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献忠

- 姓名:徐献忠
- 别名:字伯臣,号长谷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华亭(今属上海)人
- 出生日期:1469年
- 逝世日期:1545年
- 民族族群:
徐献忠(1469年-1545年),明代诗文作家。字伯臣。华亭(上海松江)人。嘉靖三年(1524)以文自记在瑁湖所构太玄亭。嘉靖四年中举,再试不第,授奉化知县。嘉靖二十三年,因傲抗上司沈恺,被挤去职。乐吴兴山水,遂徙居其地。嘉靖二十六年,曾游宜兴土洞,作《秋日阳羡舟中》诗。嘉靖三十九年,刊刻所辑《吴兴掌故集》17卷。嘉靖四十三年,刊刻所著《长谷集》15卷。病卒于吴兴。他善赋,曾作《白莲》、《羽扇》、《芦汀》、《灵泉》诸赋,皆为时人所诵。尤其是他所作的《布赋》,述说妇女织作之苦、官吏征敛的残酷。他亦能诗。诗风开爽清逸,如“林密交加树,山迷去经云”,“回暮牛羊下,时同麋鹿群”,“门临绝壁高于鸟,竹引泉流曲似蛇”,“别浦烟光分蟹含,隔林晴日上鱼梁”等。他亦善文,文多小品。他著述甚丰,还著有《乐府原》15卷,辑《六朝声偶集》、《百家唐诗》100卷,《山房九笈》、《水品》2卷等。生平事略见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八九《徐献忠墓志铭》、《明史》卷二八七、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一四、《国朝征献录》卷八五等。
徐献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疯狂下午茶
《疯狂下午茶》,又译为《奎因冒险史》,是美国推理小说家埃勒里·奎因的短篇小说集,初版于1934年。本书包括11个短篇:分别为《非洲旅行者》、《吊死的特技演员》、《黑便士》、《有胡子的女人》、《三个跛子》、《隐形的仰慕者》、《柚木烟盒》...艾勒里身穿宽松的英格兰斜纹软呢,沿著大楼走廊前行,经过一群高声喊叫的学生,来到标有「应用犯罪学/昆恩先生」的门前──艾勒里.昆恩要开班授课了!昆恩带领三名资赋优异的大学生,来到理查探长负责侦办的命案现场,要如何从破碎的手表、刚刮过胡子的脸、壁炉中的灰渣,找到破案线索?这三位大学生能早昆恩一步揪出真凶吗?纽约市接二连三发生书籍失窃案,发生的原因很可能跟珍稀邮票「黑便士」的失窃有关。这枚附有维多利亚女皇签名的邮票究竟流落何方?被害者留下的死前遗言往往是破案关键,这回,画像上的女子被加上不该有的胡子,是被害者的暗示还是凶手的误导?艾勒里曾经参与侦破好几百件案子,他坚持没有一件比「玻璃圆顶钟案」更简单了。「只要具备基本的代数知识,就会发现这和解方程式一样容易。」想来试试看吗?艾勒里.昆恩准备了十一个有趣的案子,邀请您与他一较高下!
十五少年漂流记
《十五少年漂流记》(Deux Ans de vacances)发表于1888年。书名直译为《两年假期》,又名《十五少年》、《十五小豪杰》、《荒岛奇遇》。描述了一艘载着十五个少年的帆船在暴风雨中遇难,漂流到荒岛上,坚强的十五个少年团结一心,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勇敢地面对并战胜残酷的自然环境,经过伊范森和凯特两位大人的带领下,打垮了凶狠的沃尔斯顿一伙,经历两年的时间,终于回到了故乡的故事。
新笑史
近代笑话作品集。吴沃尧(趼人)撰。共19篇。最初发表在梁启超主办的《新小说》第1卷第8号和第2卷第11号。1957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卢叔度汇注的《俏皮话》收有此书。作者写作这些笑话的目的在于,他认为历代的笑话、小说原本不少,但大多是陈陈相因,没有新意识、新趣味,尤其是《笑林广记》一类的书虽为妇女儿童所熟知,但内容俚鄙不文,对读者没有好处,只能将他们导入歧途,为改良故而写作了《新笑史》。这些笑话辛辣地嘲讽了腐败的清廷。《德寿笑话》揭露清代一方大员德寿的昏庸无知,《问官奇话》讽刺了清朝官吏的丧权辱国,《梁鼎芬被窘》嘲笑了官僚们的狼狈丑态,有很强烈的反帝反封建色彩,就是很好的例子。
太公阴谋
《隋书·经籍志》子部兵家类著录:“《太公阴谋》一卷。”撰者自注云:“梁六卷。梁又有《太公阴谋》三卷,魏武帝解。”盖《太公阴谋》梁时尚有六卷,而撰修《隋志》时只剩一卷。云“梁又有《太公阴谋》三卷,魏武帝解”乃魏武帝《解〈太公阴谋〉》三卷。该书乃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姜尚)所作的一部兵书。《汉志》的《诸子略》道家(刘歆《七略》入《兵书略》)著录:“《太公》二百三十七篇,《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兵》即《太公六韬》,《言》即《太公金匮》,《谋》即《太公阴谋》。“兵事”之权谋当然秘密,自然其“谋”可称为“阴谋”(“阴”的古义有隐晦、秘密之义),如《战国策·秦策》二:“张仪反(返)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史记·吕不韦列传》:“太后乃阴厚使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上条论证《六韬》为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之作,从原则上说那些证据也是考证《太公阴谋》的证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一于辨证《六韬》中云:“《汉志》著录之例,只以著书之人题其书,而不别著书名,《老子》不名《道德经》,《淮南》不名《鸿烈》,《蒯子》不名《雋永》,故《太公》之书不名《六韬》《阴谋》《金匮兵法》等也,至《隋志》乃著之耳。”其言甚是。唐元和(公元806—820年)前后马总摘编《意林》有《太公六韬》六卷、《太公金匮》二卷,而无《太公阴谋》,盖经安史之乱而亡佚。清人汪宗沂辑有《太公兵法逸文》一卷。其中有注明为《太公阴谋》之逸文者。
读易大旨[标点本]
清孙奇逢撰。五卷。《孙夏峰全集》本。此书系孙氏入清后流寓河南时所作,其意主于阐发义理,推戒人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前有《自序》云:至苏门始学《易》,年老才尽,偶据见之所及,撮其体要,以示门人子弟。原非逐句逐字作解,故曰《大旨》。其门人耿极为之校订。末附‘兼山堂问答’及与三无道人李崶论《易》之语,别为一卷。崶,雄县人,奇逢所从学《易》者也。后奇逢曾孙用正复取其论《易》之语散见他著述者五条,汇冠卷首,题曰《义例》。《跋》称:原本序文、凡例皆阙,故以是补亡。案奇逢说《易》,不显攻图书,亦无一字及图书。大意发明义理,切近人事,以《象传》通一卦之旨,由一卦通六十四卦之义。凡所训释,皆先列己说。后附旧训。其平生之学,主于实用,故所言皆关法戒,有足取焉。”
墨薮
书法论丛。旧题唐韦续撰。二卷。附 《法帖释文刊误》一卷。是书为汇辑前人论书短篇而成。其在此书中所辑二十一篇,不尽著撰书人氏,或加删节,以至因此疏失,使难加深察;后来论书法者又多为依据,遂至舛误杂乱,难于究诘。上卷为五十六种书、九品书人、书品优劣、续书品、梁武帝评、笔阵图等凡十项;下卷为张长史十二意法、王逸少笔势、卫恒书势、徐氏书记等凡十一项。书中所记,止于唐文宗时柳公权事,当出于开成(836年)以后人撰。然是否韦续所纂,未可论定。所述历代书法原委,及各家评论,颇为详备。其中大部分为法书要录所有,惟标题编目不同,且多选辑杂错。明代程荣校刻时附《法帖释文刊误》一卷于后。《郡斋读书志》有《墨薮》十卷,高阳许归与编,则别为一书。有明程荣刻本、《唐宋丛书》本、《格致丛书》本、《四库全书》本、《十万卷楼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