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縠

韦縠
  • 姓名:韦縠
  • 别名:
  • 性别:
  • 朝代:五代后蜀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韦縠[hú],少博群书,有文藻。仕后蜀孟氏父子,官监察御史。纂辑唐人诗歌一千首,编为《才调集》一○卷,为存世唐人选唐诗中收诗最多之一种。全书收作者一百八十多人,兼及唐代各个时期,而以晚唐作者为多。编者以“韵高”、“词丽”为选取标准,所收诗以秾丽蕴藉的闰情诗为主,亦兼取其他各种题材作品。《四库全书总目》云:“縠生于五代文敝之际,故所选取法晚唐,以秾丽宏敞为宗,救粗疏浅弱之集,未为无见。”以《四部丛刊》影印明覆宋钞本为较常见,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于1958年据以排印,收入《唐人选唐诗十种》。清人冯舒、冯班有《二冯评点才调集》一○卷。《十国春秋》卷五六有韦縠传。

韦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谋杀的简约之道

谋杀的简约之道

钱德勒可谓美式硬汉派侦探小说的集大成者。正如年轻的美国从垂垂老矣的大英帝国手中接过霸主权杖那样,钱德勒笔下那位高大英俊、桀骜不驯又铁汉柔情的私家侦探马洛也正式取代了福尔摩斯,成为小说乃至银幕中最深入人心的侦探形象。直到今天,在各种好莱坞大片中层出不穷的硬汉们或多或少都是马洛的子孙。只是,为什么我们那么热爱硬汉? 在本书收录的5篇散文与多封长信中,钱德勒暂且将他驾轻就熟的匪帮黑话、街头俚语搁在一边,用理性客观的笔触和异常缜密的逻辑将他的硬汉理念清晰又通透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再没有谁比钱德勒的论证更让人信服了。尽情展示雄辩家风姿的同时,钱德勒依然不忘用他那招牌式的冷幽默时时提醒我们,他确确实实是马洛的创造者。

俗书刊误

俗书刊误

辨正文字的字书。明代*焦竑撰。凡十二卷。前四卷按四声分类,刊正讹字,如“豊”非“丰”,“容”不从“谷”。第五卷考字义,如“赤”通“尺”,“鼬”同“犹”。第六卷考骈字,如“句娄”不当作“岣嵝”,“辟历”不当作“霹雳”。第七卷考字源,如“對”字改口从士,本于汉文,“疊”字改晶从畾,本于新莽。八、九两卷考音同字异,如“庖犧”之为“炮羲”,“神農”之为“神由”。第十卷考字同音异,如“敦”有九音,“苴”凡两读。第十一卷考俗用杂字,如山岐曰“岔”,水岐曰“汊”。第十二卷考字形疑似,如“稽”之与“禾”,“支”之与“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曰:“其辨最详,而又非不可施用之僻论,愈于拘泥篆文、不分字体者多矣。”现有《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经部小学类》两种版本。

脉诀乳海

脉诀乳海

诊法著作。清王邦傅纂注、叶子雨参订。六卷。王氏认为高阳生《脉诀》乃王叔和所撰,高氏只“取叔和之心法而复咏之,以便世之流通”而已。称《脉诀》“言言皆妙,字字入微”,颇为推崇。故研究十余载,详加注释而成此书。刊于光绪十七年(1891)。王氏注文以《内经》、《难经》为据,参照张元素、李东垣、薛立斋、王好古等诸家之说,颇多个人体会,阐幽发微,溯源析流,便于读者深入理解原文。但亦有玄虚欠妥之处。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世界医书局《珍本医书集成》本。

悟道录

悟道录

余于斯道,向慕有年,而是非邪正终难剖彻。庚午岁,遇拜来中老师,蒙恩指皈正道。于辛未年朝谒各属名山,至甘肃省,访得栖云山悟元老人,续注《周易阐真》诸祖师丹经,及自着《悟道破疑》、《修真辨难》诸书,其精义入神,炳若日星,即往谒见。而四方名土参访者甚伙,即执役门下者亦复不少。余因受业,得授诸书。旋装梓里,复见吾师,特出所请悟元老人之书,以质疑义。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传

记述了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复杂多变的一生。1859年,袁世凯出生在河南项城一个官僚大地主家庭。袁家上辈人官运亨通,袁世凯的野心亦不小。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郁郁不得志的他即便结了婚,做了父亲,也还像个胡天胡地的恶少。1881年,一事无成的袁决定出走家乡,前往登州投军……1912年,临时参议院以全场一致的17票选举袁继任临时总统,所得票数比之孙中山当选时竟还多了一票。1915年,袁宣布“接受”帝位,准备成立中华帝国,可惜直至83天后帝制取消,他仍未正式行登基之礼。1916年,袁靠着一剂强心针由昏迷状态苏醒过来,留下人生中最后四个字:“他害了我!”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经之具名。三卷,秦罗什译。维摩经有三译:一吴支谦译,题为维摩诘经。二为今经。三唐玄奘译。是为说无垢称经。三译中流行盛者今经也。诸家疏注如下:维摩诘所说经注十卷,姚秦鸠摩罗什僧肇道生三家注中集出。注维摩经十卷,后秦僧肇注。常称为注维摩。维摩经义记八卷,隋慧远撰。维摩经玄疏六卷,隋智顗撰。常称为净名玄。维摩经文疏二十八卷,隋智顗撰,常称为广疏。维摩经略疏十卷,隋智顗说,唐湛然略,世称为净名疏。净名玄论八卷,隋吉藏述。维摩经游意一卷,隋吉藏述。维摩经义疏六卷,隋吉藏述。维摩经疏五卷,隋吉藏述。维摩经疏记三卷,唐湛然述。维摩经疏记钞卷四卷五,唐道暹私记。不全。说无垢称经疏六卷,唐窥基撰。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十卷,宋智圆述。维摩经疏科一卷,明失名著。维摩经评注十四卷,明杨起元评注。维摩经无我疏十二卷,明传镫着。维摩经饶舌一卷,净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