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宜明

张宜明
  • 姓名:张宜明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张宜明,清代人。撰有《三字鉴》。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张宜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古物陈列室

古物陈列室

本篇第一部分最初以《古物陈列室》为题,于一八三六年三月六日在《巴黎纪事》上发表。后一部分以《外省的竞争》为题,于一八三八年九月二十二日至十月八日在《宪政报》上连载。一八三九年三月十三日,苏弗兰书屋印行本篇第一版,重新调整了章节,篇名定为《古物陈列室》,增加了作者序言;一八四四年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七卷,列为“外省生活场景”,与《老姑娘》合称《竞争》,本版取消了原来划分的章节与标题,人名也作了某些改动。本篇同样以贵族与资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主题,但在人物性格的深入开掘和艺术手法的丰富性方面,较之《老姑娘》更胜一筹。作家无疑使用了种种褒词来颂扬埃斯格里尼翁等“伟大家族”,而当这些过时的显贵们思考和行动时,作者的讥刺和嘲笑却是无比辛辣的;相反,他以贬斥口吻描绘的暴发户杜·克鲁瓦谢,则以雄辩的语言,义正词严地批判了那个迂腐无能却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贵族阶级;至于那位完整地体现了封建道德的忠仆谢内尔,在为主子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财产和毕生的精力之后,总算怀着满足的心情躺进了他所依附的那个家族的墓穴。

国语问题

国语问题

本书是一本杂文集,收录刘半农杂文22篇。主要是谈一些国语问题,如“她字问题”、“汉语字声”、“中国民歌”等,还有为一些著作写序、写题记等。

张燕公集

张燕公集

二十五卷。唐张说撰。张说字连济,又一字说之,号燕许大手笔,原籍河东(山西永济),后迁居洛阳。文学家、学者,官至唐大臣。张说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三十年。于唐玄宗朝倡导开馆置学士,广引知名之士以辅佑王化。建议招募壮士以充宿卫。著有 《张燕公集》。其为文精壮,尤长于碑志。朝廷凡有大作,多出自张说、苏颋之手。孙逖在为其所作挽词中称许“海内文章伯,朝端礼乐英。”其诗法精妙,风格朴实遒劲。《张燕公集》又名 《张说之集》为唐代诗文别集。第一卷诗赋、二至十卷为诗,十一卷之后为文,集后附孙毓修补造。《四库全书总目》说:“《唐书·艺文志》载其集三十卷,今所传本止二十五卷。然自宋以后,诸家著录并同,则其五卷之佚久矣。”1930年发现的影宋蜀刻本三十卷《张说之集》是现存最早的宋刻本。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汉扬雄撰,晋郭璞解。汉时成书的《方言》集录了先秦、汉代方言,划分了方言区。璞研习音韵文字学问,“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复为之解。”给《方言》文字详加注音,随文注解,补充了大量的晋代地方方言。从而使得《方言解》成为一定历史阶段语言发展的重要资料。

大学本旨

大学本旨

一卷,宋黎立武著。其书采用所谓《大学》古本,认为曾子原著不分经传,《大学》所引曾子言为曾晳之语,而非曾参之说。

华严经义记

华严经义记

一卷。北齐释惠光撰。惠光俗姓杨,定州长芦 (今河北省定县) 人。13岁随父入洛阳,归依了佛陀扇多,并由佛陀扇多度他出家。惠光学法专一,擅于独立思考,才学具佳,非常人可比。他出家不久就常为人讲经,有圣沙弥之称。东魏时,他任国僧都。北齐时应召入邺都,住大觉寺,后来就任国统。有“光统律师”之称。一生事佛,以弘扬佛法为己任。生平主要大事有四:第一,参与译经。当时译师有三家,即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和佛陀扇多。由于来华僧人各自译经,语言有碍,实难为信众接受。加之,助译者方言各异,以致传述分歧争论不休。惠光以其比较渊博的知识和贯通南北方言的有利条件,列席译场,常常为之沟通,完成译业。第二,从事著述。先后撰有《十地经论疏》,《玄宗论》、《大乘律义章》等书。注解 《华严》、《涅槃》等经。还造有 《四分律疏》,删定了 《羯磨戒本》。可惜,上述付梓之作现存的只有《华严经义记》。是记原本四卷,今唯存卷第一之中段,释光明觉品初章。(现收入《大正藏》第八十五卷),其余都已亡佚了。第三,开创了地论师南道派。勒那摩提初译《十地经论》后,由于在传播过程中的师承不同,故对该经的理解也存在分歧。因此,依地划分成两派,南派以惠光为代表,北派以道宠为代表。惠光不为时尚左右,始终坚持奉行原经主张,即“是说阿黎耶识即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亦即真如,法性,而为一切法缘起的本源”。经他坚持弘扬,遂使南道派名德辈出,独盛一时。惠光本人也因此被看作是地论师南道派的开创者。第四,是四分律宗的开祖。自北魏道复律师作科文式的《律疏》四卷后,研习律经门径顿开。惠光得助律家口传身授,作《四分律疏》一百二十纸,删定《羯磨戒本》,遂使 《四分律》 日益张大。他开讲律宗,每次常有僧众千人听讲,后世公认他是四分律的开山。弟子道云、道晖、洪理、昙隐,三传至道宣,律宗正式建立。惠光师承佛陀扇多和勒那摩提,尊师重道,研习律宗建树尤为突出。现存 《华严经义记》一卷,“多论文所略者,是知光师乃缀述所闻以补记耳。理尚高华,文存风骨。所存不过七百余言,亦足以为万载宗辖矣。”(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华严经义记》,载《续四库全书提要》第1879页)。该经最常见版本是 《大正藏》等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