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崖圆悟

枯崖圆悟
  • 姓名:枯崖圆悟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福清(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枯崖圆悟,字肯庵,号枯崖,福清(今属福建)人。本儒家子,酷好诗文,喜作竹石画。居武夷山十馀年,因听牛歌悟道。出世于福唐大目,淳祐间,住泉州光福寺,后为偃溪径山掌书记。晚年南归,寓朋山。尝以诗文求序于林希逸,林称其“以衲子而弄穷秀才生活”,愿彼此互易,“使运使谈禅,临济孙说文章,各去其病”。著有《枯崖集》,已佚。今存《枯崖漫录》三卷,收入《续藏经》。《江湖后集》卷一六存其遗诗,《山中》云:“花自满意红,草亦无心碧”,《重游清源洞》云:“出鸟江涛白,连云岭树深”,《小立》云:“兰香和雾湿,竹老带藤枯。野水流将合,春山淡欲无”,《真人洞》云:“秋晚涧声涩,月明松影寒”,琢句纤巧,入江湖一派。《全宋诗》卷三四二○录其诗二十九首。事迹见林希逸《悟书记小稿序》、《书史会要》卷三、《图绘宝鉴》卷四、《民国福建通志·高僧传》卷四。

枯崖圆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明太祖文集[四库本]

明太祖文集[四库本]

文集。 明朱元璋(1328—1398)撰。二十卷。元璋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风阳东)人。为明代开国之君,尊为太祖。1368—1398年在位。出身贫苦农家,少时在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他先后击败陈友谅,杀韩林儿,俘张士诚。攻克大都(今北京)灭元建明。力主强化皇杈,分封诸王,并大量赐田,而加强了土地的兼并。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兴修水利,加强屯田,办学校、兴科举。是集初刻于洪武七年(1374),翰林学士乐韶凤编录。此本刻于万历十四年(1586),姚士观、沈铁同校勘,十五万六千余字。正文含诏二卷,制、诰二卷,书一卷。敕命四卷,策问、论一卷,乐章一卷,乐歌一卷,文、记二卷,序、说一卷,杂著一卷,祭文二卷,古诗、歌行一卷,五言、七言律诗、绝句等一卷。收有《即位诏》、《农桑学校诏》等,反映其治国之大政方针,颇具史料价值。有万历十四年刻本,《四库全书》本。此本为四库本,本站也有标点本,可以搜索查找!

雍正四川通志

雍正四川通志

四十七卷首一卷,清黄廷桂纂修。黄廷桂(1691-1759),汉军镶红旗人,字丹崖。康熙末以世荫起家,历任宣化总兵,四川提督,甘肃巡抚,两江、四川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乾隆二十年(1755)任陕甘总督,时值清军入新疆平阿睦尔撤纳及大小和卓之乱,廷桂常先期筹画军需,马驼、粮饷、驿递诸事均合高宗旨意,屡受奖励,封三等忠勤伯。二十四年病死于凉州。《四川通志》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此志条理清晰,体例严谨。其于旧志之阙者补之,略者增之,较旧志为详备。其田赋、边防、土司、兵制诸目记载尤为翔实,可谓信今传后之作。然其仍有因沿旧志之错而错误之处。如唐韦昭度征陈敬暄无功而还,宋岳云为忠州防御使乃遥授之官,俱不应入名宦。卢允文为四川宣抚,乃统制全蜀,应入总部,而不应仅入保宁府。唐之鲜于仲通依附杨国忠丧师南昭,新旧《唐书》均有明确记载,而此志反以其忤国忠而被贬,载入人物,实为荒谬。该志尚有乾隆元年(1736)补版增刻本及乾隆间《四库全书》本。

听来的故事

听来的故事

《听来的故事》选取了当年林徽因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的部分特色篇目,包括沈从文、萧乾、林徽因、老舍、李同愈、李健吾、蹇先艾等名家的经典短篇小说。展现每个作家的不同语言、文字运用的风格,同时也再现了民国时期各地或淳朴、或彪悍的民风,揭示了清后期政府的腐朽、军阀混战、日本入侵背景下,人民生活的迷惘、混乱、艰苦与麻木的现状。

京尘杂录

京尘杂录

四卷。清杨懋建撰。杨懋建字掌生,号尔园。生卒年不详,道光辛卯(1831)举人。该书为笔记体,记京城戏曲艺人之事,与《教坊记》、《青楼集》内容相类。卷一为“长安看花记”,记着名艺人秀兰等二十一人事。卷二为“辛壬癸甲录”,记艺人韵香等十四人事。卷二所记诸人比卷一秀兰等行辈稍前。题为“辛壬癸甲录”,是因作者道光辛卯年(1831)入京,至甲午(1834)已四年,述此四年所闻见之人。卷三为“丁年玉笋志”,记艺人秀芸等十二人事,其年辈又后于卷一秀兰等。卷四“梦华琐簿”,记歌场舞筵间轶闻琐事。作者熟知当时京城戏曲界情况,在吴长元《燕兰小谱》(记乾隆间京师名艺人)之后,较详细记载了当时着名艺人及剧场情形,具有史料价值。作者本人对戏曲颇有研究,与当时着名文人有交往。该书卷四载,作者与阮元论今乐古乐之关系,所言亦颇有见地。书有清光绪丙戌(1886)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

民国政史拾遗

民国政史拾遗

民国缔造之初,事变迭起,民无宁日,历十余年而未已。穷源竟委,根事实而为纪载,奋直笔以定功罪,使后之人有所取鉴,诚修史者之所有事。然其中人事浩繁,或隐秘而难钩其玄,或错综而莫提其要,益以世论纷纭,各阿所好,是非真伪,尤易混淆,操觚者辄引为病。余才力浅薄,不敢以马、班自任,惟其时适旅居旧都,又厕议席,秉笔政有年,于政党之离合斗争、国体之存亡关键、当局之便私毁法、武人之交哄自亡,或曾躬历其间,或出朋侪告语,或经多方探访,稍能洞其底蕴而明其真象。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一卷,明如馨纂要并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