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炎

- 姓名:黄仲炎
- 别名:字若晦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黄仲炎,字若晦。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人。南宋经学家。穷经笃古,老而不第。著有《春秋通说》十三卷,主直书事迹,义理自明。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黄仲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历代名医蒙求
本书2卷,医史著作,南宋周守忠(榕庵)撰。书成于嘉定十三年(1220年),本书上自三皇、下迄宋代,记录了202位医家的医事活动,将历代文史和医籍中所载名医事迹,医锦典故,加以汇集,用韵语形式,上下各以四字为联,每联下加注材料出处。对于了解我国医学历史之发展,颇资参考。如该书首联为“神农百草,虑羲九针”,前者以《史记》记载炎帝神农氏“始尝百草,始有医药”为依据;后者则以《帝王世纪》记述之虑羲氏“制九针,以拯夭枉”为资料来源,使人读韵语便于记诵,读注文又颇便了解名医事迹,故名《历代名医蒙求》。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部分名医的生平、籍贯、主要著作;二是历代医家的奇闻轶事和病案选编;三是部分药名考证和神话传说。本书作为文献考证性著作,尚不够严密。但全篇韵语珠连,妙趣横生,广收博览,史料丰富,对于了解宋以前医事活动,仍不失为较好的参考书。【异体字较多,请对比PDF图片阅读】
贪欣误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新刻绣像小说贪欣误》,六回,题“罗浮散客鉴定”,作者不详,有清刻本。六回即六个故事。故事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世态人情,富有生活气息。第一回“王宜寿”,言王基因无子嗣,娶妾柳柔条,生子王宜寿后,被大妇安氏所逐,在外行乞,凤凰山古庙安身,由帝君之助,托梦其子,宜寿登高涉险,与母相会。第二回“明青选”,言秀士明青选,学了道术,解救了周森夫妇冤案,成就了妓女玄英的婚姻。
梁武帝演义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称《精绣通俗全像梁武帝西来演义》,一名《梁武帝全传》,十卷四十回。永庆堂本题“天花藏主人新编”,永庆堂为清康熙问书坊,天花藏主人为清初著名小说家,参见附录小传。亦有论者怀疑此书并非出于天花藏主人之手。今存永庆堂余郁生刊本、绍裕堂刊本、嘉庆间抱青阁刊本、咸丰间重庆裕国堂刊本,后三种均系据永庆堂本重刻。现有春风文艺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校点本。
玉玦记
明代传奇剧本。郑若庸撰。《曲品》著录。写山东王商,上京应试,妻秦庆娘赠以玉玦,欲其决意早归。王商落第,留居临安,结识钱塘妓女李娟奴。金军掠山东,秦庆娘避难途中,被降金叛将张安国所虏,剪发毁容,誓死拒绝张安国的强婚。王商金尽被妓院逐出,得道士吕公帮助,暂寓庙中,发愤攻读。李娟奴复识富豪昝喜,待其资财罄尽,遂与鸨母毒杀之,投于江中。数年后,王商状元及第,奉命劳军,归途为金军所执,囚于金山寺,乘夜斩将,逃回都中,以功授京兆尹。李娟奴谋财害命案发,由王商审理,处以极刑。会元帅张浚破张安国军,送俘囚入都,王商发现庆娘,夫妻得以团聚。剧情与唐人小说《李娃传》有相似处,但作者一反同情妓女的立场,而是谴责她们无情无义,凶狠毒辣,以另一侧面暴露了封建社会的丑恶面目。全剧头绪纷繁,显得芜杂。文辞典雅工丽,好用故事,上承《香囊》,下开《明珠》、《玉合》诸剧骈绮之风气。今存明万历间金陵富春堂刻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以影印。另有《六十种曲》本,较为流行。
宾退随笔
凡三十八则,记有清一代朝野故实,如“孙尔准为年羹尧之子”、“世宗杀允禔”、“翁同龢荣禄交恶”、“太后下嫁”等等。此书为清代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作者撰写《大乘无量寿经解》后,又著此本《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何以故?作者于本书前言中说:‘今生幸遇这个无上宝典—《大乘无量寿经》,感恩不已,是以一注再注,愿一切有缘人同沾真实之利。’据作者在京弟子在后记中说:‘此本《白话解》乃黄念祖居士未竟之作。写此注解时提出三个指标:(一)不是把《大经解》翻成白话,而是在讲授《大经解》录音基础上大删特删,力求精简,通俗易懂,中心突出。(二)虽然简明通俗,但不失《大经解》原有的深度。(三)在此基础上还要有突破。’由此可见《白话解》并不亚于《大经解》。作者弘法,一解再解,读者修学,亦应一读再读,益增胜解,咸归净土。因本书仅写至《三辈往生品》之上辈往生部分,未竟部分,需有愿者依照作者讲授《大经解》之录音(即《无量寿经讲座》全部七十盘,已出版发行)整理。我们期望黄老弟子如同黄老一样,发大誓愿,完成黄老未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