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迪

希迪
  • 姓名:希迪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希迪,宋代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于杭州一带宏法,号‘武林沙门’。系可堂师会之弟子、善熹之同门。与道亭、观复、师会并称为宋代华严四大家。师会对观复所撰之五教章折薪记,有所责难。师会与善熹曾作‘五教章复古记’三卷,阐释华严圆顿之旨,师亦作‘评复古记’一卷,书中之主张皆依准于师会之说。宁宗嘉泰元年(1201),师作‘注华严同教一乘策’一卷,忠实注解师会之华严同教一乘策,并驳斥宗豫、观复之说。嘉定十一年(1218),作华严五教章集成记六卷(今仅余卷一),广搜清凉澄观、圭峰宗密、可堂师会等人之精义。

希迪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处女地

发表于1876年,是屠格涅夫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他反映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生活斗争的又一部艺术性的编年史。巴金根据1929年万人丛书版同1906年屠格涅夫小说集版两种英译本进行翻译,译文1944年6月由桂林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现存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巴金译文全集》第3卷。小说的题词点明了主题: “要翻处女地,不应当用仅仅在地面擦过的木犁,必须使用挖得很深的铁犁。”这是7年后病故的屠格涅夫留给俄国青年的遗嘱。小说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民粹派“到民间去”的活动。作者同情“民粹派”,颂扬了民粹派基层人员的正直、热情、淳朴和英勇,同时也指出了民粹派脱离农村实际,把农民理想化的弱点。屠格涅夫坚持反农奴制的一贯立场,讽刺保守派,但他不相信革命斗争,而是推崇自上而下的温和的改良。后来在谈到题词的涵义时,他着重指出:“我的题词中的‘铁犁’不是指革命,而是指教育。”

奥诺丽纳

最初于一八四三年三月十七至二十九日在《新闻报》上连载。一八四四年由波泰书屋出单行本,划分为四十章,各章都有标题。同年编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四卷时,取消了分章和标题,编排在《莫黛斯特·米尼翁》与《入世之初》之间。后作者又将本篇调到《被遗弃的女人》之后,《贝阿特丽克丝》之前,纳入“不如意的爱情”系列中。在这一系列作品里,作者不仅提出了家庭、婚姻、爱情问题,也提出了道德、法律、宗教问题。奥诺丽纳不满于自己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追求独立、自由和激动人心的爱情。她抛弃了财产和丈夫,随情人出走,却又因失去财产而遭到遗弃。

十二金钱镖

宫白羽的长篇武侠技击小说《十二金钱镖》曾连载于1938年天津《庸报》副刊。1939年由正华学校印行出版,共8卷。作品描写飞豹子袁振武图占师妹未遂,与师弟十二金钱镖俞剑平结怨。20年后,飞豹子聚众劫镖,以报怨恨。镖客俞剑平拔剑出山寻镖,获悉贼踪,巧定六路排搜之计。飞豹子亦布天罗地网,诱捕众镖客,卒激起群雄争斗的场面。作品采用中国旧通俗小说的模式,借鉴新文学的表现手法。注重人物个性特征的刻画,富有人情味道;故事情节不落旧小说的窠穴。作者说:“我愿把小说中的人物,还它一个真面目,也跟我们平常人一样。好人也做坏事,坏人也许做好事。等之,好人也许遭恶运,坏人也许获善终,你虽然不平,却也没法,现实人生偏是这样!”作品出版后曾风靡一时,受到读者的青睐。建国后,多次再版,特别在港台、东南亚地区颇有影响。

续诗话

宋代司马光作。又名《司马温公诗话》、《司马光诗话》、《司马君实诗话》、《司马太师诗话》、《迂叟诗话》。1卷,共28则。光有《传家集》已著录。为续欧阳修《六一诗话》而作,亦偏于记事。所记诗人轶事,有价值珍贵者,所下断语,极见眼光不凡。据作者自称,欧阳修的“《诗话》尚有遗者,欧阳公文章名声虽不可及,然记事一也,故敢续书之”。因此书为续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而作,故称《续诗话》,在内容上也明显的承续《六一诗话》。如此书中的“惠崇诗”条、“九僧诗集”条均续《六一诗话》中的“国朝浮图”条,“科场程试诗”条续《六一诗话》中的“自科场用赋”条,“王绅作宫词”条续《六一诗话》中的“王建宫词”条等。

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

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一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摩译,明沙门智旭笺要,云昉(弘一大师)校并补释。

摩利支天经

不空译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之略名。又指陀罗尼集经第十所摄阿地瞿多译之摩利支天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