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士林

任士林
  • 姓名:任士林
  • 别名:字叔实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奉化(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公元1253年
  • 逝世日期:1309年
  • 民族族群:

任士林(公元1253年-1309年),元代学者、诗文家。字叔实,奉化(今属浙江)人。早慧,六岁能属文,祖父亲授古文。父死,建庐墓旁,读书其中,诸子百家无不周览,乡里子弟多从其学。大德间廉访使委其筹建文公书院,书院落成,又授上虞县教谕。此后讲学会稽,授徒钱塘。至大元年(1308),中书左丞郝天挺因事至钱塘,举荐任士林为湖州安定书院山长。因长子病重,未赴职,不久病卒于杭州客舍。任士林早有文名,通晓经学,但一生困顿,被称为“山林一老儒”,未见用于时。赵孟頫曾获读任士林所撰碑文,十分倾慕,两人定交于杭州。任士林病故,赵孟頫为其撰写了墓志铭,评其文说:“盖叔实之文沈厚正大,一以理为主,不作瘦语棘人喉舌,而含蓄顿挫使人读之而有馀味。”有《松乡文集》十卷,今存。《元诗选·二集》选入其诗四十首。另著《中易》上下篇,是阐释《易经》的著作。生平事迹见赵孟頫撰墓志铭(《松雪斋集》卷六)、《宋元学案》卷六四、《元诗选·二集》小传。

任士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殉教

殉教

《殉教》是三岛由纪夫自杀前的第三部自选短篇集。收入的短篇作品皆通过反时代的主人公,象征性地描绘了三岛文学的中心主题--对罗马式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日常世界之间的关系,并寻求现代的"贵种流离"(有着尊贵血统的人被命运捉弄,遭到流放)和异类孤立的意义。

杨格非传教文选

杨格非传教文选

杨格非, 英国基督教新教伦敦会传教士。又名笃信。生于威尔士。曾在贝德福德神学院学习。1855年被按立为牧师。同年即清咸丰五年来中国。在上海从事传教活动。1860年获准进入太平天国占领的苏州和南京,企图以基督教义影响太平天国的政策。1861年到武汉开教,创立圣教书会。后深入湖北、四川、陕西、湖南诸省传教,设立福音堂百余所,被称为“华中宣教之父”。曾用中文翻译《新约》和部分《旧约》。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在汉口创办博学书院。曾获爱丁堡大学神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对中国的期望》、《中国的呼声》等。

酸甜苦辣咸

酸甜苦辣咸

散文集。唐鲁孙著。1980年11月台北大地出版社出版。本书除序和后语外,收入《鸡蛋炒饭》、《红豆芸豆·豆腐丝·烂蚕豆》、《蜂糖糕和翡翠烧卖》、《打滷面》等38篇作品。内容都是谈南北口味,东西小吃的烹调与特色,具有知识性与趣味性。自号“馋人”的唐鲁孙先生,游遍大江南北,遍尝中华美味,《酸甜苦辣咸》这本书便是他“吃文化”与“吃艺术”之集萃。书中所及大菜小点、御宴街摊,不仅有在行的品评高论,更有精到的烹技描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及其殷殷怀旧之情洇显纸面。 民以食为天,吃是文化、是学问、也是艺术。本书对南北口味烹调有极细致的描写,看得你流口水……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

李长之编著,正中书局1941年4月出版。本书介绍西方哲学思想及其发展。全书分三篇,一为希腊哲学,二为中古哲学,三为近代哲学;其中希腊哲学又分宇宙论时期和人事论时期。第二篇中古哲学介绍希腊哲学在中古时期的继续和在教会权威压抑下经院哲学中近代精神的潜流;第三篇近代哲学主要讲述科学的方法论的确立和理性派的主要代表,以及英法德的启蒙运动和近代哲学的两个项峰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最后概要地介绍了当时哲学界的走势,主要是唯心论的继续发展、实证主义思潮和新实在论的出现等。作者指出,西洋的哲学各有其民族的背景,而学习哲学(尤其是哲学史)给我们的最大训练之一是容纳其他立场;中国的现代化,对于西洋哲学的认识有一种特殊的需要,但是,中国将来的哲学,不言而喻,必是中国传统精神的。

成方切用

成方切用

医方书。十三卷。清·吴仪洛撰。刊于1761年。撰者认为《医方考》和《医方集解》 二书,海内盛行,硕论名言,亦有缺略。故在二书基础上,于乾隆二十六年 (1761) 撰成是编。共二十二万字,载古今成方一千三百首。书中首为方制总义和内经方。卷首为制方总义及内经方;卷一~十二将方剂分为治气、理血、补养、涩固等24门。每方记明主治、组方、配伍及方义,有的方剂注明出处。解放后有排印本。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

一卷,唐实叉难陀译。普贤菩萨说见佛之法。佛在如来神力所持之处,普贤大众之所围绕。有十大菩萨,各与眷属忽集。众问普贤,此诸菩萨从何国来?普贤令其入定观察,竟不能知。三番请问,普贤示以观察之法,乃见皆在如来身中广大国土佛道场内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