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六鸿

- 姓名:黄六鸿
- 别名:字思湖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西新昌(今江西宜丰)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黄六鸿,字思湖,清江西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康熙九年(1670年)以举人为山东郯城县令,改河北东光县令。后入朝为谏官,寻致仕。顺治八年进士,曾任山东郯城、直隶东光知县,官至礼科给事中。有《福惠全书》32卷。
黄六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余师录
四卷。宋王正德撰。王正德其字号、籍贯、仕履及生卒年已均不可考。著有《余师集》共四卷。书前有王正德自序,称成书于绍熙四年 (1193)。书中辑前人评论诗文之语,上自北齐下迄于宋,然编次体例并不以时代为序。内容以常见者居多,也包括当时的遗籍。宋人论文,多区分门户,务为溢美、溢恶之辞。此书采集众说,不参论断,去取之间,颇为不苟。据序称:“是书《宋志》不著录。《文渊阁书目》载王正德《余师录》一部,一册,亦久无传本。惟载于《永乐大典》中,首尾虽完备,却不分卷数。今约略篇页,定为四卷。”有《永乐大典》本。
南宋院画录
国画史著作。八卷。清厉鹗撰。此南宋院画系指南宋御前画院之画。按南宋自从与金和议之后,于临安湖山歌舞,务在粉饰太平,于是乃仿宣和之故事,置御前画院,以侍候品玩。其所作之画亦即简称“院画”。当时如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等,有“四大家”之称。虽不免有工巧之处,不完全同于北宋,但其初尚有许多宣和旧人,流派相传,因此也各臻工妙,非后人之所能及。所以断素残缣,后世人仍以为宝。厉鹗曾作《宋诗纪事》、《南宋杂事诗》,对宋代之事最为博识。于是便考院画之本末,而作此书。书前有康熙六十年(1721)自序。卷一为“总述”一篇,温谈院画的一些情况。然后七卷记李唐以下九十六人,每人详其事迹,而以诸书所藏真迹,题咏之类附于其下,叙述颇详。此书中所述皆标明所自出处。书中也有少量失误处。此书主要版本有:路有抄本、八千卷楼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本。
素问要旨论
医经类著作。金马宗素撰。八卷。宗素,平阳 (今山西临汾) 人。从师于刘完素,另著有 《伤寒医鉴》、《伤寒钤法》。是书约成书于大定二十六年 (1186)。卷一为彰释元机,卷二为五行司化,卷三为六化变用,卷四为抑怫郁发、元机胜复,卷五为六步气候,卷六为通明形气,卷七为法明标本,卷八为守正防危。主要论述五运六气在医学中的运用,并绘有五运客图、五气经天天图、天符岁会图等三十四图,以图配论,进一步阐发运气之理。所论皆宗《素问》七篇大论,从概念到原理、推演方法、变化规律、与疾病关系等,条分缕析,明了易懂,为阐发 《内经》运气学说佳作。《素问要旨论》原为刘完素之作,早无传本。有人认为是书即本于刘氏之书经宗素重编而成,此说可信。有清抄本。
上清太一金阙玉玺金真纪
《上清太一金阙玉玺金真记》,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或隋唐。唐王悬河《三洞珠囊》卷五、《上清道类事相》卷二引《太一金真记》,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玄部神符类。本篇从南北朝道经中辑录十余种符箓。言修炼存思服符之法。篇中所载有度命飞仙符、度世符、仙生符、升天符、除过符、龙秘虎符等。另有生灵九有符、除百病符、达视符等,仅有名称而无符文。
何仙姑宝卷
一名《吕祖度何仙姑因果宝卷》。清佚名撰。二卷。三万余字。宣讲吕洞宾成仙得道后,赴王母蟠桃圣会,见八仙尚少一女仙,故下凡超度何仙姑。何父逼女儿招夫生子,阻其参禅悟道。历经曲折,何女以其意坚终为吕祖度为神仙。成仙后亦下凡再度其父母,在天堂合家团聚。是书宣神仙道祖事,旨在阐“十磨十难成仙子,不磨不难不成神”,劝诫世人诵经向善,脱尘世苦海,故其现实意义并不大。吕祖、何仙姑“对药”一段,以药喻世警时,精彩独到,耐人寻味,语言精巧。为研究八仙传说提供宝贵资料。有光绪十六年(1890)常州乐善堂刊本,宣统三年(1911)刊本。
占察善恶业报经
隋外国沙门菩提登译,婆伽婆住耆阇崛山,示广博严净无碍道场,说甚深根聚法门。坚净信菩萨,为末世众生请问方便,佛令转问地藏菩萨。地藏为示三种轮相,占察三世善恶业报,兼示忏悔之法,次示一实境界。二种观道,及示善巧说法,安慰怯弱,离相违过,此诚末世救病神丹,不可不急流通。僭述玄疏。及行法,以公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