僧奉敕撰集而成,菩提流志、义净等诸师亦皆参与编纂。内容包括:(一)众经目录,即第一卷至第十四卷,属于正篇;此正篇又分为前十二之别录与十三、十四卷之见定入藏流行目。(二)伪经目录,即最后第十五卷。本录系采自新、旧正目与大小乘经律论、贤圣集传等三件而成。旧目指前人所撰之一切经目录、开皇三宝录、内典录等正目;新目指唐初至武周所译之经论,凡错注、疑伪皆校正而后入目。合三六一六部八六四一卷,然不包括卷十三、十四之见定入藏流行部卷。各卷(第十五卷除外)之末皆列有译者、译时、典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