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士林

- 姓名:任士林
- 别名:字叔实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奉化(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公元1253年
- 逝世日期:1309年
- 民族族群:
任士林(公元1253年-1309年),元代学者、诗文家。字叔实,奉化(今属浙江)人。早慧,六岁能属文,祖父亲授古文。父死,建庐墓旁,读书其中,诸子百家无不周览,乡里子弟多从其学。大德间廉访使委其筹建文公书院,书院落成,又授上虞县教谕。此后讲学会稽,授徒钱塘。至大元年(1308),中书左丞郝天挺因事至钱塘,举荐任士林为湖州安定书院山长。因长子病重,未赴职,不久病卒于杭州客舍。任士林早有文名,通晓经学,但一生困顿,被称为“山林一老儒”,未见用于时。赵孟頫曾获读任士林所撰碑文,十分倾慕,两人定交于杭州。任士林病故,赵孟頫为其撰写了墓志铭,评其文说:“盖叔实之文沈厚正大,一以理为主,不作瘦语棘人喉舌,而含蓄顿挫使人读之而有馀味。”有《松乡文集》十卷,今存。《元诗选·二集》选入其诗四十首。另著《中易》上下篇,是阐释《易经》的著作。生平事迹见赵孟頫撰墓志铭(《松雪斋集》卷六)、《宋元学案》卷六四、《元诗选·二集》小传。
任士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怀疑与学问
本书是著名学者、史学家顾颉刚的散杂文作品集,其中既有教导青少年立志、读书、为学等做人做事的散杂文,又收录其研究民俗文化、神话传说、历史事迹等方面的随笔。其中,《怀疑与学问》入选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它集思想性、学术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是一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具有一定学术色彩的普适性读物。
龙虎中丹诀
龙虎中丹诀,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宋代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此书言内丹功诀。内载颂诗六首(龙虎作用颂、胎阳颂、胎室颂、胎神颂、胎灵颂、胎化颂),咒诀三首(真火咒、真水咒、行火咒),卦式三首(周天式、复卦式、垢卦式),以及七律诗歌九首(题作「水火中丹九候歌」)。其丹法大略谓精、气、神乃人身之主,三者唯心可以动合变化。日月为天地之至精,坎离为人身之至药,使坎离交媾日月于玄宫,而成真丹。又称炼丹须于子前午后,行复卦之乾卦,自姤卦终坤卦,行至九年,丹成胎化,返本还元,遂为真仙。
孔子与儒家哲学
梁启超著,《孔子》写于1920年,不仅论述了孔子的事迹、孔子提纲,还谈了孔学与《易》、《春秋》的关系,可谓对孔子学说做了明晰的阐释,将我们引入孔子思想的殿堂。《儒家哲学》收录了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关于儒学的深入浅出的讲演稿。他围绕学术界及读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讲述了儒家发展的历史。尤其是他注重哲学与经学的结合,关注哲学与人生的联系,讲述中常洋溢着充沛的感情,因而极具感染力。他出入于学问与社会之问,讲述简洁明了,观点明确新颖,常有发前人所未发之见。对于儒家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儒家哲学、儒家政治哲学和儒教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儒家哲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佛遗教经浅释
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佛之遗教经,也就是佛的遗旨经,佛遗嘱当时的弟子,也遗旨给你、我和他──现在的佛的弟子,告诉我们怎么样修行,怎么样依教奉行。
谛义证得经
亦译《入谛义经》。印度耆那教经典。作者*乌玛斯伐蒂。全书共10章339节。全面系统地阐明耆那教的基本教义和学说,包括伦理观、逻辑学、心理学、宇宙结构学和本体论,是最优秀的概论性代表作。得到白衣, 天衣两派教徒的共同承认。各章内容:(1)正见,正智、正行是为解脱道,正见即是对七谛义的信仰,包括命、非命、漏、缚、遮、灭、解脱。正智有五种,即感官智、圣典智、直观智、他心智、完全智,此由直接和间接所得。(2)命有两种:轮回者和解脱者。轮回者分动者和不动者,不动者是地、水、植物,动者是火、风和具有2个以上根者。(3)宇宙之结构:立于水、风和虚空之上的是7层大地;大地中心为赡部洲;四面环以大海;赡部洲内部有6座大山, 将大洲分为7个区域。(4)诸天与神、人的产生过程。(5)非命由法、非法、虚空和补特伽罗组成,并分别阐明4个范畴的内涵。(6)业与漏、缚、遮的关系,善恶的内涵。(7)出家与在家信徒应修的禁戒。(8)业的种类。(9)对漏的控制方法。(10)总述解脱的获得。此后悉檀舍那·迪伐迦罗(Siddhasena Divakara)对此经加以注释, 同样得到两派信徒的承认。该经有英、德、日等文字多种译本。
八大人觉经疏
八大人觉经疏,一卷,清续法述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