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顺孙

赵顺孙
  • 姓名:赵顺孙
  • 别名:字和仲,号格庵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缙云云塘人
  • 出生日期:1215
  • 逝世日期:1277
  • 民族族群:

赵顺孙(1215—1277),字和仲,号格庵,缙云云塘人。出生儒学世家,8岁能诵解九经。宋嘉定十五年(1222)赐童子出身,勤奋苦读三十年,春秋两试皆名列榜首 。淳祐十年(1250)进士。初授教授,应召赴试,升秘书省正字兼景献府教授,继晋校书郎,添差婺州通判,后因母丧解任。咸淳元年(1265)任秘书郎兼崇正殿说书,后任监察御史兼说书、右正言左司谏、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兼侍读。刚直不阿,敢诤谏,抨时弊。鉴于宫廷挥霍奢侈,库藏空虚,疏奏多次,请求除弊厉治。荐举、弹劾,均为度宗嘉纳,并比之为富弼、苏轼。曾力陈权臣贾似道弊端,劾黜贾侄。及蒙古军南侵,襄阳危急,贾似道匿报军情,顺孙疾与之辨,忿然出朝,朝中震肃,称之为真御史。五年,以吏部侍郎召迁尚书。次年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八年,任同知枢密院事,复上卫国征守御敌之策,遭贾似道拒绝。又授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归里养病。十年,授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代民输税数十万,知时局不可为,不久辞归,忧愤成疾,拒医绝药而卒。著有《奏草》29篇、《四书纂疏》10卷、《近思录》、《精义录》、《孝宗系年录》、《中兴名臣言行录》、《文集》等。

赵顺孙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青溪漫稿

青溪漫稿

明代诗文别集。倪岳(字舜咨)著。倪岳是倪谦之子,谦谥文僖,岳谥文毅,父子俱得谥,自倪氏始。其集24卷。岳稿旧为其嗣子中书舍人霦所藏,正德年间熊桂刻于徽州。此刻本目录后有夹行注云:“文毅倪公《青溪漫稿》诗文七十八卷,《讲章奏议》二十一卷,南畿提学莆田黄公刊行二十四卷。”看来,24卷本是个选本,凡赋、诗、诗余、致语9卷,经筵讲章1卷,奏议4卷,颂表赞箴铭1卷,记1卷,序3卷,书说题跋策问1卷,碑及神道碑1卷,墓表志铭2卷,传、哀辞、诔、祭文1卷。前有李东阳序。《四库全书》著录本也是24卷本。李序评其集说:“诸疏亦尝考古义,稽故典,极陈利害,辞严理正,深得古人告君之体。至词赋碑表序记著述赋咏之作,长篇大章,泉涌山出,情兴逸发,事理兼备。”显然是过誉之辞。其实,倪岳的诗文成就不如其父倪谦。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明张爵编写。张爵,为嘉靖时人。他“见公署所载五城坊巷必录之,遇时俗相传京师胡同亦书元”,而采辑成篇,于嘉靖三十九年 (1560) 后刊行。书分五城: 正阳门内皇城两边为中城,崇文门内街东往北至城墙及东城外为东城,宣武门内街西往北至城墙及西城外为西城,正阳、崇文、宣武门外为南城,地安门往北至安定、德胜门内为北城加以介绍,对这五城的三十三坊的名称、方位以及各坊的胡同都作了记述,同时还附载了京师八景、古迹、山川、公署、学校、花囿、仓场、寺观、祠庙、坛墓、关梁的名称。是书记载简明、条理清晰,书前并附有总图一幅,查看起来十分方便。是书为了解明代京师情况提供了有益的资料,并可作为研究当时皇城规模、建置和用途的参考,从而想见当时帝王和京师百姓们绝然不同的生活。是书曾为朱彝尊编纂的 《日下旧闻考》所引用,光绪《顺天府志·世文志》也予以记述。今天北京旧城已经过了很大改造,发生了诸多变化,是书作为认识北京地理历史的作用,已很珍贵,但是书出版后,极少单行本流传。196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此书。1983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将是书与 《京师坊巷志稿》 合订再次行世

苏子瞻风雪贬黄州

苏子瞻风雪贬黄州

元杂剧剧本。 一作《苏东坡贬黄州》。简名《贬黄州》。费唐臣撰。末本。描写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故事,对封建官场的黑暗和世态炎凉,都有所揭露。如写御史李定用断章取义、曲解原作的手法,弹劾苏轼"托吟咏而谤讪朝廷"。又如写苏轼谪居黄州时,杨太守对他冷酷无情。当他奉诏回朝时,杨又赶来巴结。作者通过苏轼的遭遇,鞭挞了"清浊不分,仁义不存"、"仗富欺贫,倚势欺人"的黑暗社会现象。

皇朝平吴录

皇朝平吴录

「皇朝平吴录上」,原脱「皇朝」、「上」,本卷分三节,后两节题为「皇朝平吴录中」、「皇朝平吴录下」,据补。皇朝平吴录,一卷,未着撰人姓氏。载元末张士诚据吴始末,起元顺帝至正十三年,迄明太祖吴元年。今传世较广有吴宽平吴录(明金声玉振集作皇明平吴录)。简核二书,稍有异同。又四库全书总目卷五二载:「千顷堂书目别载有黄标平吴录一卷,与此书同名(指吴宽平吴录),其书见陆楫古今说海中。」查古今说海,无是文。本篇姑作阙名。

佛法在人间

佛法在人间

惟贤法师的《佛法在人间》一书除了涵括长老北京弘法周的全部讲演、开示外,还辑录了长老其他时间来北京开会时在宾馆里给弟子们所作的方便开示,以及截至2008年7月所整理出来的所有问答。这些开示和问答,对于未入佛门、初入佛门、入佛门修行多年仍不得其要旨者均有指导意义。佛教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与封建迷信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样的见解才是佛法中的正见?什么样的修行才是正确的修行?如何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体悟佛法?细心的读者在本书中自会找到答案,因此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条适合自己的修行道路,就了然于心。

莹山清规

莹山清规

凡二卷。日僧莹山绍瑾撰。又作莹山和尚清规、洞谷清规。系参酌古来各种清规而作,为集曹洞宗丛林清规之大成者。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册。本书详说日用、月次、年中诸行事,乃绍瑾于□树林、洞谷二处所行之清规,每一条皆折中佛祖戒规之过严与不及处,并附录绍瑾所着之坐禅用心记、三根坐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