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文元选

- 姓名:无文元选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323
- 逝世日期:1390
- 民族族群:
无文元选(1323~1390)日本临济宗僧,方广寺派开祖。父为后醍醐天皇,母为昭庆门院。七岁,遭乳母丧,悲入山寺,励为禅定。历应三年(1340)礼建仁寺明窗宗鉴,参可翁宗然、雪村友梅。后乘商船来元,遍历诸方以寻名宿,先后参谒古梅正友、楚石梵琦、了庵清欲、笑隐大訢等师。顺帝至正十年(1350),元朝大乱,与义南、碧岩璨共避乱返国。后结归休庵于洛西岩仓,数年移美浓,后应远江奥山之请,开方广寺。康应二年闰三月示寂,世寿六十八。[延宝传灯录卷六、本朝高僧传卷三十五]
无文元选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后山谈丛
四卷。宋陈师道 (1053—1101)撰。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彭城 (今江苏徐州)人,博学精深,熟通诸经,喜作诗,与苏轼、黄庭坚、秦观、张来、晁补之、李荐并称“苏门六君子”。由苏轼等荐为棣州 (今徐州)教授,徽宗时,官至秘书省正字。著有《后山集》、《后山谈丛》、《后山诗话》传于世。此书陆游《老学庵笔记》疑为后人伪托,或以为是其少时所作。余嘉锡 《四库提要辨证》考证: 陈师道《后山集》前,有其门人魏衍附记,称 《谈丛》、《诗话》别自为卷,故此书确为陈师道所作。此书所记皆宋代政事、边防、朝野琐事、文人轶闻等,共二百七十一条,对研究宋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文笔简洁高古,颇具文学性。有 《四库全书》本、《宝颜堂秘笈》本、《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后山集》后附刊本。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李伟国点校本,与 《萍州可谈》合刊。
茶疏
茶叶专著。明代 许次纾撰。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曾由许世奇刊 行,现存明代陈继儒 《宝颜堂秘笈》本、喻政 《茶书全集》 本、沈津《欣赏篇》等刊本。许氏有嗜茶癖好,与深得茶理 玄旨,并与辟茶园在顾渚的姚绍宪相善。每逢茶期,次纾必 趋姚家品泉细啜,探讨品评,绍宪遂罄生平经验秘诀,悉以 相授。故次纾茶理最精,归著此书。凡一卷,约四千七百字, 分36则,论述产茶、品第、采制、收藏、烹点等茶事诸多 方面。其中,论述产茶与采制时有所得,推翻前人秋茶品质 差不宜采摘的说法,记述茶叶杀青粗茶用蒸、细茶用炒,为 我国最早记载的炒制绿茶方法,描述烹茶、品评茶汤的情况 尤为精细详尽,记录古人结婚以茶为礼,亦为前人所未言。 故 《东城杂记》评价《茶疏》:“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书前有万历丁未年 (1607)姚绍宪、许世奇 序,后有许次纾自跋。
三消论
一卷。金·刘完素撰。清·周学海注。原无刊本,周学海于1884年刊行《周氏医学丛书》时,根据刘氏后裔所藏钞本收入其中。本书以《内经》有关消渴病的理论为基础,综合宋以前诸医家的有关论述和发明,对于消渴病的病因、辨证及治法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发挥。完素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已著录。刘氏为金代著名医家,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伤寒论》。倡言六气皆从火化,药用寒凉,其学术主张亦反映于本书中。此书虽仅一卷,但对三消病的病因、辨证及其治法均有简明论述。
片玉山房词话
清孙兆溎撰。共五十一则,卷末附作者部分词稿,以为鸿泥之旧迹。唐圭璋《词话丛编》初版未收,新版据香甫辑《花笺录》卷一一收录。内容多记述清词人创作轶事,也兼收南唐、宋、明人词。如云:“巴陵乐府,旧传《临江仙》一阕,为滕子京所作。其词曰:‘湖水连天天连水’云云。又,秦少游前调云:‘千里潇湘挼兰浦’一首,两词工力悉敌,末韵皆用钱起律句,何巧合耶?”所记清人词作,间有评语。如称黄(仪)子鸿词,“风流逸迈,真可追响东堂,齐踪西麓”。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二十一卷,唐道宣撰,宋元照述,日本即静分会并跋,实相序,静莲序,宜顺序,玉线序,戒本含注疏记科之五部共会。律学著述。宋元祐三年(1088)撰。系唐道宣《四分律含注戒本疏》的注释书。现存宋刻本,并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四品法门经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又称法镜经、甘露鼓经、多界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将法分别为四品,即:界法、处法、缘生法、处非处法等。若了知此四品类则为智人,不了知者则为愚人。佛在祇园,阿难请问世间所有惊怖等事,愚人所有,智者即无。佛言:愚人不了界法,不了处法,不了缘起法,不了处非处法,智人善了此四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