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白辛

乌·白辛
  • 姓名:乌·白辛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黑龙江省瑷珲人
  • 出生日期:1920年
  • 逝世日期:1966年
  • 民族族群:赫哲族

乌·白辛(1920年-1966年),现代剧作家。赫哲族。原名吴宇洪。黑龙江省瑷珲人。后迁居吉林。1938年于吉林毓文中学高中毕业后,尊其父命考入奉天(今沈阳)佛学院。然不久即背离父亲的意志,考入沈阳协和剧团,后转为正式话剧演员。1942年曾在吉林组织吉林剧团,上演话剧《沉渊》,自编、自导、自演广播剧《海的召唤》。此期间曾以柳如丝、端木杨、吴大宽、庚辛金等笔名发表诗歌《南行草》、《九月之歌》等,表现其爱国和反日的情绪。1944年夏,他把《吃耳光的人》改编成话剧《后台》,遭到伪宪兵、警察的查禁。1945年结识我党地下工作者郑墉,遂正式参加革命工作,主办《前进报》、《轻骑报》等,宣传抗日。是年11月受命组建吉林文工团并带往东北民主联军七纵队。他前去盘石后转进军政干部学校。此后曾任文工团戏剧教员、编导组长、文工团副团长等职。1946—1952年,白辛一直随军转战。1947年初编写小歌剧《好班长》、《送饭》、《鞋》等。1948年创作大、中型歌剧《郭老太太杀鸡》、《马玉惨案》和《土地是我们的》等,为此被评为劳动模范,立大功受奖。1949年入关后写大型话剧《四海为家》,1951年随军参加抗美援朝,写歌剧《白绶带》。1953年调至北京,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从事编导工作,曾亲赴新疆、西藏,直至1957年末,拍摄 一批新闻艺术记录片,如《帕米尔高原上》、《勾格尔王》、《伞兵生活》等。1958年调哈尔滨活剧院,编写话剧《黄继光》。1961年发表电影剧本《冰山上的来客》,后拍成电影,受到普遍好评。1962年他将赫哲族民间说唱形式,运用于话剧创作,写出剧本《赫哲人的婚礼》。该剧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和生动的艺术形象,概括地反映了赫哲族上下300余年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他创作的题材十分广泛,除反映部队生活的作品外,大部分取材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生活,同时涉猎少数民族生活题材和历史题材的作品,他不仅继承和创造性的运用本民族的民间优秀文学传统,对民族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同时,对中国的戏剧、电影事业作出了贡献。代表作除上列外,尚有话剧《雷锋》(1963)、《焦裕禄》(1965)等。《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传略》载有高兰写的白辛传记。

乌·白辛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致悼艾米丽的玫瑰

致悼艾米丽的玫瑰

本书收入威廉·福克纳最具代表性也最经典的短篇小说十二篇,包括《致悼艾米丽的玫瑰》《干旱的九月》《夕阳》《红叶》《纵火案》《昔日的女王》《荒野老熊》《沃什的怒火》《幻恋症》《雪》《卡尔卡索纳》《猎熊趣闻》。同名短篇《致悼艾米丽的玫瑰》,英文名为 A Rose for Emily ,大多译者翻译为“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但实际上,这朵玫瑰花是在艾米丽去世后,在她葬礼上献上的。取名”致悼艾米丽的玫瑰“力图突出”我们“对艾米丽这座”倒塌的丰碑“的哀悼之意,以及整部作品盖棺定论式的叙事蕴含。

太上洞真徊玄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

《太上洞真徊玄章》,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之手。一卷,收入《续道藏》。本篇言诵章仪法。内载五言颂诗十首,题作「十方回旋颂」。道士斋醮时徊玄朝礼十方,歌咏此章以赞颂神灵。《上清诸真章颂》一书中收录本篇。《云笈七签》卷九六亦节录本篇。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阅箓醮仪。唐末杜光庭删定,系早期天师道阅箓仪改编本。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出身中上仙上灵即“阅箓”之科仪。

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

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一月,时任中华民国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上书袁世凯,提请对各省重名的县名进行规整,各省同名之县,只保留一个,其余改名,并附上《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1914年3月,《东方杂志》第十卷第九号转载了《内外时报》的这份清单。

钦定执中成宪 [四库本]

钦定执中成宪 [四库本]

八卷。清爱新觉罗·胤祯敕撰。是书于雍正六年(1728)始撰,雍正十三年(1735)书成奏进,宣付武英殿校刊,乾隆三年(1738)完成,御制序文颁行。前四卷录尧以来至明孝宗之嘉言善政,后四卷为唐虞至明诸臣之论说,皆关于治国之道者。如有奥旨未显或疑义未明者,皆折衷之,以阐发其理蕴或评判其是非。该书有《四库全书》本。

松阳讲义

松阳讲义

清经学家陆陇其官灵寿 (古松阳地) 知县时与诸生讲论《四书》的讲义。共12卷:《大学》1卷,《中庸》2卷,《论语》7卷,《孟子》2卷,共118章。陇其被清代讲理学的人推为正统,他最重门户之见,力辟王阳明学说,对同时的黄宗羲、孙奇逢、李颙等亦不以为然。凡和朱熹之学稍有不同的人都被他当作叛逆。他说:“今当悉遵朱子,其他种种与朱子背谬者,不可殚述,应悉改正。吾辈今日学问,只是遵朱子之意。朱 子之意,即圣人之意。” (卷1 )陇其痛惜 “自明中叶以来,学术坏而风俗乖” ,提出 “今之为世道计者,必自羞乞播、贱垄断、闢佛老、黜阳儒阴释之学始。而是编之中,亦三致意焉” (自序) 。本书依《四书》各章阐述己意,又援引其他各家之说以评论阐释。所征引计有刁蒙吉、饶双峰等数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 “其间融贯旧说,亦多深切著明,剖析精密。盖朱子一生之精力尽于《四书》,陇其一生之精力尽于章句集注。故此编虽得诸簿书之余,而抒所心得,以启导后生,剀切详明,有古循吏之遗意。” 有《四库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