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敦崇

富察敦崇
  • 姓名:富察敦崇
  • 别名:字礼臣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富察敦崇(1855-?),近代诗人。字礼臣。北京人。满族。据此年谱的记载,咸丰五年(1855)七月敦崇出生。富察敦崇乃沙济富察氏十四世人,满洲镶黄旗。原名宗杰,字俊臣,一字伟人,又字默卿。生父承忠,字简堂,九岁时因出继堂伯父锡枯(字竹溪),更名敦崇,字礼臣,其后便一生用敦崇之名。富察敦崇幼承家学,八岁始随叔父乌拉布(字绍云)读书识字,十二岁人国子监学习。后六次参加科举考试,其中同治十二年(1873)、光绪二年(1876)、光绪十一年(1885)乡试不第,光绪五年(1879)因丁母忧,光绪元年(1875)、光绪八年(1882)因回避监考从堂伯乌拉喜崇阿,均不许人场,故一直未能考取功名。光绪五年十月,循八旗通例报捐笔帖式纳官,加光禄寺暑正衔。十一月,由吏部分发兵部行走。光绪十二年九月,充车驾司委暑主事。十三年八月,借补兵部正白旗满洲笔帖试。十四年十月,由兵部保送会典馆校对官,并充则例馆纂修官。十一月,任满档房委暑主事。十七年十月,充武围乡试管箭官。十八年三月,调任神机营文案处效力委员。九月,任武殿试唱名官。二十一年十二月,赏换理事同知衔。二十六年二月,以同知通判用。二十七年正月,补兵部主事。四月,充满档房帮办上行走。二十八年正月,提升兵部员外郎。三十一年正月,任满档房总办。三月,署车驾司掌印。十一月,补兵部马馆监督,兼摄茶库员外郎。三十二年六月,升兵部郎中。九月,兼署司务厅掌印。三十三年八月,任陆军部捷报处总办。宣统元年六月,派补广西思恩府知府,未及上任,八月即调东三省委用,任奉天巡防营务处提调。二年七月,调充昌图税捐局委员,协同防治昌图地方鼠疫。三年七月,一年差满后仍回奉天任职。八月因身体不适请假两个月回京疗养。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爆发,敦崇记为“武昌事起”,年谱内容也就此而止,时年五十七岁。虽然年谱终于此时的1911年,但从相关文献记载来看,敦崇此后在民国时期仍生活了很长一段时期,惜其年谱无只字记录。也正是受此影响,富察敦崇的确切卒年一直都存在争议。著有《燕京岁时记》、《南行诗草》、《芸窗琐记》、《皇室见闻》等

富察敦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山堂肆考

山堂肆考

二百二十八卷,补遗十二卷。明彭大翼撰。彭大翼字云举,又字一鹤,号林居。扬州(今属江苏省)人。万历中曾知云南沾益州。张幼学补遗十二卷。张幼学为彭大翼之孙婿。是书辑录群书故实,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类编成帙。后有损佚。万历四十七年经张幼学重加辑补整理终成。全书分宫、商、角、徵、羽五集。又分四十五门。宫集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君道、帝属、臣职;商集分为臣职、仕进、科第、学校、政事、亲属;角集分为亲属、人品、形儿、性行、文学、字学、谥法、人事、诞育、民业;徵集分为释教、道教、神祗、仙教、鬼怪、典礼、音乐、技艺、宫室、器用、珍宝、币帛、衣服、饮食;羽集分为饮食、百谷、蔬菜、花品、草卉、果品、树木、羽虫、毛虫、鳞虫、甲虫、昆虫、补遗。每门又分子目若干。每一子目有小序一篇,述其内容梗概、范围沿革等事。下录引文。引文采集宏富浩博,经史子集、释经道藏无所不及。或注作者、或标书名,剪裁适当,浅显易读。但亦有类目繁杂、立目不清之处,或引证间有改动,未尽据原书,或不见出处。如臣职一门,分开而隶属宫、商二集;亲属一门,而分隶商、角二集;饮食一门,而分隶徵、羽二集。有万历二十三年(1595)周显金陵书林始刊本。万历四十七年梅墅石渠阁刊增补本。清北京文锦堂刊本、《四库全书》本。

凤子

凤子

短篇小说,沈从文著,1930年5月杭州苍山书店初版。残稿,全书只完成10章,前有自序和题记。《凤子》这篇著作通过人物频繁的对话展现了作者有关自然神性的思考.这部作品处处充斥着冲突——青年人与老年人人生观的冲突,城乡爱情观的冲突,有关神性自然与科学观念的冲突......但归根结底还是两种文明——乡间文明与都市文明的冲突和碰撞.来到城市的乡下人璇着与曾经去过乡下的城里人——老年绅士,二人在年轻时皆受到一种爱欲的折磨,但最终俩人都在对镇筸这个湘西边陲小镇乡情民俗的经验中明白了"神"之存在如故,获得了某种人生智慧,展现了沈从文有关"人生观重造"的主题.

朱门

朱门

长篇小说。林语堂。1953年美国出版英文本,1976年台湾远景出版中译本。该书是《林语堂三部曲》之三,但故事与前两部没有联系。小说写三十年代初期西安一个记者与女学生之间的爱情故事。在西安学生举行声援“一·二八”抗战游行示威中,出身高门的女学生杜柔安遭到军警的袭击受伤,后被《新公报》驻西安记者李飞援救送入医院,二人逐渐相恋。不久,李飞受命去新疆,李、杜在三岱驿度过了一段甜蜜的生活。杜柔安回到西安后,父亲已死,其叔杜芳霖坚决反对侄女与李飞的结合。此时杜柔安已怀孕,她不顾家中的阻挠,放弃遗产,独立谋生。后李飞自新疆归来,与杜柔安补行了婚礼。作品反映了青年妇女反对封建婚姻的个性解放思想,同时表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激情。

让台记

让台记

历史著作。作者吴德功,台湾彰化人。另著《戴案纪略》、《施案纪略》行世。此书记叙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台湾割让日本之事,始于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十四日清政府与日本国签订《马关条约》割台,终于九月二十七日日本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亲王卒于台湾,运柩返日。记载台湾军民抗日作战凡130余日之经过,特别对台湾民众参与抗战叙述尤详。但因书成于日据时期,作者为免遭文字之祸,对日本多有阿谀之辞。1959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将其收入《台湾文献丛刊》第57种《割台三记》中出版。

北征后录

北征后录

明金幼孜撰。一卷。永乐十二年(1414)成祖北征瓦剌答里巴、马哈木太平与把秃孛罗,幼孜扈从出塞。自三月十七日出征至八月一日回京,在行军途中逐日记行程道路、山川要塞、气候、见闻。所记往还主要内容,均与史载相合。本书即撰成于行军途中。分为前后两录,分别详记两次北征期间成祖言行,行军作战情况,以及行军路程、山川胜迹、见闻趣事等,可为研究明与蒙元残部战争的参考。

景德传灯录选译

景德传灯录选译

《景德传灯录》,总共有三十卷,是北宋景德元年(公元一〇〇四年)东吴僧人道原所撰。宋、元时有单刻本行世,金、元、明、清四代汉文大藏经都有本书的著录。《金藏》载于“禅”至“云”函,《元藏》载于“振”至“世”函,明《南藏》载于“桓”至“辅”函,明《北藏》载“合”至“弱”函,《清藏》载“誉”至“青”函。民国初年的《频伽藏》(全称《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私版铅印本)亦载录此书,收在“云”帙。日本国“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在一九三四年印行的《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第五十一卷史传部(三)收入此书,是目今我们所见的比较好的本子。我们所选底本即依大正藏版。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全译本书所有的内容。我们根据本书重宗系、重语录的特点,精选那些在禅宗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对禅学有辉煌贡献的杰出禅师作为代表,另一方面尽可能保持传法世系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另外,个别篇章中,有些语录嫌重复,并无多大意义,或者体现禅宗明心见性宗旨不那么强烈的,我们相对做了一些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