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米亚京

- 姓名:扎米亚京
- 全名: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扎米亚京
- 性别:男
- 国籍:前苏联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84.02.01
- 逝世日期:1937.03.10
- 民族族群:
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扎米亚京(Евгений Иванович Замятин,1884.02.01—1937.03.10),白银时代作家。 苏联作家、造船工程师。是十月革命后对苏维埃文学具有巨大影响的作家之一,以其风格独具的民间口语叙述文体和幽默讽刺的笔墨驰誉文坛。
扎米亚京出生在俄罗斯帝国坦波夫省列别姜(目前隶属利佩茨克州),距离莫斯科300公里(186英里)。他的父亲是东正教牧师和学校校长,母亲则是音乐家。扎米亚京在1922年回忆说“你会看到一个非常孤独的孩子,没有同年龄的同伴,他的母亲演奏肖邦时会跑到钢琴下面。”
1902年进入彼得堡工学院攻读造船工程学,其间积极参加革命活动,两次被流放。叶扎米亚京毕业后,担任俄罗斯帝国海军的工程师。1912年,扎米亚京发表了《外省小城》,备受文学界关注。1914年创作了《老远的鬼地方》却遭查禁。
1916年,他被派往英国监督破冰船建造,住在泰恩河畔新堡一段时间。
扎米亚京后来回忆说“我在英国建造船舶,看过城堡废墟,听过德国齐柏林飞船投掷炸弹的重击声,并创作《岛民》。我很遗憾没有看到二月革命,只知道十月革命。这好像我从未谈过恋爱,但是在一个早上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结婚十年了。”
他把这种集象征、幻想、现实于一身的手法,称为“新现实主义”。1917年秋,他回国追随高尔基投人革命后的文化建设工作.
扎米亚京在1917年俄国革命后,编辑几种刊物,并编辑杰克·伦敦、欧·亨利、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和其他作家的俄语翻译作品。扎米亚京最初支持十月革命,但反对紧随其后增加的审查制度。
他的作品越来越讽刺苏联共*党。虽然他支持他们的思想,但之后扎米亚京逐渐反对他们的政策,特别是关于审查制度。扎米亚京在1921年散文中写道“我很害怕,真正的文学只能依靠狂人、隐士、异端、梦想家、叛乱分子和异议分子来创作而存在,而非通过政府官员,但。” 1920年代,这种态度使他的地位遭遇困难。1923年,扎米亚京安排小说《我们》的手稿走私到纽约市。之后《我们》被翻译成英语,于1924年出版。
然后,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扎米亚京在1927年走私俄文文本给斯洛尼姆(1894-1976)、布拉格的俄罗斯流亡期刊和出版社编辑。扎米亚京与西方出版商的交易引起苏联政府大规模挞伐他。因此叶夫根尼·伊万诺维奇·扎米亚京在家乡被列入黑名单。
《我们》经常被视为针对苏联极权国家的政治讽刺,然而还有许多其他看法出现。赫胥黎在1962年写给克里斯托弗·柯林斯的的一封信说,赫胥黎创作《美丽新世界》是受到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反乌托邦小说的影响。《我们》在1994年获得自由意志论者未来主义协会普罗米修斯奖。
扎米亚京也创作一些短篇小说,内容包含对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讽刺、批判。有些故事情节与英国作家杰罗姆·克拉普卡·杰罗姆作品非常相似,他的作品于1917年前曾3度于俄罗斯出版。
扎米亚京的不少作品如《岛民》《我们》和《洞窟》等均可归入科幻小说之列。而最成功之作便是“白银时代丛书”所要介绍给读者的他的《我们》(1920)。作品运用象征、荒诞、幻想、意识流等手段,描写一个发生在一千年后的幻想故事,敏锐地涵纳着对人类未来的深沉思考,被世界文坛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
扎米亚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竞艳
《竞艳》为永井荷风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16年。小说描写东京艺妓驹代,短暂嫁为秋田乡下人家的小妾,丈夫死后又重新回到东京,重操旧业。驹代偶遇年轻时的相好吉冈,吉冈对她重燃热情,她却恋上旦角一丝。吉冈得知后另捧与驹代竞争的艺妓菊千代,而驹代与一丝的婚事也陡起波澜 小说以略带戏谑的笔触描写了艺妓世界的人情世故和其中个人的命运。体现了永井荷风在艺妓世界寻找的旧江户时代的艺术情趣。
传神秘要
肖像画技法论著。一卷。清蒋骥撰。成书于乾隆七年(1742年)以前。《传神秘要》全书凡二十七目:分为传神以远取神法、点睛取神法、眼珠上下分寸、笑容部位不同、取笑法、神情、闪光、气色、用全面颜色法、笼墨、用笔总论、用笔四要、砌染虚实不同、起手诀、用笔层次、鼻准与鼻相参核法、起稿算全面分寸法、全局、生纸画法、礬纸画法、设色层次、用粉、补缀、火气、气韵、白描、临摹。书前有程嗣立乾隆七年(1742年)序文一篇。《传神秘要》作为肖像画技法专论著作,论述极详。近人余绍宋认为“元王思善(绎)所作《写像秘诀》,语焉未详,疑非全帙。得此编补益之,写真一道,可云无蕴不宣矣。”唯编次先后顺序,略嫌凌杂,但持论研析精微,亦有见地。《传神秘要》主要版本为《蒋氏游艺秘录》本、《借月山房汇钞》本、《泽古斋丛钞》本、《四铜鼓斋论画》本。收入《美术丛书》、《画论丛刊》、《中国画论类编》。
南京血祭
长篇小说,阿垅著。《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是一部有关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纪实作品。由于种种原因,该作品直到1987年12月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首次出版。该书是一部为南京之战雪耻的奇书。作者以自己的参战经历写下了这部长篇纪实小说,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这部充溢着血与火、悲愤与抗争的作品依然深深震撼着所有热爱和平的人民。《南京血祭》从全民抗战角度,正面描写中国军民浴血奋战,是当时的填补空白之作,也是对当时效力军国主义、美化侵略罪行、杀人不见血的日本“笔部队”的愤懑反击之作。作者是以带血的写作向世界宣告:“我不相信,‘伟大的作品’不产生于中国,而出现于日本;不产生于抗战,而出现于侵略!”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
简名《张天师》、《风花雪月》。杂剧剧本。元吴昌龄作。四折一楔 子,旦本。本事散见于《博异记》、《夷坚志》及道 教传说。宋官本杂剧有《风花雪月爨》,金院本 有《风花雪月》二本。剧写陈世英赴举经洛阳, 寓叔父陈全忠太守宅。中秋夜醉后玩月鼓琴, 时月宫桂仙为罗睺、计都二星所缠,赖琴声感 动娄宿星前往搭救。桂仙深感世英,遂潜下人 间,偕封姨、桃仙至世英馆中,酌酒交欢,并约 以明年此夕再会。后世英相思成疾,适张天师 过,谓全忠园内有花月之妖,遂设坛勾摄梅、 菊、荷、桃及风、花、雪、月诸仙毕至堪问。诸仙 咸怨桂仙思凡而累及众,各以词折辩。天师问 明,牒往西池众仙之总长眉仙处置。以桂仙为 酬恩下凡,情有可矜,竟得释免。而世英疾亦 愈。《曲海总目提要》评此剧:“盖必当时举子秋 榜获隽而不能得志于春闱者,故剧中以桃、桂 二仙偕至,桂仙留而桃仙不留,是其寄托也。” 清梁廷枏《曲话》称此剧“布局排场更能浓淡疏 密,相间而出”。明朱有燉有《张天师明断辰钩 月》,即据此改作。今存《元曲选》本。
五代会要[标点本]
三十卷。五代王溥撰。王溥乃五代后汉进士出身,做过秘书郎,后周时做到中书侍郎、平章事、右仆射,故详于五代见闻。在本书中,他根据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0年诸朝实录及旧事传闻,分类记述其典章制度,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编成后与《唐会要》同时进呈朝廷。原书共五十卷,今仅三十卷,卷一至六记宫中制度、卷七记乐、卷八记礼、卷九记刑、卷十至十一记天文、卷十三至二十四记官制、卷二十五至三十记民族与周边关系。五代时期史料贫乏,王溥之《五代会要》系统考察这一历史时期典章制度沿革,且以丰富的史料对一些重要史实进行了补充,尤其是该书从各朝皇帝实录中所引之诸朝诏令、奏议颇多,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现存最早版本为清武英殿聚珍本,光绪年间有江苏书局本,后有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标点本乃以江苏书局本为底本,参校武英殿本、沈缜本和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收藏的传抄本及新、旧 《五代史》、《册府元龟》等而成。
两汉博闻 [四库本]
史钞著作。北宋杨侃编。12卷。侃字子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避真宗旧讳,更名大雅。端拱进士,历官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是编摘录《汉书》、《后汉书》,不依篇第,不分门类,惟简择其字句故事列为标目,而节取颜师古、章怀太子之注于其下。凡《汉书》7卷,《后汉书》5卷。间有疏失舛误,然所录注文中可资补阙、考证者颇多。乾道八年(1172)胡元质删削后刻版印行,已非杨氏之旧。有《粤雅堂丛书》、《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