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育仁

宋育仁
  • 姓名:宋育仁
  • 别名:字芸子,号芸岩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四川富顺人
  • 出生日期:1857
  • 逝世日期:1931年
  • 民族族群:

宋育仁(1857—1931年),清末维新派报刊活动家。四川富顺人。字芸子,号芸岩,晚年号道复。少年即失怙,后随伯父就读于广汉。1875年,张之洞督学四川,创办尊经书院,以钱徐山、王闿运为山长,他与廖平、杨锐、吴之英等12人为首批学生。1879年中举人。1881年,资州知州高培谷创办艺风书院,与蒲莹、廖平、吕翼文同任讲习,在院3年,渐有文名。1886年中三甲第46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889年改任翰林院检讨。1894年4月,以参赞名义随公使龚照瑗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并与日本名记者下田歌子等往还。1895年8月回国,在北京参加改良政治团体强学会的活动,为该会都讲,主讲“中国自强之学”。1896年3月,由翰林院编修张百熙保荐回四川兴办商务、矿务。5月奉旨回川,任四川矿务商务总局监督。在重庆设商务局,兴办各类实业公司,并积极筹办报刊。1897年10月上旬,与仁寿杨道南(范九)、巴县潘清荫(季约)和梅际郇(黍雨)等在重庆创办四川第一家近代报刊《渝报》旬刊,自任总理,并发表《学报序例》、《复古即维新论》、《时务论》、《守御论》等重要论文。次年应廖平、吴之英之邀须到成都任尊经书院山长,该报出至第16期后停刊。1898年3月到成都,与廖平等人发起成立蜀学会,并亲自拟定《蜀学会章程》。5月5日,又与杨道南、吴之英、廖平等在成都创办蜀学会机关报《蜀学报》旬刊,仍自任总理,并发表《蜀学会章程》、《原学校》等文章。《蜀学报》实际上是《渝报》的续刊,同年9月出版第13期后因戊戌政变发生而停刊。在其主持下,《渝报》和《蜀学报》成了戊戌变法时期四川地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阵地,对推进四川变法维新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罢职回京赋闲。1908年离京,在湖广总督杨士襄幕中任职。辛亥革命后,其老师王闿运任国史馆长,应邀任国史馆修纂。1915年,被袁世凯以“危害民国”罪名令押解回原籍“编管”。1916年,继廖平任四川国学专门学校校长。1920年,被聘为四川省通志局总纂,主修《四川通志》。1931年病逝。著有《周礼十种》(《周官图谱》等)、《问琴阁丛书》、《光绪三大礼赋》、《说文部首笺正》、《时务论》(1887年)、《时务论外篇》(1891)、《采风记》(4卷)、《借筹记》(1895)、《论史学方志》等书。

宋育仁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恐惧

恐惧

斯蒂芬·茨威格著。富有高贵的律师之妻伊蕾娜与一位年轻的钢琴家发生了婚外情。某天, 她忽然遭到一位女人的敲诈。害怕丑闻的曝光,担心失去富有的生活与高贵的地位,她的生活从此陷入了无边的恐惧之中……

桧亭集

桧亭集

元诗别集。9卷。丁复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元顺帝后至元年间,丁复的女婿把丁复的诗作汇辑成帙,由于丁复寓居金陵时,宅院中有两株古桧,所以本集名为《桧亭集》。丁复门人李谨之又曾陆续搜集丁复诗作,编为《桧亭续集》(或称《桧亭后集》)。这两种诗集都未见传本。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南台御史张惟远据以上两集编成9卷本,刊于集庆学舍,《四库全书》本就是元刊9卷本。《桧亭集》善本尚有几种清抄本,一般又据明人偶桓编的《乾坤清气》补入丁复诗十余首。卷首有元顺帝后至元五年(1339)李桓序,后至元六年李孝光序,至正四年危素序,至正十年杨翮序。卷1为四言诗,卷2为五言古诗、联句(仅1题),卷3为七言古诗,卷4为五言长律,卷5为五言律诗,卷6为五言绝句,卷7为七言长律,卷8为七言律诗,卷9为七言绝句。丁复较擅长七言诗,七言古诗、律诗几乎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二。丁复的诗较少雕琢,而意趣超然,可惜《桧亭集》所收主要是他晚年之作。

二程遗书

二程遗书

理学著作。宋程颢、程颐著,朱熹编。是程颢、程颐门人所记其师讲学的语录。二十五卷,《附录》一卷。二程死后,所传诸家语录散乱失次,并且各以己意,不能统一。朱熹家藏旧本,皆著当时记录主名,语意相承,头尾相贯,未经后人之手,最为精善。后又以类访求附益,略据所闻岁月先后编次,并以“行状”之属八篇为《附录》。该书是二程门人耳闻目睹二程嘉言善行的记录,真实地反映了二程人性论、天理论、本体论、格物致知论等思想体系。

拜佛要诀

拜佛要诀

大醒法师著,为什么要拜佛,正确的拜佛,佛遍十方。佛教徒为何要拜佛呢?是佛需要我们拜吗?还是我们需要拜佛?佛就是觉者。是对一切事、理都明白清楚的人。他了知宇宙中千千万万种事物,各种相似与不相似,相同与不相同的生命形态。因为佛对于他们的生活、身体和心灵的习气全部了解,所以能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只要众生肯学习,肯依照他的话去做。

大川普济禅师语录

大川普济禅师语录

大川普济禅师语录,一卷,宋普济说,元恺编,附行状,首题灵隐大川济禅师语录,尾题大川和尚语录。南岳下第十八世,嗣浙翁琰。又名《灵隐大川济禅师语录》、《大川济和尚八会语录》。主要辑录其住妙胜禅院、观音寺、大中寺、光孝寺、报国寺、十方寺、光孝寺、灵隐寺等八会的上堂语、小参、举古、颂古、赞跋、偈颂、小佛事等。卷末附物初大观撰的《灵隐大川禅师行状》。收入《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六套。

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

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即摩登迦经之异译,说二十八宿之吉凶者。