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豁渠

- 姓名:邓豁渠
- 别名:初名鹤,又名藿初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邓豁渠,生卒年月不详,初名鹤,又名藿初,亦简作藿,号太湖,四川省成都府内江县(今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人。豁渠为落发出家后的僧名,明代中期著名思想家。曾师事赵贞吉(字孟静,号大洲),,学阳明心学,被认为是泰州学派王艮思想体系的重要传承者,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重要推动者。后离赵落发为僧,游历天下,遍访知名学者。著有《南询录》,李贽曾为之作序。
邓豁渠为乡人赵大洲(1508-1582年,名贞吉)的学生。大洲在学问上属王心斋:徐波石(赵大洲)之阳明后学体系,为泰州学派的重要传人。所以邓豁渠也算得上是阳明后学中的一个人物,从他在各地流浪时和阳明学派中人广泛交往,颇得照拂这一点也能看出。只是邓豁渠的所作所为在时人看来颇为怪诞,于是具有强烈卫道精神的耿天台(即耿定向,1524~1593年,字在伦,号天台,耿定理之兄)撰写了《里中三异传》(载《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六),将他和何心隐、方山人并列,称为三“异人”。其实,人们并不完全这样认为,譬如李卓吾对邓豁渠就非常尊崇。在《明儒学案》的《泰州学案·序》巾也有关于邓豁渠及何心隐、方山人的长篇传记,此篇传记虽与《里中三异传》多有重复,却少了“狂”、“怪诞”、“异人”之类的言辞。
邓豁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印度之行
本书是英国著名作家福斯特的代表作。二十世纪初,英国人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前往印度,一个看望在那里任殖民官的儿子,另一个则是看望这位未婚夫。印度穆斯林医生阿齐兹出于热情和友谊,组织了不少人陪同两位客人前往当地名胜马拉巴山洞游览。在幽暗的山洞里,阿德拉小姐感觉似乎有人侮辱了她,于是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爱·摩·福斯特最著名的小说《印度之行》,是他在二十世纪初两次印度之旅后写成的。小说复杂而神秘,一直是当代评论家分析和争论的焦点。小说丰富而深刻的人物性格和独具一格的散文风格使之成为二十世纪最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小说之一。此外,该书呈现了福斯特的实验写作技巧,巧妙地展现了大英帝国企图控制的外域文化,即印度文化。小说结构看似简单,然而福斯特反复使用的主题和意象都非常深刻。
奇门遁甲元灵经
遁甲之说,论者谓始于黄帝,删于吕望、张良。汉以前往往散见于他书,至于《隋书?;艺文志》始有专书一十三卷,唐益倍之。《后汉?;张衡传》郑元既注九宫之说,而《南齐?;高帝本纪》云:“九宫者,一逢、二内、三冲、四辅、五禽、六心、七柱、八任、九英,皆有太过不及之占。”唐会要元宗三载十月,术士苏嘉庆上言,请于京城,置九宫坛:五数而为中,戴九履一,右七左三,二四为上,六八为下,符于遁甲。武宗会昌二年正月,左仆射王起等奏,按黄帝《九宫经》及萧吉《五行大义》所谓“一宫天蓬卦坎行水方白”者,与今奇门之言星无异。
返生香
一卷。叶小鸾撰。《惜阴堂汇刻明词》本。有词八十九首。《明词综》卷一一录其词七首。《白雨斋词话》卷三称其“词笔哀艳,不减朱淑真”。赵尊岳跋称“《返生香》,一题《疏香阁遗集》。今汰诗赋古文,仅录其词而略缀遗事”(《明词汇刊》)。
资平自传
张资平著。1934年9月上海第一出版社初版,列入自传丛书。收长篇自传《资平自传》,副标题《从黄龙到五色》。本书是张资平的另一部自传,自述他从黄龙到五色的经历,是《脱了轨道的星球》一书的补充,将自述的内容延续到他21岁考上留日官费及在日本最初的一段时间艰难求学的过程。我的故乡是广东梅县。在前清,称为嘉应州。嘉应州是直隶州,辖有四县。但它自身也直辖有相当面积的区域。辛亥革命后,改这直辖区域为县区。故认真说来,嘉应州和梅县是不能混称的。因为现在的梅县,在地域上说,只是从前的嘉应州的一小部分。这县区再细分为三十六堡。在梅城的东门外,离城约三里多路,有一所小小的乡村,名叫三坑约,属于三十六堡中之一的东厢堡,我就是在这三坑约,——一个半乡半市的村里生长的。
了庵清欲禅师语录
了庵清欲禅师语录,九卷,元清欲说,一志、元皓等编,明宋濂序,日本海寿题记,正印跋,附行道记及传。续集至仁序,目录载有行状,末刊入,又云慈云普济禅师语录。集录了庵住开福、本觉、云岩等禅寺的语录,以及举古、法语、普说、偈颂、谣、歌、十二时歌、四威仪、铭、赞、题跋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八套。
盘山了宗禅师语录
四卷,清超见说,彻凡、心月等录,杨雍序,魏裔介序。南岳下第三十六世,嗣大博乾。卷首收序;卷一收滦州隆兖寺语录、住南台寺语录;卷二收住滦州万善寺语录;卷三收住盘山古中盘正法禅院语录、入室机缘、请益、问答机缘、开示、咐嘱;卷四收拈古、颂、行实;卷末附刊板四众。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四十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