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

归有光
  • 姓名:归有光
  • 别名:字熙甫,号项脊生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昆山(江苏昆山)人
  • 出生日期:1507年1月6日
  • 逝世日期:1571年2月7日
  • 民族族群: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明代散文作家。字熙甫,号项脊生,又号震川。昆山(江苏昆山)人。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35岁时,乡试中举。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嘉靖二十一年(1542)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四川乐山),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故人称“震川先生”。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初任浙江长兴县令,因得罪豪门与上司,调任顺德、(河北邢台)通判,管理马政,后被大学士高拱推荐,隆庆四年(1570)以荐授南京太仆寺丞,参与撰修《世宗实录》。次年卒于任上。


他是唐宋派的中坚,在《项思尧文集序》中抨击复古派道:“盖今世之所为者,难言矣。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钜子,争附和之,以诋排前人。韩文公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无乃一二妄庸人为之钜子,以倡道之欤!”他以自己的散文创作对抗复古派,发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倡言复古的王世贞也称赞道:“风行水上,涣为文章。当其风止,与水相忘”;“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始伤”。《四库全书总目》评论说:“自明季以来,学者知由韩、柳、欧、苏沿洄以溯秦汉者,有光实有力焉。”他的散文创作,最为出色的是一些叙述日常生活的篇章,以笔致疏淡而一往深情。如《项脊轩记》,通过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穿插对亲人的深情回忆,抒发了物在人亡的伤感和叹喟。王锡爵《归公墓志铭》中指出:“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又如《寒花葬志》,仅以一、二细节就表现出作者对婢女的眷念之情:“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黄宗羲在《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中说:“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这类作品具有“于不要紧之处,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神疏淡”的优点。归有光深于经学,长于议论。董正位在《归震川先生全集序》中评论说:“余读先生之《易图论》、《洪范传》,知其经学深邃。于《马政志》、《三途并用》诸议,知其世务通达。而濬吴淞江、三吴水利诸书,今方行其说,殆东南数百年之利。至其自述令长兴时,以德化民,又汉代之循良也。今国家偃武修文,广厉士子以通经学古,而科目之士亦将学后入政,则是集行世,其亦昌明文运,造就人才之一助乎。”他的散文虽有迂腐之见,但也有不少精警之所在。不少论文夹叙夹议,表现出归有光精于章法的艺术功力,常常为文评家们推重。著有《震川先生集》40卷。

猜你喜欢的书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著名小说《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优秀作品之一。全书共25个短篇,自1847年起在俄国进步刊物《现代人》上陆续发表。小说以俄罗斯中部地区的自然景色为衬托,以农民与地主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广泛深入地描绘了19世纪中叶俄国农村的习俗风貌,展示了在罪恶的农奴制度下人民苦难的生活图景。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勤劳淳朴、心地善良、聪明能干的农奴形象,如善于营生的霍尔和对大自然有高度审美感的卡里纳奇(《霍尔与卡里纳奇》);无师自通的天才歌手雅可夫(《歌唱者》);热情真挚,品德高尚的农家女阿库丽(《幽会》),等等,同时也描绘出一幅幅逼真的地主贵族肖像,其中有刚愎自用,骄横专制,奢华无度的彼得·伊里奇伯爵(《莓泉》);被别林斯基称之为“举止温文尔雅的恶棍”宾诺奇金(《总管》)等。小说文字流畅而富有音乐性,其充满诗意的笔调,精确地再现了恬静优美的俄罗斯风光,表现出浓厚的抒情色彩。作品发表之初,其强烈的反农奴制倾向及温和的人道主义思想,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密切注视,当时的进步思想界称其是对农奴制的“一阵猛烈的炮火”,是“一部点燃火种的书”。作品成集出版后引起了沙皇政府和地主贵族的极大恐慌和仇视,作者因此而被沙皇放逐。继《猎人笔记》之后,屠格涅夫除写了许多诗歌,剧本,散文和书简外,还创作了《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多部著名长篇小说。

莲峰志

莲峰志

名胜志。明末清初王夫之(1619—1692)撰。五卷。夫之, 字而农, 号姜斋,一号船山,湖南衡阳人。明崇祯举人。著有《船山全集》。莲花峰南岳诸峰之一。旧有嘉靖志,毁于火灾。是志于崇祯十七年(1644)成书。约二万八千字。记事上断南宋下止于成书年。卷一为勅谕、原志序。卷二起为正文,分沿革、形胜、名迹、附丽、名游、祀典、禅宿、物产、序记、诗十门,后为总序。书中详考历史沿革、山川形胜。名迹门载娑罗泉、洗衲石、飞来钟、灵源阁等十八处古迹,凡毁者亦言明遗址。附丽记西白云峰、妙高峰、黄沙潭等山、峰、十八处,对旅游考古有参考价值。物产记香稻、罗汉芋、茶、方竹、虎、山牛、猿等动植物二十种,山果熟时其猿来采果可达千头。有《王船山遗书》本(同治四年刻本)。

新中国

新中国

又名《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章回小说。近代陆士谔著。十二回。叙清宣统二年元旦,书中主人公喝酒后酣睡,女友忽来呼之出游,见世已大变,已是清宣统四十三年。原来清宣统三年改为君主立宪政体,四十年后,中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有正规军六百万,全国无一穷人,教育普及,成为世界留学生中心,科学技术发达,有医心药、除恶药等,没有恶人,已是太平盛世。后因急于出门看庆祝宪政四十年的盛大庆典,被门槛绊了一跤,醒来方知是“一场春梦”。此书以梦境叙述故事,内容与形式都受到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的影响,和吴沃尧小说《新石头记》后半部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旨在宣扬立宪。有宣统元年(1909)改良小说社铅印初版本、宣统二年再版本。

靖海志

靖海志

本书凡四卷,前三卷为彭孙贻撰、后一卷由李延昰补编。孙贻字羿仁,又字仲谋,浙江海监人;明太常节愍公观民仲子。生于明季,卒于清康熙间;著有「甲申忘臣表」、「流寇志」、「湖西纪事」、「虔台逸史」、「彭氏旧闻录」、「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及本书等。延昰原名彦贞,字我生(后改名,字辰山,又字寒村);南直上海人。生于明崇祯元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年二十,间道走桂林,尝仕永历行朝。后病殁平湖,遗命以浮屠法瘗之。所著有……「南吴旧话录」、「放鷴亭集」等,并续本书未完之部。本书用编年体记台湾郑氏四世之事,起明天启七年、讫清康熙二十二年,凡五十七载。其自天启七年六月迄崇祯十七年正月之文,多与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六「郑芝龙受抚」相同而较详;自祟祯十七年三月迄康熙二十二年之文,又多与阮旻锡「海上见闻录」(已刊列于第二四种)相同而益详。要言之,当以「明史纪事本末」及「海上见闻录」为蓝本增订而成。今本据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抄本排印,并取「郑芝龙受抚」(「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六、「记荷兰人据台湾事」(俞正燮「癸已类稿」一则)、「日本乞师记」(黄宗羲「行朝录」一则)三篇分作「附录」。同时又由夏卓如先生撰附「靖海志及海上见闻录合校记」,以供阅读「见闻录」之参考。

菩提心观释

菩提心观释

一卷,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略释菩提心非性非相,无生无灭,非觉非无觉等。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此经以心观为宗,实相为体,所言佛说观无量寿佛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也,从能说,所说人以立名,以心观净,则佛土净,为经宗致,生善灭恶,为经力用。大乘方等而为教相,二藏明义,菩萨藏收。渐顿悟入,此即顿教。从如是,讫清净业处,为序分。从尔时世尊放眉间光,讫诸天发无上道心,为正说分。尔时阿难白佛下,讫经。为流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