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瑀

杨瑀
  • 姓名:杨瑀
  • 别名:字元诚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杭州(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1285
  • 逝世日期:1361
  • 民族族群:

杨瑀[yǔ](1285~1361),字元诚,杭州(今属浙江)人。元代官吏。文宗天历间擢中瑞司典簿。改广州路清远县尹,以廉慎,超授奏议大夫,太史院判官。至正十五年(1355年),江东、浙西盗贼群啸,乃改建德路总管。瑀莅郡视之如家,民亦视之如父母。当时他的下属中,有人怀疑长乐乡民为“盗”,准备捉人入狱,累及数百家,引起乡民不安。杨瑀获悉后,亲自带领从役载米二百石前去赈济乡民,以安抚平息事端。江浙行省最其功,进阶中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二十年(1360年),致仕。瑀著有《山居新语》四卷,所记皆平时见闻,多杂以神怪之事,但史料价值不可低估,如处州砂糖竹箭,高克恭弛火禁,脱脱开旧河等,均对研究杭州历史有较大价值。《四库总目》皆记所见所闻之事,多参以神怪之谈。

杨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喜剧。剧本写约翰·福斯泰夫爵士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他知道温莎地方的两个绅士福德和培琪都很有钱,便设法勾引他们的妻子。他同时向福德夫人和培琪夫人都送了求爱信。这两个夫人交换情况后发现他们收到的信不仅字迹相同,而且语句完全一样。于是她们商量了办法,把福斯泰夫戏弄了三次:第一次把他约会到福德家里,刚刚进门,培琪夫人慌忙赶来说,福德先生来了。福斯泰夫很惊慌,只好藏到装脏衣服的篓子里被扔进了泰晤士河。第二次仍是这样,福斯泰夫只好装扮成一个老巫婆溜走,在大门口碰上福德先生,被福德先生打了一顿。第三次把他约会到一个树林里,让他装扮成一头公鹿等着。福德夫人和培琪夫人早就布置了许多人藏在周围,“公鹿”一出来,大家把他围住,叫他无处逃跑,并且撕掉他的伪装,露出福斯泰夫的真面目。与此同时,还穿插着一个安·培琪小姐的婚姻事件。他的父亲培琪先生叫她在捉“公鹿”的那天晚上穿上白色衣服,去跟斯兰德结婚。她的母亲培琪夫人叫她穿上绿色衣服跟卡厄斯医生去结婚。而安·培琪小姐却和少年绅士范顿相恋。这天晚上,她让两个男孩子分别穿上白色和绿色衣服跟着斯兰德和卡厄斯去了。安·培琪却和范顿一同去教长家里举行了婚礼。《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是一出讽刺喜剧,它讽刺戏弄了贪财好色的福斯泰夫爵上,赞美了安·培琪和范顿的真挚爱情。

弢园文录外编

弢园文录外编

近代王韬自编集。因作者自号弢 园老民,故名。十二卷。清光绪九年(1886)在香港出版。 大部分是作者旅居香港时所写的宣传变法思想的论 文。认为“中学重道而轻艺,西学重艺而轻道,中之尚本 较西为优点”(《自序》)。提出“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 当躬”(《易言跋》)。宣传变法自强,主张除弊兴利,向西 方学习,办好内政外交。批评洋务派官僚学习西国舟坚 炮利、器巧算精是“徒袭皮毛”,为“富强之末”。认为只 有仿效西方“君民共主”(即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使 “上下之精通,君民之分亲”,才是“富强之本”。但又强 调“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反映了近代早期改良派 的矛盾思想。版本还有光绪丁酉(1897)夏时务学社仿 香港本重刻本,1959年中华书局校刊本等。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金末元初全真派道上长筌子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此书为《太上赤文洞古经》注本。原经分三章,即〈操真章〉、〈入圣章〉、〈住世章〉,各章仅数十字,论修真养性之道。认为无动无为是万物之本,不视不听为众妙之门,养其无象,守其无体,则可长生。注文杂采道释之说解经,谓修道者应抱元守一,清净无为,归根覆命。《正统道藏》另有长筌子《元始天尊太古经注》,其内容与本书略同,但文字有异。如该书经文无章名,篇末较本书多一结语和颂文。其它文字亦互有异同。盖系同书之不同版本,可相互校补。参见该书。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作者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坚持独立思考,特立独行,表里如一。人们在服膺他的思想的同时,尤为钦佩他的人格。梁先生一生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著作,其中多关涉人生和社会问题,一般大众往往无力遍读其著作,对他研究的问题和学问也不能一一涉猎。《我的人生哲学》则是一个能够简要而准确地反映其人生哲学的读本。《我的人生哲学》选入的是梁漱溟人生哲学专著之外谈人生感悟的小文章,大致分为对人的认识、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对人生具体问题的看法、对人生角色和时段的看法四个部分。一般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文章了解梁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悟人生真谛。

仪礼要义

仪礼要义

五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大学生,佥书枢密院事。治学反对佛老学,推崇朱熹理学,独穷经古学,自为一家,为南宋名儒。开门授徒,学生争相报名。曾在靖州建鹤山书院。着有《九经要义》、《经外杂钞》、《师友雅言》、《鹤山全集》。《仪礼要义》是《九经要义》之一篇。《仪礼要义》每篇名物条目,以西汉郑玄、唐贾公彦《仪礼注疏》为主,并以保持《注疏》之原为宗,进行删繁取精,录于下方,体例与《周易要义》略同。《仪礼要义》可视为郑贾注疏之提要,为读郑贾注疏之门经,于初学者最为有功。版本有宋淳祐十二年(1252)魏克愚徽州刊本;清补罗书屋抄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振绮堂景宋钞本;江苏局本;清初汲古阁钞本;《五经要义》本。

般若心经解义

般若心经解义

般若心经解义,一卷,清徐槐廷解义并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