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闰章

施闰章
  • 姓名:施闰章
  • 别名:字尚白,一字屺云
  • 性别:
  • 朝代:明末清初
  • 出生地:宣城(今属安徽)人
  • 出生日期:1619年
  • 逝世日期:1683年
  • 民族族群:

施闰章(1619年—1683年),明末清初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蠖斋。宣城(今属安徽)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由刑部主事官江西布政司参议,分守湖西道。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因卷中有“清彝”2字,险被摈弃,经人力辩,才得以名列二等,授翰林院侍讲,参加纂修《明史》,后转为侍读学士。


施闰章的祖父、父亲都是有名的理学家,他却以诗名闻世,并著有诗歌批评著作《蠖斋诗话》。他认为,“所谓诗家三昧,直让唐人独步。宋人要入议论,着见解,力可拔山,去之弥远。”又说:“一落宋贤,便多笨伯。”推崇唐诗,对宋诗不满,并主张作诗要有学力,注重修养,言之有物,反对虚华空泛。曾说:“诗如其人,不可不慎,浮华者浪子,叫嚎者粗人,窘瘠者浅,痴肥者俗,风云月露,铺张满眼,识者见之,直是一叶空纸耳。故曰,君子以言有物。”(《蠖斋诗话》)


施闰章诗在清初与宋琬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包括他分守湖西时及其以前所创作的古体诗。这些诗多能反映下层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揭露清兵烧杀抢掠的暴行,以及贪官污吏对百姓的欺压勒索,具有很强的现实精神。如《牵船夫行》描写百姓被迫为清兵拉纤的苦难生活:“自从伏波下南粤,蛮江多少人流血?绳牵不断肠断绝,流水无情亦呜咽。”《西湖行》写灾荒之年,官吏逼租逼赋,民不聊生的惨状。


后期主要指他晚年所作的五言近体诗。这些诗学唐王孟韦柳一派,追求空灵蕴藉的情致,如《过湖北山家》:“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诗意淡泊,情趣悠深,字稳句炼,以法度工力见长。王士禛《池北偶谈》曾将其“秋风一夕起,庭树叶皆飞”一首律诗比之“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的《古诗十九首》,并说施诗“温柔敦厚,一唱三叹,有风人之旨,其章法之妙,如天衣无缝,如园客独茗。”


施闰章亦能文,其文章内容繁杂,有史论、考据、辨析理学、诗文序,其中以史论写得最为出色,曾得时人好评。其古文学欧阳修、苏轼,表现出“意静气朴”(魏禧《愚山先后集序》)。总体上看,平庸之作较多,成就远不及其诗。他尚能词。词风婉约,遣词秾丽,如〔沁园春〕《偕友看杏花作》:“正草芽初茁,横铺翡翠,水泉新涌。”“看日烘云暖,蝶醉蜂痴。”


著有《学余堂诗集》50卷、文集28卷、别集4卷、补遗6卷。

施闰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简·爱

简·爱

184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这部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反映了夏洛蒂不幸的童年、少年和苦难的人生遭遇。小说讲述了一个贫民女子的故事:主人公简·爱父母双亡,被有钱的舅舅收养,受到舅母和表兄的虐待,后被送到慈善学校度过悲惨的生活,毕业后到桑菲尔德做了罗彻斯特的家庭教师。其间,与罗彻斯特思想上产生共鸣而相爱。结婚前夕,简发现罗彻斯特已有一个患精神病的妻子,她毅然出走,四处流浪,在饥寒交迫中被里弗斯牧师兄妹收留。后发现里弗斯兄妹原是她的近亲,而她的叔叔死后曾留给她一笔遗产,简心中怀念着罗彻斯特,拒绝了牧师的求婚。当简·爱再回到桑菲尔德时,发现罗彻斯特的妻子放火烧掉了庄园并死于火中,而罗彻斯特为救妻子双目失明。小说以简·爱同经济破产、身体伤残的罗彻斯特结婚而结束。作者以流畅的文字,朴素的语言,坦率的创作态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感情真挚、细腻,心地纯洁、善良,善于思考,爱憎分明,自尊自强的女性,小说深刻揭露了慈善事业的虚伪性,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妇女摆脱男子压迫和歧视的要求。主人公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和社会的重负,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反抗精神,使作品成为英国小说中不朽的经典之作。1980年上海译。本文出版社出版了祝庆英的中译本。夏洛蒂一生创作了《教师》、《雪莱》、《维耶特》等多部小说,这些作品大多以作者自己的生平和生活感受为创作基础,读来亲切自然。马克思将作者和狄更斯、萨克雷并列,称之为“出色的一派小说家”。

近事会元

近事会元

五卷,北宋李上交撰。据钱曾《读书敏求记》说,李上交退寓钟陵以后,搜寻近史及小说、杂记之类,共五百余事,分为五卷,以其掇录近事之元始,故定书名为《近事会元》。其书卷首有李上交自序,谓其书成于嘉祐元年(1056)。书中主要记述唐武德(618—626)以来至后周显德(945—959)年间典制、舆服、地理及杂事细务等。所采《唐书》及《五代史》居十分之七八,其馀取自小说、杂记等。《唐史》所失记者,此书颇多记载,可补正史之不足。第一卷至第三卷主要记载宫殿之制、舆服之制、官制、军制、六部掌故等。第四卷主要记载乐曲、州郡沿革等。第五卷记载遗闻琐事,也有关于典制的。其书以记载典章制度为主,体例在崔豹《古今注》、高承《事物纪原》之间。书中所记“霓裳羽衣曲考证”等,极其精核。足资治文史者参考。今传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本、《守山阁丛书》本、《畿辅丛书》本等。

神女赋

神女赋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粱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它是《高唐赋》的姐妹篇。神女“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粱;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用鲜丽的词藻,从多方面比喻一个“五色并驰,不可殚形”的神女。这种美的境界,“他人莫睹,王览其状”,虽然“乐之无量”,然而“交希恩疏”。《高唐赋》中的美女,“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而这篇《神女赋》中,楚襄王在神女面前,只可观赏,不能据为己有,这是《神女赋》的深刻寓意所在。尽管楚王思念神女,“惆怅垂涕”,通宵不眠,“求之至曙”,失去常态,而仍然不能如愿,神女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神女赋》与《高唐赋》对汉代辞赋作者有较大影响,但同《文选》收入的其他3篇赋一样,历代学者对《神女赋》是否为后人伪托,有不同看法。

献贼纪事略

献贼纪事略

作者无名氏。不分卷。本书主要记述明末陕西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事迹,对其起义始末记述较为完整,是研究明末农民起义大西军的重要资料。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整理本。

大乘四法经释抄

大乘四法经释抄

大乘四法经释抄,一卷,佚名,编号二七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